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的十年和“自然之友”的十年
2007年11月17日 20:33南方周末 】 【打印

目前中国民间组织获得和动员资源的能力还相当有限。但与大多数社团相比,“自然之友”的资源动员和获取能力已算高出许多,据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统计,1998年,全市合法社团的平均收入为26.4万元,远远低于“自然之友”。

名门之后和全国政协委员的特殊身份自然帮助了梁从诫和他的“自然之友”,尽管这是他非常不愿意看到的。“自然之友”走过的十年,如果说它有所成就,已经很难说清这是梁从诫的个人贡献还是“自然之友”的集体成功。

很多问题都是通过他政协委员的提案渠道才得以“上去”。比如说关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比如说建议首钢部分迁出等等。

这显然是中国早期草根NGO共同的特点,即由个人精英或社会名流发起而起家。这也是国际NGO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如世界最大的、经验最丰富的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最初的创始人便是英国的一位亲王,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最终走向真正的职业化组织模式。

“自然之友”就正在“去梁从诫化”,这也正是梁从诫自己的意思。他说,一个健康的组织要依靠组织本身的感召力而非个人感召力。

让梁从诫感到欣慰的是,“自然之友”经过十年发展,正在受到更多的重视。梁从诫举例说,在人大有关环境方面立法的会议中,“自然之友”作为惟一一家NGO被邀请,“而且邀请信上写的是‘自然之友’,而不是梁从诫。”

即使是这样,梁从诫目前的个人收入刚刚调整后也仅达到3000元/月。在自然之友起步的那些年,梁说,他靠文化书院每月的500元度日,是老伴方晶用退休金养着他。

在NGO做事的多是一些深怀公民责任和宗教情怀的人士。但近年来,“自然之友”的骨干纷纷流失,相继创立了自己的NGO。如何让一个组织从早期的沙龙过渡到稳固的组织,让“自然之友”更加职业化———这是“自然之友”正在探索和焦虑的。

一场体制改革正在向“自然之友”袭来,就是从招聘总干事开始。“这个改革必须进行。这不仅关乎中国NGO发展的走向,而且也关系到中国公民社会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下去。”“自然之友”的创始人之一梁晓燕说,“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NGO,‘自然之友’理应承担这个历史责任。”

如何处理和政府的关系,这一直是NGO棘手甚至最关键的问题。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赵凌、常楠溪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