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得益于中国古代科举?
2008年07月25日 14:43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在北京国子监附近的大道旁,至今还能看到一块碑刻,上面规定路经正门附近的人必须下马步行。再加上屋顶的黄色琉璃瓦,人们可以很容易确定它的皇家身份,。

国子监由皇帝设立,甚至皇帝本人也偶尔来这里讲学,作为明清时期官方学府的最高机构,后人习惯把它称为皇家大学。

但实际上,国子监是统治者为宣扬自己崇尚教育而设立的,它更像是一个荣誉机构。

不仅国子监,和今天的各级学校不太一样,中国古代的官方学校体系并不完全承担教育的义务。年轻人获得启蒙知识的地方一般还是在民办的教育机构中,这就是私塾。

私塾的教育方式灵活、简单,费用低廉,样式也多。有学者评价私塾是对当时正统教育体制的一种挑战,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学校。富裕人家自己在家里开私塾,小康之家合请一个老师,还有家族办的私塾,私人办的私塾等等。明清时期的太湖上,甚至还有渔船上的私塾。

无论是私塾还是官学,科举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中国人极其推崇知识,并赞赏勤奋刻苦的品质,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而优则仕”的目标确实刺激了更多普通人去读书求学,就连三尺儿童都会以不识字为耻辱。与18世纪之前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识字率是最高的,学校教育事业也是最发达的。

但是,由于教育是被牢牢绑在科举战车上的。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年轻人被迫学习考试的内容,而忽略了其他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正是由于科举制和教育的结合,导致了科举制的弊端越来越大。

实际上,古人也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科举制的某种弊端。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叫书院的教育机构。

清晨的苏州中学,不时传来学生朗诵的声音,而在一百多年前这里的朗诵声比今天还要响亮得多。

当年书院的教师很多是科举出身,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分为正式生和旁听生。考试制度非常严格。

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正式学生就会被降级为旁听生,所以书院的学生学习都十分刻苦。

中国著名的书院有很多,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湖南石鼓书院,都是富于传奇色彩的文化胜地。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是从书院里走出来的。

古人对于书院的尊重,也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紫阳书院内有三位皇帝御笔的石碑。而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到苏州,每到苏州必到紫阳书院。

尊重归尊重,书院毕竟不是主流的教育方式,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挂钩的态势,千百年来,大部分读书人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应付考试上。

这种弊端到中国近代,就表现得尤其突出。正当西方各国纷纷爆发社会革命和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际,科举考试仍只专注于四书五经。把科学技术看作奇技淫巧而不屑一顾。

近代学者魏源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可是他本人屡次落第,一直到52岁才在显示皇恩浩荡的“恩科”中了进士。

晚清状元张謇名留青史,却并不是因为他的八股文做得好,恰恰相反,是因为他适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最后成为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家。

2006年,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一个庄重的仪式。在昔日皇宫的明政殿前,几百人身着朝鲜民族服装,再现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

公元十世纪,象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一些周边国家相继引入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其中朝鲜半岛更是不间断地将这一制度延续了900年之久。

今天的韩国人正是通过这种纪念活动,来表达他们对科举制度的尊重和反思。

当科举制在中国和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达到顶峰的时刻,一位西方传教士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就是利马窦。

在众多新奇的感受中,中国的科举制度令他着迷不已,他说:“国家主持的考试将给每一位有知识的人提供参政的机会。这是一种公平的竞争。中国的哲学学位有三级,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而进士则相当于博士。”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春瑞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