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食父食母”的怪兽
2008年04月23日 10: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梁到伦敦听辩论

解说:1918年,11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全国放假3天,北京突然之间旌旗满街,电彩照耀,东交民巷至天安门左近,游人更是拥挤不堪。这一天,人们在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成为了战胜国,虽然这胜利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梁启超筹措了十万元经费,准备精选一批学有专长的精英,组成了一个民间代表团。赴欧洲参加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一战确立世界新秩序的会议。梁启超希望中国能利用这天赐良机改善的国际地位,特别是收回山东的权益。

12月28日,梁启超率丁文江、蒋百里等人,乘坐日本轮船横滨号起航前往欧洲。

一路上,大家下棋、打牌、谈天,好不热闹,会英语人开始学法语,会法语人学英语。每天早上8点,每个人都抱着一本书,在甲板上冲着大海高声朗读,四十五岁的梁启超也开始学英语。

这段影像是上世纪初的伦敦,当时正是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伦敦是梁启超一行的第一站。梁启超特意跑到英国国会下议院去听辩论,他感慨万分:"他们讨论国家大计,像似家人妇子围在一张桌子上聚谈家务。。。。。。对于政敌的意见,却是诚心诚意地尊重对方。"

想起国内的政情,梁启超说:"我想一个国民若是未经养成这种精神,讲什么立宪共和,岂非南辕北辙!"

梁向西方寻生路 段从东方寻死路

在巴黎,梁启超以中国民间代表的身份会见了美国总统威尔逊,他希望其在和会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威氏答应从旁相助,会场内外的中国人都感到很振奋。

1918年1月被中国人寄予厚望的巴黎和会开幕,1月27日,年轻的中国代表顾维钧不惧英法日勾结欺侮弱国的淫威,为维护中国山东权益大义凛然,在会上慷慨陈词,他说山东是孔孟之乡,是中国文化的圣地,自中国参战以来,与德国订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已尽废,因此不存在同为战胜国的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的问题。

这时,日本代表平静地公开了一份秘密协定,这份协定令人震惊,山东的命运似乎早就无法挽回了。

这份协定签署于前一年9月,内容是,日本给段祺瑞的政府两千万日元贷款,换取其在山东修路、驻军的权利。

段祺瑞当时急需用钱,孙中山此时在广东建立了一支武装,成立了革命政府。段要统一全国,没有钱是做不到的。

此时,梁启超还被蒙在鼓里,仍在会场内外利用自己的声誉,展开外交斡旋。

历史学家李剑农曾说:"梁启超想向西方帝国主义者寻生路,段祺瑞从东方帝国主义者寻死路。"可谓一针见血之论。

日本早在和会召开前已与协约国各方达成了秘密协议,因此在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成了孤家寡人。日本一度威胁如不满足其要求,就退出和会,威尔逊担心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告吹,便轻易妥协了。

一纸电报点燃五四运动

这时,梁启超才知道和会条约的内容,他还得到消息,部分中国代表准备在条约上签字。梁启超赶紧致电国内好友林长民等人,电文称:"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解说:林长民4月30日接到梁启超电,5月1日写成《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刊载《晨报》上。他在文中惊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的文稿披露的第二天,北京大学的墙报就贴出了十三院校学生代表召集紧急会议的通告。大家决定拟电文要求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5月4日下午一时,北京大学等十四个学校的五千多学生走上街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专家:就是考察五四学生运动当中,就是那个单看那个学生运动,我们也会看到学生运动的宣言当中,标语当中没有反帝打倒帝国主义这类这样的口号,一句也没有,学生是一场爱国运动,但是这场运动不能用反帝来概括当时的问题。因为学生出发的时候,要做的事是到美国大使馆去请美国帮忙,支持中国。那时候中国没有别的办法,巴黎和会出现那么种情况,谁能为中国说话,就是美国,帮中国人主持公道,这是求帝国主义来帮助中国,所以他没有任何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这样的内容,只有反日、反帝这样的口号,包括把中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规定为反帝反封建那样的概括,那不是中国人自己的选择,那是苏联人为中国革命规定的任务。

主持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说是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迅速衰落的时期,中国民族工商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们的纺织公司从1911年的22家增长到1919年的54家,近代银行从7家增长到131家,新的工业造就了新的商人阶层和劳动阶层。

解说: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决定总罢课,北大校长蔡元培辞职。罢课很快蔓延到其他城市里。同时人们开始抵制日货。

下一页:国将不国,人也非人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敏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