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952年,血染三千里江河,183108个人长眠他乡。[详细]
朝鲜战争是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战争,但随着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介入,这场厮杀的主角竟悄然易手,其间影响直至今天。很多中国人无论支持或者反对,仍在津津乐道于这次反客为主,并阐发出无数意义。然而,作为战争中“应该”的主角韩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以下的几段简短的采访虽未必有普遍意义,起码可以为很多仍停留在臆想和偏见层面的讨论,提供一些冷静的参考。[详细]
《断刀——朝鲜战场大逆转》是凤凰卫视推出一部反映朝鲜战争的力作。在军史解密档案和与外方交换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独具匠心的创作,展示出一段激荡人心的铁血战争史。
本片鲜见地同时引用交战双方的史学资料,多层次、多视角地准确反映出当年的历史真实。节目中既有中美两国领袖的决策碰撞与将军们的斗智斗勇,也有普通士兵在生死战斗中迸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与浩然精神。
1950年10月12日,一份标志为4个A的紧急绝密电报被机要部门送错了单位,电报中的内容正是即将首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出发时间、路线、方式和在朝鲜战区的集结位置,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虽然后经查实有惊无险,还是让负责领导十分恼火。[详细]
上世纪50年代初,志愿军第38军部队和兵团主力一起秘密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此时,联军攻占了北朝鲜的首都平壤,洋洋得意。中国这些在国内战争中经验丰富的官兵,此时却发现自己闯入的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因为必须依靠黑夜来掩护,情况十分紧急。初战的实际情况显示,匆忙进入朝鲜战场的志愿军,遭遇的是和国内战场上完全不懂的陌生对手。联军的优势不仅仅是完全制空和强大的火力,还有依靠机械化的快速机动,先进的通信联络保障,十分充足的战场物资补给,这使得中国军队,暴露了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显示出了他们对这场标准现代化战争的明显不适应。[详细]
从数据统计来看,对中国而言,朝鲜战争实在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经济上的付出难以估算,政治上又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对立,伤亡人数还远大于美国,甚至错失了收复台湾最好的机会。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中国却没从朝鲜得到一分钱、一粒米、一寸土地。但把目光移到战后,我们会发现,朝鲜战争使中国军队拥有了对抗强敌的信心,恢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更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但在这背后,中国也不得不为西方的遏制付出代价,[详细]
中国军人一过江,就立刻陷入到了朝鲜半岛漫天的战火之中,成为被对手空地一体垂直打击的目标,眼看着部队在朝鲜处境艰难,毛泽东那几天的电报当中充满了焦虑,然而马上就要进入战斗的志愿军却发现原定的的作战计划已经“胎死腹中”。很多官兵日后回忆说,紧张上阵的他们可以说对即将较量的对手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匆忙踏上朝鲜土地的中国军队能完成领袖的期望吗? [详细]
虽然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在战斗当中已经发现作战对手变成了不会说朝鲜话的中国士兵,但是坚信中国人不会出兵的美国人,仍然没有改变向北迅猛前进的作战计划,对阵的两军都拉开了决战的架式。而就在此时,发生的被美国史学家称为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朝鲜战场上被挖出一个大陷阱,猎物正被引诱着一步一步地往里面跳。 [详细]
时至今日,国内的某些人还在讨论抗美援朝战争该不该打,这场战争打没打赢。不可争辩的事实是,始于1950年6月25日的朝鲜战争可能是平局,而对于中国来说,始于1950年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历史性的胜利!正如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所说的:“它雄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详细]
1950年11月24日,朝鲜战场上的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再次挥出了他的“快速而锋利的战刀”,东西并进的铁钳攻势要将北朝鲜人民军和被认为仅有数万的中国志愿军,合围在鸭绿江以南的武坪里一带。美军部队已经开始计划返回日本的胜利阅兵的时候该穿什么服装了,而北京毛泽东的预感似乎出奇的灵验,一场悲剧不幸被他言中。对担任联军第8集团军右翼的南朝军第七师来说,灾难也正在降临。[详细]
朝鲜战场上,南朝鲜第二军团,突然土崩瓦解的结局,使得在西线进攻的第8集团军右翼露出了巨大的缺口。意识到重大危险的美军西线指挥官沃克将军,立刻调兵遣将恢复被打乱的部署。但是这一“亡羊补牢”的举动,后来被美国学者用了一个很夸张的举例来形容。不想让一次战役我进敌退的失误,再次出现的中国军队,上演了一场大穿插敌后,断绝对手后路的冒险行动,然而担任奔袭任务的整整一师军队,却在大山当中神秘失踪了。 [详细]
中国地图的形状像是一只公鸡,而朝鲜半岛像是这只公鸡脖子下的肉垂。这个肉垂对中国安全极为重要。任何一个对中国持有敌意的大国占领半岛,都会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半岛与中国东北相邻,经过辽西走廊,就到了首都北京的门前。在海上,朝鲜半岛是渤海和黄海的屏障。当朝鲜半岛被控制在一个强国手中,中国在近海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渤海和黄海有被封锁的可能。[详细]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志愿军在出征之前,国内就在担心装备落后、补给不足的中国军队能够打得过二战的胜利之师美国军队呢?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会不会引起美国向中国宣战呢?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呢?中国军队凭借着两条腿战胜了美国的汽车轮子。[详细]
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期间,美军在东西两线分头前进的态势,让北京的毛泽东,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战略构想。他命令彭德怀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进攻,分割包围两边的敌军,期待一仗就能把朝鲜土地上的对手几乎一扫而光。然而,志愿军,也很快意识到,拥有强大火力和空中优势的美军,并不是当年国内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虽然自己兵力占有优势,但是火力却几十倍落后于对手,这决定了担任包围圈封口任务的中国士兵,和冲撞过来的强大对手展开的必定是一场惨烈的战斗。[详细]
马鼎盛:国内一些人一直认为,中国有今天的国家地位是打仗打出来的。但我的看法是,一个国家的强大和打过什么仗没有关系,国威不是打出来的。德国在二战中战败,但在今天仍然获得了世界的尊敬,那是因为它肯认错,经济也发展得好。许多人经常提到血肉长城,认为这是解放军制胜的法宝。我个人以为这是对人民战争的误解。人民战争的核心是全民一心,是打人民要打的战争。其中,人心的向背至关重要。[详细]
面对退路被堵,美军上下都认为只有杀开一条路。五角大楼的将军认为如果进行任何妥协,后果将是“其他人就会开始摆布我们”。但一切的前提是取决于,美军是否能够撤得出来。麦克阿瑟完全没有料到,几天前踌躇满志的“圣诞节攻势”竟然会变得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为此他紧急召开了一个后来被美军和日本的军事专家称为是“最奇怪的会议”。对此时的美军来讲,突破志愿军的封锁就打开了生路,这些在二战当中战绩显赫的王牌部队,向对手打出了钢铁的拳头,松骨峰阻击战随即爆发。[详细]
就在中国志愿军官兵在1950年11月最后一天的朝鲜山地上,向对手扔出一枚枚手榴弹,甚至是石块的时候,也许还并不知道,他们的战果正在震荡世界。不管是从华盛顿、东京,还是从千变万化的朝鲜战场看来,11月底的那几天,飘荡着被美国列为开战以来令人沮丧的气氛。一直随军报道的路透社记者在报道当中第一次借用形容股市暴跌的词“黑色星期三”,来形容联军攻势突然遭遇志愿军打击,而受挫的日子。对杜鲁门政府来说,朝鲜战争现在是一场抢救行动。[详细]
在中共积极准备攻打台湾战役的同时,金日成也在加紧进攻南方的战役准备,莫斯科则大大减缓和压缩了对中共的军事援助,转而支持朝鲜。就在粟裕拿出台湾战役的作战方案后两天(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迅速作出反应。6月27日杜鲁门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借机进驻台湾海峡。此举表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出现了根本转变,也彻底中断了中共解放台湾的战役。[详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年过去了,这场战争还在持续,时事评论员马鼎盛认为,60年以后冷战已经结束了,但是西方集团还是在此形成一个冷战的格局,也就是美国和南朝鲜作为高度军事同盟的国家,北朝鲜作为一支孤军,中国只是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支持。[详细]
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与斯大林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年6月25日,朝鲜半岛战争爆发。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派出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中,这场备受争议的战争,究竟有怎样不为人知的幕后真相。这当中,中国出兵朝鲜和中苏结成同盟,有什么直接和内在的关系,面对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的危机局势,当时作为同盟国的中国和苏联所采取的对策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对于中苏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详细]
10月25日是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几面日,窦文涛,梁文道和许子东凤凰卫视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曾独家评论抗美援朝,梁文道披露,当时麦克阿瑟野心很大,他一直是主张直接跨过鸭绿江打中国,但是是美国政府制止了他。许子东则说,《集结号》剧情或有彭德怀的影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