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由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中国政协》杂志共同主办的“委员讲堂”,以下为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董事局兼行政总裁刘长乐专访实录:
主持人:刘委员,有媒体这样评价您,“一个当年体制内的新闻人,带领着一个不起眼的电视媒体,创造了一个打通全球华人文化圈的奇迹”,请问当初您是有怎样的魄力和理想决定走出体制而转向“下海”的呢?
刘长乐:我本身是一个传媒人,我在中华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过十年,我们在北京广播学院也学的是新闻,所以本身跟传媒有不解之缘。虽然在80年代末期我们“下海”了,是为了去追逐一个新的梦,去圆一个新的梦。有人说,你这个到底是什么梦?是发财的梦,还是做事业的梦?实际上我非常坦诚地讲,还是一个传媒的梦。
1990年我们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当时资金并不非常雄厚的情况下,我们还做了一个《中华古文明大图集》的丛书,而且一直没有和传媒分开,而且我们和中央人民电视台还合作拍摄了《邓小平》——12集的电视纪录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期望着有一个圆梦的可能,就是说一直在期盼着有没有这么个机会出现一个空间,或者出现一种机遇,能够成为传媒的梦。这当然是基于十年传媒的经历这样一种孕育中的。因为那时体制内的传媒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们大家期望更大的变化,更多的成功机会和可能。
所以在1994年的时候,这个机会出现了,当时的蒙古国租用亚洲一号卫星上的转发器,他们决定退租,什么原因呢?可能是跟他们的资金,或者跟他们的体制,或者跟他们的政权的更迭有关,不管怎么样,亚洲一号卫星上的转发器他们不要了,他们退租了。因为那时不像现在卫星的资源,非常紧缺,我们管那个亚洲一号卫星叫热星,比如说中央台第四套节目,云南台、贵州台若干个频道等等很多频道都在上面,当时这个星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正好这个蒙古国不用这个卫星了,这样就导出一个资源,而卫星电视本身在90年代初期是新近非常有诱惑力的事业。因为卫星的转发器能够在空中一个点上覆盖到整个东半球的几乎所有地区。当然那时叫C波段,而每年的转发器费用那时只有300多万美元,或者一年的费用全部都在里面,所以卫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同步通讯卫星的发展,给做卫星电视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同时在那个时代,也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数码技术的推出,大大地降低原来模拟技术的成本。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开始了一个机会和可能,就是为降低数字卫星电视的播出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所以,一开始不知道这个机会,当时就开始孕育凤凰这样一个计划,当时谈判对手是默多克,也是中国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它是卫星电视的领头羊,也是一个大亨。他当时租走了亚洲一号卫星三分之二的转发器,所以你要去租另外其他任何一个转发器必须得到他同意,如果他不说OK就不能租,我们和他谈,阴差阳错谈来谈去,最后变成我们和他合作了,用他的卫视中文台的频道,我们创办了凤凰卫视。简单说就是这样一个经历。
主持人:在当时您创立凤凰时您想把它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刘长乐:确实有一定的抱负,尽管它是以娱乐为主的频道,但是我们做卫星电视时,当时中国的声音,华人的声音的确很微弱,不仅是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就是在全球来看也是一样,话语发声的空间和听到的人群非常少、非常弱势。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经济的改革,我们的经济的开放已经出现很多的变化,怎么让中国人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增加让华人的声音让更多人的听到?所以我们在创办凤凰时,非常希望凤凰一飞冲天,能够有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一天。
当时我刚才说是追梦,有很多人,包括我们公司内部的香港同胞,他们的同仁都说,他在发梦呢。做春秋大梦,认为不可能。我跟他开玩笑说,这是凤凰卫视里的智叟,有一个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1945年七大会议上发言,他里面讲到有一个愚公和智叟,愚公要移山,有一个智叟来,对他评头品足,为他泼冷水,当然我们凤凰卫视里有一大批智叟,愚公确实不多,但是我们凤凰确是愚公了。
这个梦想从追梦、寻梦到圆梦这样一个过程。我们驻梦天下,也确实做到了梦想成真。上个月,香港的一个民族事务局局长到凤凰卫视参观,参观了我们新的办公大楼,最后他在我们的留言簿上写了四个字就是“梦想成真”。所以我觉得,我们想做的这个凤凰,作为华人的梦,应该说是圆了,当然这个梦想还有继续驻梦的空间。
主持人:现在其实凤凰卫视已经获得华人世界的认同感,您认为您带领的凤凰团队是如何在两岸三地,乃至整个全球华闻界在这种交往中搭建桥梁的?
刘长乐:我觉得各地的地缘文化和价值观都有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凤凰卫视是一个卫星电视台,客观来讲,他是面向全球华人服务的频道,所以它不可能用一种特定的地缘区域的价值观来统一,或者来代替其他地方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在追求了一种包容,这种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想寻求“求同”,寻找大家共同的东西。
比如说在道德观和价值观方面,我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说对中华传统的认同,大家有相同的意见,无论是两岸三地,还是两岸四地,还是全世界的华人,当然还是有忘祖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大部分的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是认同的。
再有对道德的认同也应该是一样的。另外,绝大部分的人也是爱国的,类似这样的一些传统的价值观,我认为大家也都要追求进步的,所以这些方面应该都是属于共同的东西,而这种共同的东西,是凤凰卫视所关注的,所推介的,我们在全球传播过程中,就经常是把“求同存异”作为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者目标。正是这种求同存异使大家觉得它应该是我们都从内心深处可以接受的东西。
当然说它不像这,不像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非常重的地缘色彩和痕迹,而且我们凤凰卫视操作的主播主编都是来自两岸三地,或者全球华人的精英分子,我们有很多台湾、大陆、香港的主播,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地缘文化,这种地缘文化融合在一起有点是“四不像”了。就像余秋雨在参加“千禧之旅”时,我们经过巴基斯坦时碰到一批美国人,美国人问:你们是哪人?我们就说是中国人,他们就说你们是哪部分的中国人,余秋雨说我们是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就是说我们不仅有来自大陆的中国人,还有来自香港的中国人,更有来自台湾的中国人,所以我们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人组合。这就是我们团队这样一个现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