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此心安处是吾家
2009年06月09日 17:59和讯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凤凰卫视] [梁文道]

禅中求路

文道决定不再回去,我们从看门人那里拿了两把椅子,在“牛棚书院”的门口坐下来。坐定之后,文道掏出一个小小的袋子,取出全套烟具,装好烟斗抽起来,这表示他进入了一个相对不那么“临时”的状态。

“牛棚”门前的空间很逼仄。前面四五米是铁丝网,左手是墙,墙外是巨大的煤气储藏罐,远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右手是一排排屠房,尽头是另一排房子的侧墙。

目光四面撞墙,除了向上飞升,没有可去的地方。

文道:小学毕业的时候,老师讲你们就要升中学了,要好好想想以后,我就开始想,升中学之后怎么样呢,上大学,大学之后又怎么样呢,要结婚,生孩子,然后会老,会死,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于是就开始看一些哲学的书,想要寻找答案。但是过了很多年之后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发现虽然一直也在读书,但是走了很大的路,忘记为什么了。

记者:在答案中沉醉,却忘了问题?

文道:是啊,看这个论述得多么严密,多么有技巧,那个语言多么好??得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并不是智慧。有一次看一行禅师讲法,其实他讲的都是常识,我自己读过的佛典佛经已经很多了,他说的事情我全部都知道,但是听的时候就觉得入耳入心。我想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是因为他整个人的那种状态,从容、宁静、平和,一个人可以达到那样的一种状态??

记者:那就是你理想的一种状态?

文道:是一种自在的状态。

说起一行禅师,文道充满了神往,讲到他带领僧众参加反战游行,他们走在最前面,人们纷纷攘攘地越过他们,回过头来,看到那么平静的行走,也就慢下来,整个人群被一种沉静的力量所灌注。

文道:他们要的是和平,用的也是和平的方式。

记者:你还是要自渡渡人,跟“牛棚”的时候一样,只不过方式有了变化。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可以同时完成吗?

文道:当然可以。

记者:但是安知这就是正途呢?

文道:佛教的好处就是都有确证,无论多少法门,你做了哪一步会有什么状态,都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循路而行。

文道被一行禅师的力量所感召,真地付诸行动去静修,我想他对自己的雕刻又有了新的范模。但是循别人的路而行,可以找到自己吗?

“我的课业”

夕阳西下,对面的日影渐渐斜到了“牛棚”门口,我问他关于家的话题。其实,因为杂志这一期的主题与书有关,我并没想让文道谈他现实的家。但是文道没有回避,他写下了这样的字样:家是成就我的来处,家是我的课业。文道和妻子已经分居,他说是因为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给了对方伤害,现在说到家,是指他和父母、妹妹的大家庭。现在家里很多人靠他供养。

记者:课业有点负累吗?

文道:也不是负累,是我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家也成就了我今天的样子。没有课业的人是很悲哀的,死人是没有课业的。

记者:你说家是你的来处,那么去处呢?

文道:不需要去处啊,此心安处是吾家。随时随地自在的状态,就是自己的家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