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经世济民厉以宁:在北大呆了60年 仍然坚持给本科生教书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厉以宁有很多头衔,在专业领域他是著名经济学家、权威、泰斗,在学校,他是院长、博导、教授,在政治领域,他是全国政协常委。不过,当我们走进北大,会发现这里的老师学生不论年龄资力,面对厉以宁都只有

郭庆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谢谢,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我们都听到各位领导嘉宾,都与厉先生有着渊源的流长,唯独我自诩为是一个影子学生,没有直接听过在这个厉先生的,正式的授课的课堂上听过,当然这么多年,有几十次讲座我都听了。那么非常荣幸是在哪呢,而且当我这么多年是纠结当中的一种幸福,1980年我16岁生长在一个农村,从来没有见过火车的一个孩子,上了大学买不起书,但突然有一天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介绍西方讲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一本杂志,是连载的。从此之后我觉得,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在厉先生这个点燃之下,觉得非常奇妙。做了一件到现在让自己觉得比较羞愧,但是想起来很幸福,就是把厉先生每期的介绍,我第一个能拿到,然后想背下的那个问题那一页,就给人家撕下来了。当然这都是三十几年前,35年前的事了。厉先生的思想,厉先生的著作,应当说我们一直不光我在学,我想全中国的学人也都在学。

厉以宁:死背书的孩子我不喜欢

许戈辉:那您能不能告诉我,就是说您现在桃李满天下,有那么多的学生,您对学生的要求、标准、期待是什么?

厉以宁:一视同仁的,不能因为这个人过去的经历,过去的什么写过什么东西,我刚好满意,就额外看待,不,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视同仁,只要你是我的学生,你的论文我要仔细的看,我要给你提好多问题,你没涉及到的,这样的话对学生的帮助才大。我从来不以一种敷衍的方式,告诉学生,即使我觉得他挺好的学生,提意见我还是很尖锐的。

许戈辉:那您最欣赏的学生,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厉以宁:一般的都应该经济学要学活,那死背书的我不喜欢。照我讲的重复一遍,我也不喜欢,他得有他的看法,他有他的想法,他有他的勇气来提出我说,不一定赞成的观点,我觉得这个学生都是好的。我自己给学生经常讲,你要知识增加,学问能够进步的话,三个字,第一多读,第二多听,第三个多聊天。

许戈辉:多读、多听、多聊天,好。

厉以宁:一聊天,我自己的不足也显示了,别人懂的我也知道了。

解说:采访厉以宁,调研、实践是经常出现的一对关键词,几十年来,厉以宁每年都有大量的时间奔波在路上。就在这期节目播出的十多天前,85岁的厉以宁还刚刚出了一次长差。

郝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老师每年都要去全国很多地方去调研,这个对于体力上的要求恐怕,这真的是让我惊讶的地方。

李其:厉老师那一年带着我们几个人,一起去湖南调研,一调研就是半个月,当时看那个面包车记了一下公里数,一共是1900多公里,应该是接近2000公里整个。

滕飞:2007年初的时候,我跟厉老师去过好几次固原,那个时候你像厉老师1930年的,76了,也是当时天寒地冻,在黄土高坡下着鹅毛大雪,然后我们走村串户拿着调研问卷,然后去那些农户家里面,回民家里面去做相关的一些家庭的入户的调研,然后回来进行这种数据的整理,然后再形成我们的这些理论的文章。

王福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来光华之后遇见了厉老师,然后才发现其实经济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就是不是说像西方那样的,我靠模型去解答,其实是也必须是跟中国国情相关的,相结合才可以。

陈骐:前段时间我刚跟老师调研回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老师能通过他们汇报,看到一些点,抽丝剥茧存真去伪,或者把他们那种比较偏向性,或者偏大的一些东西把它还原成事实的真相。

黄涛:因为有时候走过路过说不要错过了嘛,但是很多人是错过了,如果你自己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丰富的一种体系,有一个关于世界一个清晰的,一个架构和认识,那样的话每一次走过路过的时候呢,他就会找到自己的论据,找到比如说启发自己新思路的东西。然后每一次像调研的话,你像他的后来提出的很多的东西也都是,比如像土地流转啊什么这些,都是与他在那个去农户啊,去政府进行调研啊什么的,然后他能很快的把握出其中最重要的东西。

厉以宁:我现在可以自己这么说,除西藏以外,全国所有的省份,大部分地级市都到了。举个例子,在内蒙的一个市,带了政协的调研组去了,他们去开会,就念稿子,我听了两回,你别念了好吧,稿子都已经发了,你就讲吧,就讲不出来,而且还嘀嘀咕咕地说,都预演过了,怎么又不能让念呢?结果那个旗委书记就讲了,我来给跟你讲,不要稿子。那我们县里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讲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25岁以上45岁以下的,留在农村中的男的,一半是光棍。没女的了,找不着对象,因为村里的一些女的,到外头去打工了,歌舞团招走了,服务员招走了,但这个是个问题呀。那这种情况,你写稿子他不会写的,要听他讲,所以我愿意跟人家多聊天,在下面调研的时候,感觉别念稿子了,稿子我们带回去看就行了。

许戈辉:我看到您的学生也是现在咱们光华的院长,蔡洪滨院长,他在他的文章里面也提到,他说当年和您一起对这个林业体制的改革进行调研,他说他得到最深刻的体会呢,就是长期在国外留学的这些学者,必须得回到中国来,踏踏实实地做这些工作,说不能闭门造车,在象牙塔里边做学问,他说这个厉老师告诉我的就是,必须得结合中国的国情。

厉以宁:对,这个是对的,这个我对其他学生也都这么说的。就是你在国外留学,如果放暑假,放寒假你回来走走,你看到每年的变化,对你的学习是有好处的。因为你毕竟是学经济学的,你假定学自然科学,那我说我不懂,因为我不是内行的,但从经济学的角度,一定要有实践经验,而且有中国的实践经验。

解说:30年的1985年,北京大学设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厉以宁担任经济管理系的系主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也从此刻诞生。

李其:他1985年之后呢,开始做这个光华的,那时候刚刚开始是系主任,后来变成学院院长,做了很久,一个杰出的领袖和一个一般的管理者有什么区别,一般认为他们的一个区别就是,杰出的领袖不挑员工,遇到什么样的员工他都会善用,这个下属啊,实际上是每个人都会不同,就跟那个十个指头,有长的有短的,有粗一点的有细一点的,他呢,会根据每个不同,这个同事的情况,他专门天天操你的心,这个是很难得的。

江明华:我终生难忘的一个事情就是说,我经常讲厉老师给了我的这个学术生命,我在这个1993年以前,没有任何一个铅字东西的这个发表,当时这个厉老师可能有一次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江明华这个没有做任何的科研项目,当时这个时候来讲,他有一个机会可以推荐一个人去参加全国人大《期货交易法》的起草,他推荐了我,他知道我没有事情做,推荐了我去,这是相当大的一个冒险的一个行动,因为你想一个没有任何研究背景的人,去参加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他会给这个项目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呢?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但是对我来讲的话,我好像是有醍醐灌顶的那个一醒,我觉得这是厉老师在点醒我。

李其:厉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们任何人,完了呢,但是他会告诉你,你那个事儿怎么样了,他会经常地关心你,问你进展的怎么样了,当然这里面必须提还有这个师母,师母呢也是厉老师很多事儿,实际上是他们两个人,一直一起操着所有人的心,有些话厉老师直接说吧,不方便的话,师母找你说。

厉以宁:经济人也要做社会人 否则失去进光华的意义

许戈辉:一直以来,光华都立志于把自身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而提到商学院通常最直观的理解就是,那里培养的是社会精英,是大公司的高管、企业家,是最会赚钱的人。那么对于这些看法,厉以宁这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创立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厉以宁:不要仅仅做一个经济人,也要做一个社会人,要各种考虑,不一定每一件事件,都是最大利润,最低成本做事。光华管理学院,对这个进来的学生的教导,包括MBA、EMBA都有一点要把公益事业放到首位,如果是忽略了公益事业的话,这样的话,一个人仅仅为了个人发财,这样就失去了进光华的意义。

郝阳:挣多少钱对于你个人的幸福,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你要做有意义的工作,这是老师对我们的非常明确的要求。

王福晗:我跟郝阳师兄我们俩也聊过,就老师关心的问题,有明显的这个脉络,就一脉相承的都是,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市场经济,需要明确的最基本的问题,最最基本的问题,怎么让经济更好从而让国家更好,人民更幸福。

李其:前几天开这个中国热点经济问题的研讨会,那个会呢是在办公楼礼堂,完了厉老师又在上面给大家作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报告,那个场景让我百感交集,有点儿像昨日重来,因为30多年前,就是在那个同样的场景,厉老师坐在同样的位置,我们围满了人,窗台上都是人讲台上也是人,听厉老师讲中国经济改革,当时也没有想到,中国30多年改革会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我们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超出了当时的想像。

第二呢也很享受厉老师的声音,厉老师的面容,我们自己觉得和30多年前没有什么变化,要问我有什么心愿的话,我就希望10年以后20年以后,还能让我有机会再去办公楼礼堂,再接着听厉老师给我们再接着讲点儿什么。

[责任编辑:孙雨萱]

2015-11-29名人面对面 厉以宁——经世济民一甲子(下)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11/29/6228d402-14d3-4c18-96c9-e8b339896a06.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