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首推招考聘任制 为未来改革作好人事铺垫
2008年11月19日 14:0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春天的故事——蛇口在改革开放初期 第四集:

核心内容:正在建设中的蛇口工业区完全不同于内地,需要新知识,也需要拥有新知识新思想的人才和管理干部,但大陆单位体制几十年铁板一块,难以撼动。袁庚经中央批准,借用香港通行的招考聘任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年轻干部,开办培训班,在人事方面为蛇口改革做好准备。同时蛇口也首次在大陆推行了住房商品化,在经济方面解除了单位体制对人的束缚。

今日蛇口

袁庚:不是党员就好办些

蛇口还在“五通一平”、指挥部只有二十多个干部的时候,袁庚就开始考虑如何培育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的干部队伍。1981年,他排除阻力,毅然决定举办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从全国各地招收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用他的话说,“我是个冒险家,为了蛇口的改革,我从全国各地罗致了一批小冒险家。”

当时蛇口工业区还没有力量派出自己的招生人员,委托交通部属下的交通科学院情报所代为主持,在武汉举行了第一次考试。第一个走迸考场的,是交通部长江航运科研所船体研究室工程师王潮梁,他笔试,面试,成绩优良。主持考试的情报所林鸿慈同志下了结论:是个人才,录取!但是当时,在中国有一个很大的矛盾:生产资料是全民所有制,干部却是单位私有制。一个单位可以把一个或一批人才冷藏一辈子。

长江航运科研所不肯放人。

1981年11月,袁庚正在广州住院。林鸿慈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看他,向他汇报了招生的情况,特别谈到了王潮梁的问题。

袁庚很激动。

“小王是不是党员?”

“不是。”

“不是党员就好办些。不知他有没有胆量,开个头,那里不肯放,就辞职!我这里收。最多就是人家去告状,最后告到国务院。我就想有一两个同志来开这个先例。告到国务院,我们就把这个同志的情况报上去,中央领导会支持我们。新华社社长曾涛同志就希望我们能捅开‘干部私有制’。现在人才浪费问题太严重。人在本单位不充分发挥其作用,又不让调,这个局面不打开是不成的!”

林鸿慈被袁庚打动了,写信把这次谈话内容告诉了王潮梁,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去做说服疏通工作。终于,用不着王潮梁辞职,单位同意放人了。1982年,王潮梁来到蛇口工业区。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冠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