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铁列克提战俘袁国孝:苏联入侵中国战争的唯一幸存者


来源:凤凰卫视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铁列克提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巴尔鲁克山西部,边塞苦寒这里终年人迹罕至,2008年的一天,一个农民从万里外的河南赶来登上了这里的一座无名高地。一别四十年,我生死两茫茫这也是发源地,一心就

1969年8月,苏联边防前哨发现,中国部队向边界迅速聚集,在观测到中方的异常调动后,苏联边防战立即进入警戒状态,紧急在前沿哨所修筑了掩体,两辆装甲车被悄悄部署在侧翼,对于苏军的精心准备,中方一无所知,随着大战的风声日紧,政治学习反而越发密集,中俄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及政治口号,战士们背得都烂熟于心,朗朗上口。

袁国孝:我们被苏联侵占,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法国6个江苏省,12个捷克斯洛伐克,誓死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绝不让侵犯,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解说:那段时间,袁国孝边防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三天天”,早晨“天天”读毛主席语录,晚上“天天”听广播,而“天天训练”只占了一小部分时间,对于新兵们而言,他们都是在抵达边防战后才学习射击,作战中将要用到的枪榴弹袁国孝也只学了3天,临战前一想到即将上阵杀敌,小伙子们兴奋得打了一下午篮球。

袁国孝:我怕你啥,那谁怕谁啊,你的个子大你的目标大,咱站两下他不能站起来一下,咱趴两下他也不能趴倒一下。

陈晓楠:这是你们对他们的全部的想像和了解,就是觉得他们个子大,所以他们一定好打。

袁国孝:好打,只有想胜利没有想失败。

解说:1969年8月13日凌晨2点,袁国孝和战友顶着新疆夏夜的寒意悄悄启程,随行的还有10位记者,到达预设阵地后袁国孝和同乡战士尹清启新影厂记者温炳林负责无名高地的东北角,这座石山寸草不生,既无自然地貌做掩护也无法挖掘掩体,袁国孝和战友只能趴在碎石上静静等候,上午7时许天色微明,苏军一架巡逻机突然出现在中方阵地上空,看到这一墓记者温炳林顿时眼前一亮。

袁国孝:他说你看敌人的飞机过来了,小袁你站到这个位置上,小尹你站到这个位置上,我站的位置高一点,尹清启站的位置低一点。

陈晓楠:拍一个英雄形象。

袁国孝:温炳林做了四句诗,横眉怒对新沙皇,赤胆忠心保边防,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保边疆。

解说:然而就在温炳林按下快门的同时,直升机上的苏联士兵也拍下了“入侵毛派分子”的人数和装备,9时许中方11人的巡逻队率先走进开阔地,前方突然出现三辆苏联军车,进巡逻队包围,紧接着密集的枪声响起,巡逻队的领队裴映文颈部中弹,时年37岁的裴映章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老兵,他原本希望这次巡逻可以为他的军人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袁国孝:他已经转业了,光请客请两个月,8月13号走。

陈晓楠:他应该就是那一天,他应该是就是转业。

袁国孝:可是他有一个老朋友跟他说别走了,听听消息吧,铁列巡逻队执行任务他听说这个消息不愿意(走),非得参加巡逻,结果第一枪打中的就是他。

解说:直到战友倒下,袁国孝才真正感觉到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他的想像,有着重型武器的苏军没有给中方士兵任何肉搏的机会,数辆装甲车挟着猛烈的炮火快速突进,空旷的阵地瞬间变成了血腥的屠场,袁国孝慌忙朝着装甲车打出第一发枪榴弹。

袁国孝:我对它不是很熟悉,枪榴弹这个东西瞄准度难得很,放了一枪也没有打中,看着这个枪落的位置,离他的这个装甲车还都远着呢,当第二发炮弹装上还没发出去,这个肩膀上一沉,我辈打了一枪,打到这个地方了,都不知道疼,根本疼都不知道疼。虽然不知道疼,就是胳膊不听使唤了。

解说:袁国孝费力地装上第三发枪榴弹,还没等他击发耳边只听一声巨大轰响,他瞬间失去了意识。1969年8月13日下午,当袁国孝从昏迷中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一列火车上,和他并排躺着的是被苏军第一枪放倒的巡逻队队长裴映文还有记者温炳林和战友景长雄,这三个人都身负重伤一息尚存。

袁国孝:我穿四个褂子全部被血染红完,就这个袖子没有血染红,景长雄流血也很多,人一流血就渴得很,景长雄说,他说同志给我喝点水,温炳林说,他说小伙子不要叫同志,要坚强一点,宁渴死不能要东西。

解说:火车靠站后,袁国孝被抬到苏军医院接受治疗,期间除了医护人员,每天还有大批苏联记者举着相机,争相围观这命被俘的“毛派分子”。

袁国孝:那个时候,我的个子也很小,个子又小又瘦,就像一个小孩一样,我虽然是一个17岁的一个青年,但是我的形象是代表着六亿五千万人民的形象,如果坚强,是代表着六亿五千万人的坚强,如果我的这个软弱给中国人丢脸,那单子就盖到这个地方,万一有照相的一来,就把头一蒙,照相一来蒙住,蒙头不让他照。

解说:被俘期间,袁国孝并未遭受想象中的酷刑折磨,一名苏联军官曾审问过他几次,问他叫什么名字,想不想家,参军是自愿还是被强征,袁国孝牢记军令对苏军的提问一概不答,也对自己的命运做了最坏的打算。

袁国孝:拉出去枪毙这是最大的,最大的便宜,最划算了,怕回来,回来丢人,在刑场上丢命是英雄好汉,光荣,当战俘是耻辱,在那你身不由己也没办法,你想死也死不了,想回也回不来,每天脑子就是想,我不能软弱,要坚强。

陈晓楠:事后袁国孝才知道当时战斗的具体情况,那一天苏军准备非常充分,出动了10辆装甲车,300余名步兵,而中方的增援部队没有能够及时到达,在巨大的兵力火力的差距之下,铁列克提之战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四个小时之后,战斗结束,中方25名战士以及3名随军记者全部牺牲,在火车上一息尚存的温炳林、景长雄和裴映章,后来也全部都不治身亡,所以袁国孝是唯一的一名幸存者,苏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为了证明“毛派分子”曾经“入侵”苏联,他们带走了19具中国军人的遗体,而为了避免再度发生大规模冲突,9月8号,苏联总理柯西金和周恩来进行了会晤,双方达成了维护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的临时协议,9月18号苏军把遗体交还,时值盛夏,遗体都已经高度腐烂,而且身上也缺乏证明标识,根本就难以辨认,由于苏联翻译误以为袁国孝姓李,所以大家猜测唯一的幸存者可能是排长李国贞,几天之后新疆军区为牺牲烈士,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袁国孝”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在托里烈士陵园,人们还专为袁国孝修建了一座墓碑。

解说:1969年9月23日,苏联士兵强行为袁国孝换上苏联西装和尖头皮鞋,并告诉他可以回国了,一路上袁国孝心情复杂,然而当国出现在眼前时,所有的紧张忐忑全都被他抛到了脑后。

袁国孝:一下车他往前一推我,我就往这跑,我认识一个人,我没有走到国门那,我就叫他李参谋叫个李字,他就摆手,他就给我比划,示意我赶紧把衣服脱了,我一只脚站到苏联,一个脚站到中国,脱了衣服,后来脱的还剩一个内裤。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二 22:00-22:35 

重播:周三 03:25-04:00 15:40-16:15

[责任编辑:汤翩翩 PV029]

责任编辑:汤翩翩 PV029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2015-11-24冷暖人生 喋血铁列克提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11/24/dbb05157-27cd-4b13-8719-6e7736e64805.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