凤凰卫视7月13日《凤凰大视野》
《家在上海—返城知青生存路》五集系列
第一集:回家
解说:每逢周末,上海虹口公园都会聚集起这样一些,有着共同经历的男女,如果问起来就会有人告诉你,他们是上海的新疆人,也是新疆的上海人。
陈晓楠:大约45年年前曾有十万青年从繁华的大上海,远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们的出发,缘于当年大饥荒之后,一系列经济、人口和就业的政策,他们的资历呢实际上比文革中的老三届还要老。他们实在应该算作是知青运动的前卫,而当全国知青大返城潮起潮落的时候,他们又成了殿后。最终这些上海青年终于从那遥远的边境,重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如今距离全国知青大返城已经过去整整30年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这一路走来的故事。
解说:据说,知青返城的那年冬天,一场黑风暴刮了七天七夜。在那个记忆中异常寒冷的冬天,成千上万的男女知青,从各个偏远的团场走出来,他们顶着风沙,沿着他们亲手修筑的公路或干渠汇集到阿克苏地委的大楼前。1980年11月23日,他们开始绝食请愿。
欧阳琏:我们创下了集体上访的人数之多,跟时间之久,只有我们上海的,只有我们新疆。
解说:回家的想法被迅速地催生和放大,此时,上下奔走的欧阳琏不知不觉中,成了新疆上海青年返城的一个代表人物。
欧阳琏(一九六四年进疆 一九八四年回沪):应该说我是唯一一个,我是唯一一个从开始到结束,导火线就是云南丁惠民。
解说:全国知青“胜利大逃亡”的触发点是云南,1978年9月,云南插队知青丁惠民,给时任货币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历数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和对生活的绝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家乡,这促使中央开始下决心解决知青问题。
李良高:李先念当主席(副总理)的时候邓小平让他去调查知青情况。最后说是国家花了200多个亿,当时的200多个亿换来了100多万(1000多万)知识青年的,换来了四个不满意。国家不满意、知青不满意、知青家长不满意和当时的那个地方政府不满意。地方老百姓也不满意呀,你们去了以后抢人家的饭碗。
解说:事情还得从30年前开始说起,1979年南疆阿克苏农一师五团的顾幸运,听到广播里宣布知青回城政策,意识到他们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顾幸运(一九六四年进疆 一九八二年回沪):各个连队嘛,我们以前各个连队都有广播的嘛,就像农村一样的,以广播为主嘛,对吧,各个连队就大喇叭广播啊,大家都回家了,工地回来了,扛着坎土曼、锄头啊,镰刀啊什么都回来了,它那个大喇叭就会广播了呀,你就都能听得到了呀。它广播呢,第一次广播呢是特困可以回来,一听了以后消息,我们就感到我们也有希望了,它只要开口子嘛。
周敦福(一九六三年进疆 一九八七年回沪):那个时候我们上班,就在这个连队旁边那个挖渠,后来那个邮递人员送信来了,信来了,哎呀,他说某人你们有两封信。他们信拆开了就看,哎呦,他说上海有个好消息呀,有顶替的好回去了。
顾幸运:那个时候我们就没心思干活,都高兴得,反正是整天跳啊蹦啊,反正就是也很喜欢呀,感到可以回去了呀。
解说:这些已经把塔里木当做自己家园的人,忽然又记起了黄埔江畔,记起了他们原来是上海人,但是当十多年的青春抛洒在大漠戈壁,当已过而立之年的上海青年,大多在地窝子、土坯房里结婚生子。他们早已完成了,从城市学生到兵团农工的角色转变。
欧阳琏:内心深处是想回来,但没有一种适当的机遇,没爆发出来。
解说:各地解决知青回城首先是沿用建国以来,从50年代就实施的顶替政策,而远在新疆的十万上海青年,能够享受顶替政策的毕竟是少数,那些幸运儿成了大多数人眼红的对象。当年农二师三十四团的李良高,拿到顶替回城的调令之后,是悄悄离开团场的。
李良高(一九六三年进疆 一九八零年回沪):他这个为什么呢?倒不是忌妒,问题是说,一走对大家是一个刺激,大家都不走,那也就这么很坚定地就在农场,几十年都下来了嘛是不是。陆续陆续走,有的能走有的不能走,那些不能走的心理就很不平衡,肯定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样导致最后大家孤注一掷,起来,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