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的十年和“自然之友”的十年
2007年11月17日 20:33南方周末 】 【打印

当时,中国社会对于非政府组织(NGO)的理解一片空白,连如同孩童这样的想象都很缺乏。

准确地说,当时中国并非没有NGO。正如学者王名教授将中国NGO归纳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层面——体制改革催生了大量GONGO(Governmental NGO,政府发起的非政府组织),它们自上而下地承担政府转换下来的一些职能。二是民间层面,即出于社会需要自下而上产生的大量草根组织。“自然之友”便属后者。

在“自然之友”之前,一些政府主办的非政府组织早有存在。如成立于1979年的国家级环境非政府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协会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华环保基金会等等。

据后来一些NGO研究人士分析,NGO的出现首先是环境外交的需要,如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环境大会,中国政府需要建立非官方的团体应对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国际化问题,于是在1979年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协会。其他原因还包括:为了吸引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援助、为了利用国际专家资源的需要。

编制和经费常常是草根NGO最尴尬的难题。“自然之友”最初的300元注册费是梁从诫从他做生意的亲戚手里借的。“自然之友”成立之初,并未很好地开展活动,同样有经费原因。

在中国环境NGO遭遇淡漠的背后是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而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自1980年代以后,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第三次严重的冲击和破坏。正如“自然之友”副会长杨东平所言,这次破坏,除了巨大的人口压力,高速度、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化模式等传统因素外,增加了经济体制变动、道德和文化危机、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刺激等新动因,因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严重性。

然而环境意识的淡薄远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9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梁从诫和杨东平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大学作一个有关环保的讲座,听者不足30人。

更为顽固的是,多数中国人习惯认为,环保是政府的事,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政府和专家。1995年,梁从诫无不遗憾地说过,“中国是一个没有NGO传统的国家,很少有人想到自己应当、并且可以组织起来参与环保活动。”

在这种宏大背景下,“自然之友”的出现显然是个异类。它从推进社会性的环境教育起步。

如杨东平所言,“从观众寥落的绿色讲座开始,‘自然之友’开始了不自量力的‘启蒙’。为无辜的大自然的代言是那么微弱……然而,我们深信大多数人的理性和向善之心,相信青年和儿童,相信春风和种子的力量。”

1995年9月,“自然之友”告别了“流浪”岁月,有了自己的办公地点———暂借北京某公司一房作为临时办公室。此前“自然之友”一直在梁从诫家里办公。

败多胜少的战斗

保护珍稀动物滇金丝猴是“自然之友”成立不久最鼓舞人心的一次环保事件。1995年12月初,云南环保志愿者奚志农向“自然之友”反映,滇西北的德钦县为解决财政困难准备砍伐1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生长于斯的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将面临危险。

“自然之友”立即发出“支持奚志农,保护滇西北原始林”呼吁书,并送达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经媒体报道后,这一恶性事件得到控制。这也是“自然之友”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介入具体社会事件。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赵凌、常楠溪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