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卫视 > 华人盛典

贝聿铭获“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大奖


来源:凤凰卫视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他将所学、所感都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因在建筑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3月26日恰逢贝聿铭先生百岁寿辰前夕,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贝聿铭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1917年生于广州的他,祖上为苏州望族。从小在苏州园林狮子林中玩捉迷藏长大的贝聿铭,很难料到自己在耄耋之年能在故乡苏州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父亲贝祖诒是有名的银行家,亲手创建香港中国银行总部,没有子承父业的贝聿铭却在花甲之年承接了设计香港中银大厦之托。

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他将所学、所感都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因在建筑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3月26日恰逢贝聿铭先生百岁寿辰前夕,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贝聿铭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这有点不可思议!”

即将寿登期颐之年的贝聿铭先生,由于年事已高,不便到北京领奖,近日在美国纽约家中接受了组委会的颁奖。

贝聿铭在纽约家中领奖

当他在家中看到组委会送到眼前的精致奖杯和一封来自组委会刘长乐主席的获奖贺信时,不禁发出一声感叹“这有点不可思议!”,认真端详了奖杯半晌后他表示了对组委会的感谢,“能在我100岁前获得这个奖,要谢谢你们从北京远路飞来纽约。”推了推贝氏经典的圆框眼镜又读了一遍贺信的贝聿铭,再次发出了感叹“Oh,That’s true!”

“要知道我离开中国几十年了,深深地感到建筑就是生活,建筑与生活是平行的,中国的建筑是建立在中国的生活之上的,我到美国以后,生活、语言变了,建筑自然也要有变化。”一边谈及自己对建筑、对文化的领悟,贝聿铭一边揉捻着贺信的纸边,一边笑得亲切而童稚,仿佛是个孩子一般。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吧。

永远的中国印记

回溯贝聿铭的职业生涯,这位拒绝教书、创立理论的建筑师是不合潮流的。他把商业和文化两方面融合得貌似天衣无缝,让其他建筑师感到了怀疑。他是怎么把商业与建筑艺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呢?

“我想建筑的艺术方面对我来说是天生的,”他一点都不假装谦虚地说道,“我母亲是艺术家、诗人。商业方面则是后天的(他父亲是一个银行家)。出了学校后,我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我在那里学到了建筑的商务方面。如今这两种工作我都能轻松应对。”

曾经有人问贝聿铭:在美国度过了八十多年后,他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我从来不忘中国,我是中国人。”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但我的建筑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有意识地中国化,我是个西方建筑师。”

一次非凡的中标

美国波士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1964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整个美国笼罩在一片哀痛的气氛中,人们准备建设各种纪念性的建筑,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

众多的世界建筑大师聚集在肯尼迪家的客厅里,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贝聿铭也提出了自己的创意,只不过他是当中最没有名气的一位,所以他认为不太可能被选中,之后便和家人外出度假。

“我记得当时我们一家人正在意大利度假,我住的地方没有电话,收到了办公室发来的一封电报,让我在某时某地接一个电话。那是一个咖啡馆,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那,电话铃响了,我拿起了听筒,是肯尼迪夫人的顾问他说我入选了。他说总统夫人觉得和我有默契,也很想参与到这个工作里来,希望能和我成为工作伙伴。”当时的情景贝聿铭还记得相当清晰。

杰奎琳·肯尼迪曾说,“他(贝聿铭)非常有前途,就像杰克(肯尼迪总统)一样,他们同年出生。我想与他共同做出一个壮举。”

这次非凡的中标,使默默无闻的贝聿铭逐渐成为美国建筑界的热门人物,并不断收到更多的设计邀请。

美国波士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在各种设计理念风云变幻之中,贝聿铭从不刻意追求新颖和前卫。他的设计以一贯的优雅体现着现代建筑的魅力。他用那黑色圆框眼镜后投射出的坚定目光,孜孜不倦地攀登着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

坚定的意志助他完成这个项目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当法国政府首次邀请贝聿铭前往巴黎时,他六十多岁,正值事业的巅峰期。

贝聿铭三次到卢浮宫考察,发现它虽然庞大但是却缺少储存艺术品的足够空间,人们参观卢浮宫看不到清楚的标志,要欣赏赫赫有名的蒙娜丽莎,就必须穿过一条条走廊。针对这些现状,贝聿铭认定改建卢浮宫要把文章做在地底下,将储藏室和通道建在地底下。

卢浮宫是法国人引以为荣的建筑,他们完全不能接受由一个美籍华人来动他们的心肝宝贝。“当时对于这个项目的批评声,令我难以独自承受。”贝聿铭自称有一段时间心情低落。

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非常看好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认为这个计划能够重现卢浮宫的雄伟,也能确保他本人在法国历史上的政治地位。

“要让法国人接受金字塔,他们以为我们打算引进一座埃及金字塔。后来我指出,他们的方尖碑也来自埃及,而且拐角处就有金字塔广场。然后他们就接受了。不过,卢浮宫金字塔只露出了尖端。你不能在地面上建任何东西,因为它是这样一个历史景点,我们别无选择。”贝聿铭说。

“人应该坚持,不应该随便放弃自己的原则。当然可以有很多种坚持的方式,很多说服对方的方式。但那并不是说,我的坚持和要求会打折扣,”贝聿铭的坚持终于帮他打赢了这场在法国巴黎心脏部位的战争。后来,一张照片记录了他那时的心境,站在建好的新馆金字塔前,露出标志性的贝氏微笑。

法国巴黎卢浮宫

建成后的金字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于过去的辉煌截然分开。古老建筑的三个侧翼也终于通过金字塔的内庭重新连成了一体。

1988年3月,为表彰贝聿铭在卢浮宫扩建工程中的卓越表现,密特朗总统在竣工的金字塔内,向贝聿铭授予了法国最为尊贵的荣誉骑士勋章。贝聿铭的杰作不仅成了法国总统政治复苏的象征,还成了法国的荣耀和骄傲。

重回故土再现儿时记忆

中国苏州·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曾把苏州博物馆比作自己的小女儿,为了她的开馆他兴奋地睡不着觉。

1999年在接受苏州市政府的邀请后,他决定要做一个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方案。“我当时心里头一个想法就是要做成灰白墙,灰和白是苏州的本色。苏州还一定要有瓦片,屋顶要立体而有变化,用瓦片变戏法。”贝聿铭说起自己的想法滔滔不绝。

在贝聿铭的幼年,他的叔父买下狮子林做自家的祠堂花园,他小时候常在这座以石头闻名的庭院中穿梭,和兄弟们玩捉迷藏。

狮子林的石头形状奇特,凹凸有致,似乎一半是生命一半是石头。当时的园艺工人都是艺术家、雕塑家。他们看一眼石头就能找出可塑的地方,然后开始凿刻。他们会把原来的窟窿做大或凿些新的窟窿在上面,完全按其天然的形态和长势。然后将石头放到湖岸边,由水波的拍打完成这些作品。通常父辈们将石头放入水中,由下一代将石头捞起。这是一种只存在于苏州当地的技艺,也叫“种石”,从这门技艺里,年幼的贝聿铭发现了时间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重要性,这一发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以后所有的设计。

“没有一件优秀的作品是在瞬间完成的,是可以不经历时间考验的。无论是建筑还是艺术,它最真正的价值最终都只能交给时间去做评判。时间对我的创作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苏州博物馆

由石头对时间的认知,驱动着贝聿铭把苏州博物馆外的北墙设计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石片山水景观。用石片来仿宋人米芾的“米氏云山”,不能不说是一次有趣的尝试。要知道,在这之前贝聿铭的很多著名的建筑作品,都是以大石块为特点。当时一台升降机把各块石片上上下下摆弄了一周,才调到了贝律铭心中最完美的样子。

向父亲事业致敬之作

中国香港·香港中银大厦

贝聿铭有案可查的家世,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叶,原籍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的苏州贝兰堂,在苏州四富中以中药材生意著称。及至贝聿铭的爷爷贝理泰,是中国最早的金融家,父亲贝祖诒是中国外汇制度的创始人。

1917年贝聿铭生于广州,1918年,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当时贝聿铭才1岁。1982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贝聿铭,重回少年成长地香港,为了向父亲所做的光辉业绩致敬,贝聿铭接下了设计中银大厦的业务。

香港似乎是可以让贝聿铭得心应手开展业务的地方。香港与贝聿铭本人一样,把新与旧、东方与西方合成为一体。香港是海外华人网络的枢纽,也是在文化和地理上通向祖国的大门。

“我属于那种把几何性作为设计动力的建筑师,我们必须在几何学的范围之外,进行各种变化和组合,这还不是全部,还有空间、光线等很多因素。如果没有光线,就没有所谓的形体。太阳光具有神奇的魔力,因为它的变化是如此丰富。”贝聿铭对于建筑几何学的理解,通过香港中银大厦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例证。

在设计上,他让最高的一根立柱将整个建筑的重量均分到四个角上,甚至可以在每个交汇点通过对角形结构,把负重分散到四周的角度上,由此他取得了一个工程学上的突破。“每个三角形都有一个主梁来承受上面的重力,这种分割会产生许多尖锐的角。我非常喜欢这些切面,因为它们会让一个高耸的建筑看起来不再死板。当你开车经过时,你会感觉到它是在不断变化的。”

中银大厦曾经是亚洲最高的建筑,贝聿铭试图使中银大厦的设计近乎纯真,一如他童年时的纯真,一种结构意识上的纯真,进而达到美学上的纯真。因为建筑赋予人类尊严,建筑是力量的代名词,它必须要代表“中国人的雄心”。

中国香港中银大厦

贝聿铭说,建筑师这个职业让他学会用眼睛去看,不断去世界各地旅行,了解、学习不同的历史文化,不断在这个高风险、高成本、竞争严峻而激烈的行业中,寻找到与特定时间、地点问题最想适宜的设计创意。由此贝聿铭先生的设计作品贯穿了整个现代建筑史,并将一直存活到未来。

我们为有一位这样的建筑大师而自豪。

祝贝聿铭先生身体健康!

“世界因你而美丽——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将于3月31日晚在清华大学华美登场。届时,联合主办机构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社、明报、凤凰卫视、凤凰网、星洲日报、大公报、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香港文汇报、世界日报(北美)、亚洲周刊、一点资讯、侨报、欧洲时报的代表将齐聚现场,向获奖人提问。

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

贝聿铭,1983年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等。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责任编辑:张惟乔 PV08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