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溥仪回忆录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
2008年05月05日 13:50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郑孝胥] [溥仪] [凤凰大视野]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东北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硝烟,催生出一个由日本关东军扶持,独立于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伪满洲国。除了前台最突出的傀儡人物溥仪,还有一些重量级角色登上那个畸变的舞台。从今天起,让我们走近几位伪满大臣。剥下汉奸标签儿,或许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挣扎。看到那些曾经的抱负、野心、妥协和投机,是怎样被时代的大势雨打风吹去。

《伪满臣俘录》 第一集

两朝余孽郑孝胥,徒将心事付诗文。抑郁丧家卖国人,羸马酸嘶悲古道。昏鸦呕哑噪寒林,残碑冷落栖荒草,抔土凄凉识旧坟,余孽千秋遭唾弃,衣冠齐楚亦猢狲。         ----郑孝胥(1860---1938)

郑孝胥,1860年出生于福建闽县的一个官宦世家,父亲进士出身,曾在翰林院做官。郑孝胥23岁考取乡试第一,他很快被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赏识,招为幕僚。

“清苍幽峭”派之首 林庚白称“情感多虚伪”

郑孝胥与陈衍都是闽派诗的首领。晚清光绪十二年(1886)在北京时,与陈衍标榜“同光体”。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区分为“清苍幽峭”、“生涩奥衍”两派,把郑孝胥列在清末前一派之首。郑诗学古趋向,在于谢灵运、孟郊、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姜夔、元好问诸家,它的特点是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其代表作为《海藏楼杂诗》,名句如“乱峰出没争初日,残雪高低带数州”(《泰安道中》)、“楚泽混茫方入夏,暮云崷崪忽连山”(《渡江会议商约归得上海书》)等。当时影响较广,但后辈往往是“直效海藏,未必效海藏所自出也”(《石遗室诗话》)。李宣龚、周达号称传他的诗学衣钵。林庚白指出“孝胥诗情感多虚伪”(《丽白楼诗话》上编)。晚年立身一败,便不再为诗坛所齿及。著有《海藏楼诗集》13卷。(来源于互动百科网)

支持康梁 痛恨慈禧

1898年,戊戌变法。郑孝胥在张之洞保举下,破格受到光绪帝的召见,皇恩浩荡,令他感激涕零。

张之洞让他办理洋务,任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办汉口铁路学堂。之后,郑孝胥在驻日做外交官期间,他亲见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变化,深感定要师法西方,才能使大清破除顽固偏隘之心,引向文明开化之域。他坚决支持康有为、梁启超推崇的君主立宪制度,痛恨慈禧乱朝使大清气数殆尽。

武昌起义的枪声导致大清统治落下帷幕。郑孝胥决定不事民国,以满清遗老的身份寓居上海。

下一页:好书法不写“好”字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