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革命派:旅日拥护 居美反对
2008年04月22日 17:00凤凰网专稿 】 【打印

"政治"一词是日文汉读法?

主持人:在与革命派论战过程中,梁启超发明了一种介乎古文与白话话之间的新文体--后世称之为"新民体"。这种文体介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百姓和士子都乐于接受,因此传播很广。加上,梁启超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将日文汉字词语引入中国,中文的近代语汇大大丰富,"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民主"、"宪法"、"干部"、"组织"等今天挂在我们嘴边的这些词语,都来自梁先生当时的"日文汉读法"。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两三岁,三四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欧洲有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

解说: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是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神舟五号"的飞天工程,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这叫《双涛园群童合影》,为什么叫"双涛园"呢?那一年是他是正住在神户,神户那一带海边。所以既能有松树,有海边,又能听到松涛,听到海涛,所以就叫"双涛园"。

解说:1906年,一位华侨将自己在神户一处依山傍海的别墅借给梁启超,全家生活才安定下来。梁启超也度过了一生中难得的幽静时光。

因能听到海涛与松涛声,梁启超给此别墅起名"双涛园"。但他的平静生活没过多久,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梁促成清立宪遭革命党痛殴

解说:这年夏天,在中国内陆省份湖南爆发了革命党组织的暴动,萍醴浏之役;与过去单打独斗的刺杀行为不同,参与此役的革命党,既有留日归国的学生、又有当地的帮会哥老会的成员,也有清军中的年轻军官。这说明,革命派的构成已大不同前,它涵盖了多种阶层,即可在沿海、也可以在内陆对朝廷发动袭击。越来越多的青年对清政府失去信心,革命派不用再向边缘人群中寻找支持者了。

迫于革命的压力,清政府加快了立宪的速度。1906年,被炸弹中断的五大臣出洋考察终于踏上了行程,五人分两路分别前往日、美、英、法、德等国,考察团于1906年7月回国,他们将考察报告交到慈禧手上,称,"东西洋各国所以强盛,实以采用立宪政体之故"。慈禧非常高兴,她不知道,这份考察报告实际是出自流亡日本的梁启超之手。

专家:就到了1900年之后,梁启超这些新的思想得到传播之后,而清廷在思想上没有没有创造了。它已经提不出来属于它自己的思想,它要依赖于梁启超、杨度这些人。因为他们在朝中和士大夫阶层中,一直有影响,而且有很多同情者和支持者,他们这种联系一直没有断,用马克思的话就是说,那个反动派扼杀了革命,但是他他那个不得不接受革命者的逻辑,甚至要接受革命者的那个革命方案。

解说:出洋考察之前,五大臣即通过关系向梁启超"约稿",梁启超写了《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作为宪政报告的底本。

1906年9月1日,慈禧发布上谕,确定了实行立宪的基本国策。

对于清统治者来说,抛弃专制向先进的民主制度学习,是极富勇气的创举。

9月4日,"南方报"称赞上谕是"诚古今未有之创举";

9月16日,"申报"称:"中国立宪矣!立宪矣!转弱为强,萌芽于此。"

9月18日,"时报"说:"我中国以四五千年旧船,当此过渡时代,天昏地暗,何幸一道光明从海而生。"

仿行立宪的上谕公布后,身在日本的梁启超非常兴奋,他放弃了与革命派的论战,于1907年10月17日在东京成立了政闻社,指导立宪派配合清政府实施立宪。他提出"实行国会;巩固司法独立;确立地方自治;慎重外交等四大政纲。

正当成立大会在东京召开时,革命党人张继、陶成章等赶到会场,痛殴梁启超。

张鸣(专家):就是说实际上革命派不讲理。我就是要革命,我革命是很正当的,我有正当性,所以我就要就是给你这样。这革命派表现非常不好,革命派表现不好。就是说,所以后来实际上一段时间,革命派没有多少时长,不是像我们后来想象。因为我们后来是,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是革命嘛,就是我们革命要把革命,也作为一种政变家来鼓吹。所以孙中山的革命是必须肯定的,改良是必须否定的,或者至少被放在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在革命改良之间,我们一定要鼓吹革命,所以这样就是说,我们就我们在说,说起来好像革命

一直在一直在蓬勃前进。不是这样,当时绝对立宪派的世界,这个什么时候就是说这革命它出现转机。就是因为1908年,光绪和慈禧都死了以后。

下一页:梁的“新内阁”是“旧军机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敏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