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与邓小平的“缘分”
吕思清:那当然了,那是肯定的。所以他给我塞很多条子,什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什么吾日三省吾身,各种条条,而且经常换的,然后给我讲很多故事。现在的父母、包括我都做不到的我们认为很残酷的方式,来锻炼我的毅力。
我给你讲个故事,就是我有些朋友也知道,就是那个青岛夏天也很热,虽然是避暑胜地。那有一次我跟我父亲出门,很远的门,去可能是看亲戚还是干什么,走路可能要差不多半个小时。回来路上很热很渴,我就想让父亲买根冰棍给我吃。那时候冰棍很便宜,两分钱还是三分钱那个红果冰棍,好一点的五分钱。我父亲就给我不买。我请求很多次,沿途只要看到一个卖冰棍的我就求。就不买,就契而不舍。我很不理解,当然我也不属于那种特别能闹的,因为我父亲很严厉。我不能特撒娇。当然我也不高兴,我就不说话可能。然后后来我父亲就跟我母亲说这个事,我母亲就怪他,然后我父亲就说我不是不给他买冰棍,我是锻炼他一种意志,要让他知道不是说什么事情想得到就得到的。
解说:父亲通过言行将做人的准则、锲而不舍的精神都传递给了吕思清,让他在日后面对名利都能保持一份平常心。他是如何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又是怎样以替补的身份留学英国?
周瑛琦:我第一次见到吕思清我就发现他很会开玩笑,他正在给朋友递一杯一杯的饮料,他就说我是用我拉琴的手递给你,还是我端琴的手递给你。那个时候我们就在乐,但是同时我们也想到那双手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就是这双神奇的手也给他创造了很多历史的第一,包括让一位国家领导人在媒体上面提到我们国家有一位七岁的小神童,这位琴童可以拉很多很多国外美妙的音乐。这样的一番话是怎么来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来听听看吕思清描述那个时候的故事。
吕思清:其实我父亲当时他每年有一些出差的机会,因为他的工作。他在我学琴以后就经常带着我到上海、到北京,然后就找一些这些老师帮我听琴。当时音乐学院的院长,召集了管弦系的这些听音老师听了我,听了以后觉得我真的是非常好,就想录取我,就跟我父亲说让我父亲回去等学校的通知。后来一回去一晃三个月也没有通知来、半年也没通知来,后来我父亲就写信去问怎么回事,然后后来又说再等等,后来突然有一天就说等到,就说可以去学校报到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呢?就因为当时虽然听完了以后大家都觉得应该录取我,老师之间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因为不同意见。因为有些老师觉得可以收我,有些老师觉得年龄不够,要11岁、小学四年级。年龄不够,然后要录取也没有先例。
那另外呢也有些老师说他这个考试不符合我们规定,因为不是在招生期间的考试。然后赵沨院长就很生气,说怎么不属于正规考试,比正规考试还严格,所有的老师都来听了,正规考试还没这么多老师来听。但是就是还是闹得还是挺僵的,因为还是要取得一个共识。结果有一次就是突然报纸上就有篇报道,就是邓小平在接见美籍科学家的时候,谈到人才的问题的时候,突然就说起音乐了,就说我知道青岛有一个七岁的小孩,小提琴拉得挺好的,还能拉很多这个外国曲子,他说像这样的人才就应该给他特殊的这种环境,给他支持,让他能够在很好的环境里早日成才嘛。
其实他就说的我,他没点名,结果这个音乐学院的赵沨院长还有院领导看到这个报纸以后就是如获珍宝一样,说你看邓小平都说话了,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开玩笑,就赶紧录取了。反正就是以这个为凭据就真的就录取了。然后我听说,我都不知道,我听说后来这个邓小平还叫秘书打电话,好几次打电话到学校问,说这小孩怎么样,生活困不困难,要不要请保姆,说请保姆我出钱啊。真的是很传奇的事情,在我现在想的就是挺不可思议的,我觉得一个国家领导人然后还能想到这么小的事情。当然我觉得他现在在天之灵看到我现在取得的这个成绩,他也应该觉得很高兴,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解说:虽然时至今日,吕思清仍然没有搞清楚当时如何在邓小平的干预下才破格进入音乐学院的细节,但他却抓住了这个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如今,他用令世人侧目的成绩回报了当初邓小平的赏识。
1978年3月,吕思清拿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入学通知书,踏上了北去的列车。虽然父母都泪眼婆娑,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吕思清却兴奋异常。
吕思清:从青岛到北京的时候,然后所有家长都去送站。然后那些女孩都是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男孩吧反正是不哭也是不说话的。我们那时候坐硬座,两个座之间有那个桌子,所以我就站在那桌子上面又蹦又跳又蹦又跳,挺高兴的,我父母就好伤心。
解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吕思清受到了老师细心周到的照顾。大他很多的同学不但从不欺负他,而且还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吕思清:那时候因为我太小,那时候就让我练琴,看着我练琴,就派一个这个我师哥,在我琴房对门看着我练琴。然后还又派一个师姐,管我给我洗衣服。
周瑛琦:吕思清名字跟邓小平挂钩在一起之后,接下来,在他的经历当中就是跟一代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的名字挂在一块了,因为他被挑选到梅纽因的学校去学习。在11岁那年他就远赴到英国去了。但你知道吗,他那年虽然是两位中国学生的其中之一,但是其实他是用一种替补的身份跑去的。这个怎么来的?又是幸运之神给他悄悄地打开了那个机会的大门吗?
周瑛琦:梅纽因他是怎么挑上你的?他也是个传奇的小提琴家。
吕思清:其实我的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个幸运。
周瑛琦:第一次见面记得吗?
吕思清:记得,就是给他演奏嘛。因为当时我在音乐学院,只要来外国专家一定是我演奏,一定是我,我是之一了。当时当然他对我也是很赞赏了,也很夸奖。但是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经历,很多人都以为就是我一下就被梅纽因给挑选去了。其实他当时第一次选的时候没有选我,第一次他选了四个人,两个去瑞士,大一点的去瑞士他的学校,两个去英国,一个是金力,现在在新加坡交响乐团,一个是陈响,是个新疆小孩。据说当时也是很Q很可爱,可能个性梅纽因很喜欢,所以当时他们去了。去了以后没过半年,文化部就来找这个学校了,说梅纽因学校决定要把陈响给退回来,说这个他太顽皮了,不好管理,想再选一个候选人。然后就把原来梅纽因来的时候他听过的一些小孩这些资料、录音又给他送去。后来梅纽因就选我。其实我是替补队员,第二梯队。但是当然我是觉得去英国对我来说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解说:听到自己能去英国留学,此前落选的沮丧心情一扫而空。高高兴兴的收拾好自己的行囊,登上了飞往英国的班机。
吕思清:刚去的时候英文根本就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Hello,什么Thank you,什么How are you。然后我刚去的时候,没几天,我正好跟一个同学去餐厅去吃饭,碰上了我说Hello,然后我听得懂,我说Hello,然后我突然记起来我会说How are you,就我们就How are you一直到这个餐厅去。所以什么都不懂,当时就是专门派了一个老师教我英文,教我英文就是像我们的看图识字一样,就是这么样。不过好在那种环境下吧没什么机会说中文,所以学英文学得特别快,而且年龄也很小,所以学得很快很快。
解说:通过了语言关,吕思清在英国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国内的学琴理念被完全颠覆,感觉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他是如何参加帕格尼尼小提琴大奖赛的?参赛中经历过怎样的沮丧与狂喜?如何在留美热潮中感受生活艰辛与人情冷暖?
下一页:吕思清留美的艰辛与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