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我的书房是在田野里
2010年01月06日 16:42京报网—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他们是中国民间文化“沉默的脊梁”

冯骥才说他欣赏一个叫郑云峰的人,是长江文化的研究者,原来有个影楼,卖掉后买了一只小船,在长江里漂流了二十年。他把长江两岸的所有的山爬过了,出了本书叫《永远的三峡》,是冯先生给写的序。冯骥才说:“这人非常了不起,只要跟他聊起三峡,一会儿工夫他就掉眼泪了,他的眼泪就是长江的水。”

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一个全球化问题。全球化时代就是经济时代、商业时代,是崇尚物欲的时代,比较重视物质化的时代。人容易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变得浮躁,容易功利主义,比较追求现实的享受,现时的价值,往往忽视精神的永恒那样的主题。人类的文明在这时也容易断裂,传统价值被人们抛开了。

然而,存留是因为坚持。“这本书叫做《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在民间文化抢救里面,我遇见了很多人,有岁数比我大的,也有比我小的。他们整个全部的时间,甚至全部的生命都放在田野里面了,都跟自己文化的命运搅在一起。”冯骥才捧着这本书,仿佛捧着沉重的中国民间文化。“这些人是中国民间文化‘沉默的脊梁’。”

李玉祥今年有50岁,中国的古村落基本上他全拍过来了,直至现在都没有结婚。他自己背着个相机,肩膀都压歪了,保存了十几万张老房子的照片;

郭雨桥60多岁,主要是调查草原的民居,从内蒙古、宁夏一直到新疆的民居,他一一走过,逐个调查。

但他们基本花的都是个人的钱。冯骥才说:“我跟他们一起做的时候,我也没有钱,我也得不到什么经费,老觉得欠着他们。我想应该让社会知道这些人的价值。我希望更多的人认同这样的价值,就是在一个商业化的重物欲的社会里面,要认识这些人他们的精神的可贵,所以我想给他们一个奖。我跟中国民协商量,去年就设了一个奖,给了那些终身或者几十年来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真正融入到国家文化命运中的这些人。我们给他们一个表彰,表彰没有钱,就是给他们一个玻璃奖杯,一块透明的玻璃砖。”

艺术家不能放弃守望文化的使命

当社会处于麻木状态的时候,作家先清醒,例如鲁迅;当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作家应该给社会一个梦,例如惠特曼。

作为作家,作为画家,冯骥才喜欢艺术想象的时候不清晰,天马行空,比如在画一张画或者写一篇散文的时候,可以追随着感觉,拥有意境的朦胧。但是面对文化问题,特别是面对着我们曾经拥有的、正在慢慢消失的文化,他要求自己心里要特别的清晰,要保持特别清醒的头脑。这是对时代的思辨:“我特别喜欢早晨起来的感受,起来的时候头脑是清澈的,我所有的思考都变得非常清楚,所有的事情在我脑子里就像一百万、一千万象素的,非常逼真非常清晰,我觉得特别美。因为这个时候你才能做非常准确的、逻辑性非常强的思辨。这对于人是极大的快感。”

冯骥才说,我还有一个书房是在心里的。有的时候跑在路上,我要在心里面写作。我要想我的文章,我要思辨,都要在我的心里解决。这是一个无限大的书房。哈姆雷特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你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我特别欣赏这句话。内心是无限大的,身为一个知识分子也好,作家也好,学者也好,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灵里工作,用心工作,用全部的心工作。

作为一个作家,文学是冯骥才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他首要的思想表达方式。此次采访之前他刚刚完成了讲述一个人和一首歌故事的小说,他说那是一个极度匮乏中的浪漫——北风刮的时候,她在我对面的一个楼顶上唱歌。下着雨的时候,我把窗户关上,后来我听见这个歌声里面有一种伤感,有一种求助的声音,我被感动了。我打开窗户的时候,觉得那歌声淋着雨就进来了——冯骥才这样解读自己刚刚完成的小说。

如果文学是属于面对社会的,那么绘画首先是面对自己的。绘画对于冯骥才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方式,是心里的情感和生命本身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往往要交给调色盘,要交给笔墨,这是根本不可能终止的。

在苏州有一个博物馆他非常喜欢,是贝聿铭设计的,光线感觉特别好,他在那里办了一个展览。我问:这次画展都是新近创作的吗?他说:大部分是今年春天画的。他最爱的就是大自然的十二个月,《我心中的十二个月》这本画册只有62页,却表现了他对一人一生的十二个月的感觉。画了十二个月,不是自然景象,只是借着自然景象来画的十二个时期人生不同阶段的那种生命景象。画里可看到他那种等待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具体的,很朦胧,很自然,就像画中的十二个月他对生命的解读:一月,在所有的生命起始之前,都要经过漫长的平心静气的等待,还有绝对的纯洁和一块光明。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