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派密使到北京 60年代曾拟“六项条件”欲和平统一
2015年11月09日 15:07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2015年11月7日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海峡两岸分制66年来双方信任最高领导人在这一天实现举世瞩目的第一次直接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瞩目阶段性成果,不过这个历史时刻发生的地方不在大陆也不在台湾,而是在第三地新加坡,为什么?因为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地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事访问新加坡,两岸领导人在这里会谈,不计主客之分,体现平等,而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和大陆台湾长期的持密切关系,历任新加坡的领导人跟两岸的领导人有非常特殊的个人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早在1993年两岸公开进行的当时最高层次的会晤首次汪辜会谈就在新加坡登场,这一次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的时刻,让我们首先回望22年前海峡两岸的那一次世纪握手。
贾亦斌拜访南怀瑾冀搭建两岸新密使平台
解说:这是让所有中国人对为之感慨的一天,隔绝台海两岸38年的铁幕终于拉开,百万离家的游子也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但是台湾所有公职人员仍被排除在外,面对大陆递过来的橄榄枝,台湾官方依旧坚持“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其实早在一年前华航劫机事件发生后,国民党的“三不政策”就已濒临破产。
视频片断:记者从中国民用航空局获悉,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播音747货机机长王锡爵机长
解说:这架华航的播音747本是要从泰国曼谷飞往香港,但却被机长,原台湾空军U2飞行员王锡爵劫持飞来广州,王锡爵本人要求回大陆定居,但飞机上还有另外两名机组成员和100吨货物需要送往台湾。
王锡爵:我还有好几年可以飞,假如我能够有机会的话我愿意为中国民航服务。
解说:无奈之下华航只得委托香港国泰航空居间协调,最终由中国民航局出面与华航在香港进行为期四天的谈判,由于当时华航实为军方所有,这次谈判也被视为两岸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官方接触。
吴小莉:1988年国民党元老前CC派首脑陈立夫率领了30多位国民党的中央评定委员发布联合公报,呼吁国共两党应该着手建立互信,将来以文化统一中国,在当时的历史氛围当中这种呼唤相当震撼,具有前瞻性,不过台湾的政治变化很快让陈立夫的构想无从执行,1988年之后台湾结束了戒严,解除党禁国民党不再必然是台湾的政党,两岸和谈无法像过去那样只靠国共两党的模式来进行,而且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已去,他把本土意识做大,想亲情、民族感情对于新一代的台湾领导人来说感染力大减,两岸的关系需要走向一个更正式化的渠道,有更正式化的沟通机制。
解说:香港的半山苍翠幽静,素来达官富贾云集,白加道上一栋不起眼的公寓楼曾是知名人士南怀瑾的住所,因了这层关系,这里在两岸密谈的历史上有过重要的一笔。
吴琼恩(南怀瑾弟子):李登辉在1984年蒋经国提名他为“副总统”的时候那时候跟南老师是有关系的,蒋经国曾经派当时的“总统”秘书长马纪壮到台北市信义路南老师那里去问他,李登辉、林洋港、邱创焕三个人谁比较适合,他讲林洋港怎么样,邱创焕怎么样,讲到李登辉,他说李登辉没有儿子,马纪壮说南老师我知道了。
解说:此后第二年,南怀瑾就移居美国并在1988年1月31日也就是蒋经国去世后的第17天迁来香港,但是他落脚香港还不到一个星期,一位四十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就找上了门,他就是南怀瑾当年在成都中央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当时如今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怀瑾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
吴琼恩:李登辉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他对于国民党的党、政、军他一时还抓不住,所以稳定两岸关系建立一个稳定、和平的一个环境,然后他在岛内可以解决非主流的力量。那么中共对他也有好感,也有幻想,因为他曾经加入共产党。
解说:为应对日益频繁的大陆事务,1990年10月,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简称“国统会”由李登辉亲自担任主任,并成立半官方的民间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专职与大陆接触,台海上空的紧张气氛眼看着慢慢和缓起来,1990年12月31日在南怀瑾的引见下中共中央对台办主任杨斯德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在香港南怀瑾的家中见面了,此后几年里双方往来频繁,从多年后南怀瑾的弟子刊登出来的照片看,后来出任海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当时也曾参与给密会。
王铭义:它的特殊性是来自于两岸最高当局的授权,在珠海、在澳门、最少见过三次面吧,大家相约在比如说香港的某个酒店,可能有两三天的一个闭门会议,所以我觉得这个形式的沟通类似于像早期美苏那种热线一样,它对某些安全的、危机的管控,据我了解是达到一定的效果。
解说:1991年12月6日,为对应台湾海基会的工作,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至此,两岸间的交流沟通均由海协会和海基会出面协调,两岸在隔离42年后终于建立起了通往彼此的沟通管道。1993年4月27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两位老人身上,他们就是前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他们这次在新加坡的会面被世人以“汪辜会谈”为名载入史册。
王铭义:1993年的汪辜会谈是密使小组可以讲说所写出来的剧本,两岸的政府部门,大家经过磨合经过碰撞透过两岸最高当局的一个安排跟布局才拱出这两位老先生,怎么说,唱了一出戏,那这出戏背后真正还是一个李江为主的。
解说:然而汪辜会谈的成功国共关系的亲近,在台湾也引发了台独势力的强烈反弹,当时,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施明德就曾带领十多人赶赴新加坡,在会场外散发“台独建国纲领”,抗议国共片面和谈,更让人不安的是两岸对政治议题的回避也给台海局势埋下隐患,并在两年后引发轩然大波,1995年6月,李登辉应美国康乃尔大学邀请以私人名义访问美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入境美国的台湾在任领导人,克林顿政府的破格批准让高悬在台海上方的火药筒一触即发。
江泽民提八项主张对台政策定下新基调
解说:1987年党禁开放后台湾组建的大小政党多达上百家,二十多年的民主路将台湾从威权体制下彻底解放,新党的前身为“新国民党联线”,1993年脱离国民党自立门户,其党旗、党规上“新党”两字据说是从孙中山手稿中挑捡出的,现任主席郁慕明多年来一直是大陆政府的座上客,自称追随孙中山主张民族统一反对台独,并呼吁国共应立即进行和谈。
郁慕明:新党成立以后我去北京的时候见了江主席,他就提到说干吗离开国民党呢,我说国民党的主席李主席在我们的认知上他是倾向台独的,我还讲倾向台独我还没说他是台独,把国民党的创党、建党的党发展路线是完全不同。1995年的春节,人民日报以套红的大字刊登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就两岸问题发表的最新讲话,他提出了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邀请台湾领导人在适当时机以适当身份访问大陆等八项主张。“江八点”被视为大陆政府对台政策定下的新基调,台湾如何回应决定着两岸关系的新走向,当时还在中央社大陆新闻部工作的张荣恭,借着身份上的便利第一时间飞抵北京,回来后,他起草了一份文件,经多方修改最终形成1995年4月8日李登辉在国统会上的讲话,即后来人们所说的“李六条”。
张荣恭:李登辉先生还特地请教了另外一位重要的人士,他在文字上做了建议就是在中共宣布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时候两岸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预备性磋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国际空间,“李六”讲的是两岸的领导人在国际场合自然见面,当时李登辉先生一直很希望台湾有正式的代表去参加亚泰经委会,可是这两个部分大陆都做不到。
解说:就在张荣恭穿梭两岸为起草“李六条”费尽心力之时,郁慕明则忙着调阅出入境管理局的档案,经过半年查证,他终于确信自己又一次抓到了李登辉的把柄,将一洗扣在新党头上“亲共卖台”的骂名,而这一次,郁慕明拿到的材料已足以证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和文监会主委郑重淑敏已在南怀瑾的周旋下多次密会大陆高官,1995年4月18日郁慕明在立法院质询时突然发难将两岸间的这一最高机密公之于众。
郁慕明:密使的来往,讨论的内容包括现在所谓WTO,包括组一个国际航空线新加坡出面三方面投资然后专门飞两岸之间的直航路线,这个现在看起来当时要谈的话,假如李先生当时继续谈下去他可能是写历史的人物啊,至于这计划是不是我破坏,事后证明根本他是心存两念。
解说:郁慕明的发难将整个密使小组推到了镁光灯下,但仅仅两个月后,却发生了一场几乎摧毁整个密使计划的外交灾难。1995年5月22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批准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问美国,参加康乃尔大学的校友会的活动,这打破了17年来不准台湾最高领导人访美的禁令,但李登辉在康乃尔大学的公开演讲却极富政治色彩,一个月后,人民日报连续四天发表评论员文章,称李登辉此举是“撕去了主张一个中国”的伪装,露出“分裂祖国的真面目”。1995年7月到11月间,解放军连续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并一度向基隆港附近海域试发飞弹,美国第七舰队也急忙调配航空母舰以备协防台湾,一时间台海局势剑拔弩张,刚刚被曝光的密使案,又遭逢此劫,居间协调的南怀瑾也自觉颜面尽失,在两岸逐渐升级的危机中密使小组虽然依旧勉励维持,但彼此间的互信已逐渐消磨殆尽。此后几年台湾局势跌宕起伏,1999年7月李登辉正式抛出“两国论”,引得台湾海峡再次战云密布,密使行动又一次无果而终,中间人南怀瑾也只好黯然退场。密使们的努力让两岸在政治隔绝中保持着脆弱的联系,但真正要构建健康的两岸关系还离不开历史的条件和领导人的当机立断。国民党在2004年的台湾大选中再次落败,原本计划当选后进行的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最终只能成为国共两党的握手,但这场跨越了60年的破冰之旅却足以令两岸回暖,高层间会晤日益频繁,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甚至民进党的高层人士也以其他身份接连出访大陆,2008年11月时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作为首位踏足台湾的大陆两岸事务首长在圆山饭店与台湾海基会会长江丙坤进行会谈,并成功启动了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邮的大三通,随后两岸在经贸、旅游、文化合作方面都不断取得突破,现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任后,三次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吴伯雄,展现了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对两岸事务的积极态度。
习近平(中国国家主席):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解说:2015年5月习近平会见继连战、吴伯雄之后第三个登陆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这次会面在重申九二共识之余双方都强调了两岸之间的休戚相关。
习近平:构划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解说:2015年11月7日两岸关系迎来历史性时刻,习近平与马英九开创性的分别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在新加坡进行正式会晤,这一场横跨70载的“先生会谈”注定牵动全球华人的心。
吴小莉:两岸之间的交往非常独特,每一次的高层会晤有其独特的政治含义之外总会多一层血脉相连的亲切感,我想此时站在新加坡的石齐平先生已经有更深切的体会,石先生你好,这次两岸领导的人的正式会晤对两岸关系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对于两岸的和平进程有什么样的进一步观察,石老师。
石齐平:回顾过去22年大概每隔多长时间就往前都一部,比方说22年前是海基会跟海协会半官方的,有官方授权,当时叫做白手套,2005年的时候国民党党主席连战先生跟大陆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先生的会晤这时候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然后再过来就是2013年,双方面的政府的机构就正式接触了,就把白手套给脱掉的,也就是大陆方面的国台办和台湾方面的陆委会又算是往前跨了一步,所以到了这次2015年两岸的领导人又进行了历史性的接触跟握手所以我们看看回顾过去二十多年,回首往尘确实也不容易,也因此让大家觉得对未来产生很多很多的期待,这个对未来的期待当然就希望两岸的领导人,从这次会晤之后就可以变成一个制度化的机制,相信这也是大陆方面跟台湾方面本来就有一个考量,当然这里面也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变数,特别是2016年台湾政局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之后,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台湾方面也好、大陆方面也好、政府方面也好、老百姓也好都能够珍惜两岸关系一步步走来相当不容易,那么共同去努力创造一个能够让两岸更多和平更好的发展,也就是一个中华民族一个复兴的大机遇,从这个大战略角度来思维,在政策上有更多灵活的空间,在理论上有很多创新的可能性,我们相信只要朝这个方面努力,方向对了总会有一天实现我们大家共同理想和目标的。
吴小莉:谢谢石齐平先生在新加坡的观察,此时此刻的新加坡举世瞩目,而就在几天前,我们才得到这场会面的机缘巧合就发生在今年的10月14日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到访广州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进行第四次两岸事务的首长会议,当晚两人夜游珠江,轻松气氛下提起了以汪辜会谈之力再促两岸领导人握手仪式,双方积极推动不足一个月居然事已成真,两岸多年来就在这一次次的偶然与必然中从天各一方到渐行渐近,每向前一步都倾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企盼与心血,先辈们所扎下的历史根基哺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新奏曲,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在两岸领导人的传承与努力之下,习马会铸就出了例外一个历史里程碑,一个崭新的局面正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两岸交流的进展犹如江水奔流大海,即是海峡万里、青山万重都再难阻隔。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21:40-23:00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