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国婚姻难以抹去的政治色彩
2009年08月26日 16:50 】 【打印共有评论0

最普遍——结婚三大件

结婚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70年代末期,结婚需要“三响一转36条腿”: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大床、大立柜、衣橱、床头柜、写字台等等家具。

最雷事——组织来安排

那时候不敢谈恋爱、不能谈恋爱,青年们多半在组织或亲人的介绍下结合,先结婚、再恋爱。许多夫妻在结婚前只知道对方的长相,连话都没说过。

最重要——看家庭成份

文革时的择偶标准主要是家庭成分即政治背景,因为“黑五类”、“狗崽子”,不仅影响自己,而且下一代招工、上学、工作都受影响,所以,工人、军人为女孩择偶的首选对象。

最纠结——男女知青恋

电视剧《孽债》反映了上山下乡运动给整个一代青年以及他们的下一代留下的痛苦和创伤。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爱情或婚姻有很多不稳定因素,留下的后遗症甚至投射到了几代人身上。

最曲折——分配到远方

70年代高校分配的不成文原则是“远分对儿、近分赘儿,不远不近分光棍”。凡是在学校期间谈恋爱的,一律往最远的地方分。常出现临时要“分手”的料,以求分好一点的地方。

最禁忌——耍流氓行为

1978年之前,年轻人公开约会被视为是可耻和堕落,手拉手逛公园被当作流氓行为。他们只能用谈工作为由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一定是革命的敬礼。

最口水——语录革命歌

文革期传唱语录革命歌,青年们恋爱结婚,也只能唱这些。有的同志结婚时集体合唱《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歌词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最地下——黄色手抄本

在集体禁欲的文革环境下出现大量流传的“黄色小说”手抄本,如《少女之心》。这类书的大量细节涉及性,但客观地看文章的描写其实未超出《赤脚医生手册》中有关生理卫生知识的介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machao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