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百年之后 齐白石成为了现代人眼中的最牛北漂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他传世作品过万,相比于世人皆知的虾,这些草虫作品更见大师功力。穷人家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出头的,真是难若登天,我是穷窝子里生长大的,到老总算有了一点微名,回想这一生经历,千言万语,百

王鲁湘:齐白石的青春期是70岁

解说:齐白石自称往日情努,他对曾经的美好,对家乡农村生活和过去乡间的经历,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所以他画青州的荔枝,画家乡借山馆水井中的草虫,画湘潭晓霞山,“未甘芳,天下无二”的竹笋。有人曾经问他,作诗作画从何处得来,他回答说,世间无物非诗画之料也。

吴洪亮:他一生其实我觉得性情中人,所以他一直对所有的给他最真切感觉的事物和人,他对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述,这个我觉得艺术家也许有一点点不同,比如说年纪大了以后,见到一个年轻女性都会很兴奋,但是可能一般人就是覆盖掉了,或者说就不想跟别人说,就平复掉了。但是艺术家的真实,他恰恰可以把这种事情,直抒胸臆的告诉别人。

王鲁湘:对。

吴洪亮:我觉得这是齐白石一生没有改变的,就是真性情,他从不掩饰。

王鲁湘:而且思无邪。

吴洪亮:对。

王鲁湘:是吧,你比如说他对年轻的这个女孩子的喜爱,包括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他女弟子众多,而且越漂亮的女弟子他越喜欢收是吧。

吴洪亮:对。

王鲁湘:这个都是一种真性情,而且绝对你从他的诗文,和交往中间你都看得出来,完全是思无邪的。

吴洪亮: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哪怕是一种荷尔蒙式的激发,我觉得都是,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美好的,尤其是像您说的他还思无邪。

解说:晚年的齐白石在女人堆里,没有掩饰,“透明鲜货”,如他笔下的生灵,越到老年,画得越好,不但不萎缩,反而更加生机勃勃。从乡野木匠,到闻名于世的艺术大师,北京对于齐白石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块福地,他常感叹“故乡无此好天恩”,但是既使是稍显安定的北京,他仍然经历过

张勋复,北伐,日本入侵,北平和平解放,乱世之中,人的力量无疑是渺小的,普通的百姓与这些偷活草间的草虫一样,只不苟活于世,而齐白石也在这些卑微且偷活于草间的草虫中寻找共鸣。

王鲁湘:所到白石先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觉得也,因为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整个社会处在一个撕裂的状态,因为撕裂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所谓党派,政治上头的各种歧见的东西,对立的东西,但是好像齐白石能够跨越这个。

吴洪亮:对,我说得开玩笑的话,我说这艺术家能和蒋介石握过手,也和毛泽东过过手也不容易。

王鲁湘:对啊,斯大林过生日,他可以画张老鹰给斯大林,蒋介石过生日也画一张同样的老鹰给蒋介石,毛泽东他还画的还是老鹰是吧,你们都是英雄。

吴洪亮:其实也是啊,也都是时代的英雄,如果我们更平静的,从今天再去看,那是一个历史中,真是像您说既撕裂又是群雄俱起的一个时代。

王鲁湘:对,你保证我这一个小民百姓,草间偷活就行了。

吴洪亮:对,而且他一直其实都不为官(90岁前),也不太参加各种派别的,所谓的团体,你看齐白石履历,其实有一点让我挺惊讶的,比如说像您也谈到,1919年齐白石真的定居到北京了,那个时候五四运动如火如荼,我认真的去翻齐白石日记,没谈这些事,没谈这些事,他看到什么呢,他有一张画是在日记里插了插图,就他自己画的写生,很有意思,我觉得齐白石关心的,确实是不一样的。他画了有一个城门楼,然后画了一堆黑烟,他后来写的是,这画的是什么呢,是南城灯泡厂的黑烟,我说呦,这是不是雾霾的开始,但这恰恰是齐白石关心的,他关心那些直观的,让他眼睛让他的性情,感兴趣的地方。包括他还写,给他的孩子们写,说这个星塘老屋不出公卿。

王鲁湘:不出公卿。

吴洪亮:对,所以他可能对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和他的地位,有他很清晰的自己一个态度。我在采访他的孙子,已经去世了,齐灵根的时候,齐灵根也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齐白石其实有一些很他独有的信仰观,他说在乡间,当时在湖南的时候,有一个算命先生,真给齐白石算了一卦,说90岁之前千万不可为官,这个没在书上有,齐灵根老人跟我说的一件事,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他当成笑谈,也许他坚持了他艺术家的性格,所以风风雨雨这么多大官,从给曹锟也画过很多东西等等,没问题,因为我们把他视为一个艺术家,一种创作,所以他历次的像您说这种纷争中安然度过。

解说:他传世作品过万。

王鲁湘:上面展开翅膀的这个蛾子,太绝了。

解说:他人生近百,曲折离奇。

吴洪亮:他一生其实我觉得性情中人。

解说:画如其人。

吴洪亮:齐白石按照自己的方式 我行我道

解说:“草间偷活”这四个字,在齐白石的虫草画和花鸟画中经常出现,1917年,湖南湘潭的匪患打破了齐白石安宁的农村幽居生活,五十余岁的他,无奈听从友人的劝告,决定移居北京以谋生路,1920年客居北京的齐白石,挂念家乡的亲人,在一方“阿芝”朱文印的边款上刻下庚申四月,白石自制,时故乡再四兵灾,未知父母何处草间偷活,妻子仍旧紫荆下否,世道不好,我的亲人,你们还卑微的活着吗,活着就好,哪怕是偷活,阿芝是齐白石的小名。

吴洪亮:这应该是二十年代初的作品,也就是他到北京不久以后的作品。

王鲁湘:富贵花落成春泥,不若野草于秋色,这大概就是他画草虫的这个人生观。

吴洪亮:刚到北京的心态。

王鲁湘:对,实际上他的草虫,包括草间偷活,是他自己的人生观的一个折射,是吧,一个投射,他就愿意过这样一种草民的一种生活,对富贵有如浮云。

吴洪亮:对,有我的态度,我虽然是草间偷活者,但是有我的坚守我的态度。

解说:齐白石的草虫画总透露出一份独到的寄情之味,他画“草间偷活”,以弱小而无助的昆虫自比,他画“油灯飞蛾”,不谈“扑火自焚”,反写“剔开红焰救飞蛾”,这些人们不太关注的微小平凡的生命,却饱含了他的同情与爱恋,哪怕是通常被人们厌恶的苍蝇,他也题道“余好杀苍蝇”,却“不害此蝇,感其不搔(骚)扰人也”,齐白石对这些小虫的感情,和画中表现出的生命力,让人动容,而他的记忆更让人拍案叫绝。

王鲁湘:家山借山馆后,梨花开时,有蝶二三种,白黑黄,此黑色者。

吴洪亮:家乡的。

王鲁湘:家乡,想起我童年的生活了,我们那边呢,就是齐白石家乡湘潭那一边,这一个会经常出现一对这样的黑蝴蝶和这个黄蝴蝶,他说有白黑黄三种,其实更多的是黑蝶和黄蝶在一起,我们小时候大人们跟我们说,这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不是化蝶了吗。

吴洪亮:化蝶了。

王鲁湘:梁山伯化成黑的,祝英台化成黄的,这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我们小时候看见它们飞过来了,我们就会去追,小孩子去追。

吴洪亮:还有一个故事,这个一种文化的逻辑在里面,再看就不一样了。

解说:齐白石曾经在《壬戌杂记》写过自己五十八岁前后画笔蟋蟀的经历,他像观察孩子一样,去观察虫子的性格,有好斗勇武的,有虚张声势的,有胆小如鼠,碰一下触须就没命逃跑的,当然,齐白石一定不是五十多岁才开始观察这些子的性格,在他被称为阿芝的童年,在湖南湘潭那个山清水秀的农村,奔跑在山涧地头的小男孩,或许虫子是他最好的朋友,齐白石近百年的人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客居他乡的,但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并没有淡化湘潭的山水虫草,风土人情对他滋养的痕迹。

王鲁湘:共同的一个东西是贯穿在他所有的方面的,就是我们今天特别时尚的一个词,乡愁。

吴洪亮:对,他一直是一个对根非常看重,对最童年的感受非常看重的艺术家,其实他现在应该算是北漂,然后大家想那时候北京也还是个繁华都市,他确实在都市里,在画着就像您说的乡愁,甚至他把这些东西,灌注到每一个细节,比如他会画小时候的耙子,会画说那时候小虾,小鱼啄过他的脚,这些细节不仅写下来,也都画出来。所以给我们带来的,尤其是从21世纪今天一个城市人的角度去观望的时候,他给我们带来是一个特别自然的,有泥土芬芳的这样的一些作品,而且他甚至到去世之前,我曾经采访到刘金涛先生,刘先生跟我讲说,老爷子最后跟他去交流的时候,曾经有4个字的作品叫“扶梦还乡”,这我印象深刻。就是说他做梦都要还他的那个,最让他感动的那个乡间,所以我觉得这种艺术创作,可能很多大艺术家,包括文学家都会对自己的童年有印象,但是在远离它的时候,反复如此形象地咀嚼,可能是一个画家最能做到的,而且齐白石做得非常极致的,这么一个程度,所以今天的人看来没有隔阂,依然感动。

《工虫画册精品》:草虫极工细 配景去极简洁

解说:这套《工虫画册精品》,草虫极工细,配景去极简洁,双蝶绕着雪白的梨花飞舞,吃剩的蟹壳引来了两只蟋蟀,蝗虫在刚露出头的鲜笋间跳跃,这些都是湖南乡间常见的景象,这幅画上提到“枫林亭”,离他家不过三里,齐白石八岁曾在这里发蒙读书,每天不论晴雨,祖父提着饭箩,小心地牵着阿芝走过三里黄泥路,到枫林亭去上学,或许这蛛网正是他某次上学路上所见。

王鲁湘:你看我,我一上这个馆里头,直接就奔这张画,就在这一墙里头,我觉得这张画特别夺我的眼球。

吴洪亮:是。

王鲁湘:一看呢,画的是这个秋天成熟的粟子,还有一个刀螂都是一个色系,就是以为画的是北方。

吴洪亮:对,初看肯定觉得是北方。

王鲁湘:再一看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居百梅祠屋时,墙角种粟,当作花看。还是画的湘潭老屋的这个景。

吴洪亮:对,既是对家乡的一份乡愁,而且当做花看,我觉得这是艺术家的别有的眼光了。

王鲁湘:就是说,你看把五谷当花看,这个多有意思。

吴洪亮:对。

王鲁湘:所以有时候,一个可能北方画家也能画的题材,他这么一点以后又变成一种乡愁了。

吴洪亮:是,而且我觉得这种乡愁的感动,我曾经有一次去邯郸,我去烧一点瓷器自己玩,突然就在他们那个瓷窑的窑场,看到有一根麦子,快成熟了,我说为什么会种一根呢。

王鲁湘:一根麦。

吴洪亮:后来就问那个烧窑的工人,他说因为我就试种这一根,我算节气,来参照我家乡的那个节气,这个如果快熟的时候,我就要马上回家去收麦子了。当时感动得不行,其实我刚才,您说到这儿就让我想起来,其实是同理,其实他在这里在想念他的家。

解说:这些“举重若轻”,“可惜无声”的草虫背后,是齐白石对家乡的思念,他初到北京的八年,年年归乡省亲,1926年父母逝世后,他不大返湘了,但思想之情却未曾有所减少,客居京华的他总是在画里,诗里回味吟咏着故乡的草木花卉,游鱼飞鸟,故乡的山水屋舍,晨昏昼夜。

吴洪亮:当然齐白石了不起,一个个人性的,自己找到了一条所谓的艺术之路,寂寞之路去成长,但是齐白石也有一方印章叫“知己有恩”,很多人帮他。

王鲁湘:齐白石自己也是一个情义很重的人,对他一路帮过他的人,他一辈子都记得。

吴洪亮:对,所以我们在整理齐白石的日记的时候很感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日记,去对照很多史实,恩包括胡适帮他编的年谱,对照的时候,比如说他和这个梅兰芳的交往,他很多这样的故事,他真的是一字一句写在日记里,所以齐白石是一个像您说的,非常感恩的人,而且他特别真实,他所有包括他画的来源,我最感慨,因为我也认识很多艺术家,他构思从哪儿来,一般是不写在画上,齐白石全写画上,而且有的是他的学生,比如说瑞光和尚,从一个瓷器上得到启发,画一张画,他看到瑞光画的不错,他也照样画了一钟馗,他就会写上,我从瑞光这儿得到了启发,这在一般人是不太会这样做的。

解说:穷人家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出头的,真是难若登天,我是穷窝子里生长大的,到老总算有了一点微名,回想这一生经历,千言万语,百感交集。齐白石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他估计自己也没有想到,百年之后,他成为了现代人眼中的最牛北漂。

《文化大观园》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王鲁湘【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六 12:00-12:30 

重播:周日 06:15-06:45 09:45-10:15

      周一 00:15-00:45 04:30-05:00

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责任编辑:李宜晓 PV079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2016-09-03文化大观园 齐白石的微观世界(下)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p0.ifengimg.com/pmop/2016/09/03/cdf8eba4-eb55-455d-b5d5-de94068eafd1.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