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盛行“绿色房屋”中国人何时清醒
2008年09月26日 17:49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建筑] [周瑛琦] [筑梦天下] [环保]

周瑛琦:大家好,我是周瑛琦,是不是有点被刚才的画面给吓住了?其实看到这样并不令人愉快的画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蛮堵的;然后我就觉得很奇怪:我们明明讲的是建筑故事,为什么一上来放的是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片子?有没有搞错啊?导演告诉我:没搞错,其实呢,这集节目是这样这样的。哦,我就明白了,没错,我们这一集还是讲的建筑故事,而且是比较特别的建筑,至于它是什么,在这里我还是要继续卖一个关子,我们先去看一个人,许多观众应该都知道他,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解说:阿尔·戈尔,美国前副总统,2000年竞选美国总统以微弱劣势负于乔治·布什。戈尔注重环保,于2006年推出了自己参与制作和演出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大回响,该片讲述了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深远影响,在第79届奥斯卡获最佳纪录片,而戈尔本人也因对环境事业的贡献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周瑛琦:看完这部片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戈尔太能说了!这部片子拿了奥斯卡纪录片奖,其实他完全能够去角逐奥斯卡影帝!正是凭借这部纪录片,戈尔名利双收,在政治舞台之外开辟了新领域。可我还是有些好奇,一位美国政客,怎么会想到要投身于环保事业呢?戈尔在他的片子里,将此归因于威胁到自己小儿子生命的一次车祸,正是儿子的大难不死,让他重新开始审视世界和人生。

政治人物的话不一定要全信,但从家庭升华到人类的生存家园,戈尔片子的这一段,还真是一个不错的看问题角度。同样,中国著名影帝李连杰,在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海啸、差点一家人分离之后,对生命、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有了重新的思考,从而开始了自己的慈善生涯。我们今天节目将要说的,也跟这个话题有关,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窝”、每天都要与之发生关系的房子,切切实实也跟环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石头房子和环保有关系吗?听上去有些难以想象吧。

它们使用了这个世界40%的能量,释放50%的温室气体,这并不是我们驾驶的汽车所造成的,而是我们工作、生活,居住的建筑。往往在建筑设计的时候,有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环境这个问题。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将怎样面对环境的压力?作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每两年,中国都将增加相当于巴西的用电总量。每年都会有1500到2000万人从乡村迁往城市,这是一个人类史上巨大的城市化过程。

RedtoGreen:中国将为4亿人建造新屋,在未来的12年里。如果我们把美国打个比方,就意味着,要在7年时间内重建所有的房屋,在他们重建后,它们将失去所有的土壤。这就意味着一个没有能源,没有食物的城市。

北京清华大学教授江易:在中国,一些人变富了,对于那些有钱人,他们会说,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生活标准。他们从美国,西欧学到一些东西。修建了相似的别墅,用着相似的空调和热水。消耗着差不多的能量。现在这些有钱人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这样,中国13亿人口,那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可以试想一下。

周瑛琦:人类社会越来越发展,对房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但如果我们的房子一直只考虑人类现在的居住环境,那么地球的未来可想而知将会是非常可怕的。于是人们提出了“绿色房屋”的概念。

解说:“绿色”代表了自然、生态、生命与活力,贴切而直观地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内涵。那么绿色建筑包括这么几个要素:一是节能;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也就是说只有无污染、能耗小、舒适性高的生态节能建筑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建筑。来看看下面的15个建筑,它们不仅时尚、现代,拥有最摩登的外观,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绿色建筑。

周瑛琦:绿色房屋目前更多还停留在概念的阶段,只有将它大范围的普及才会切实减少我们的环境压力。全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家庭开始选用绿色房屋,比如说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不少居民就开始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他们的住宅有雨水蓄水系统、太阳能电板和生活垃圾循环再生系统,也就是说,这些家庭的用水、用电基本可以自理,甚至能够把多余电力输回悉尼市电力系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中国13亿人口都可以在这种模式下生活,能为中国省下多少资源,像这样的家庭和社区,在全球开始陆续增多,下面我们就去伦敦看一看。

伦敦需要50多万间房子,南伦敦正在开发的这批新房显示了伦敦将如何在不占用绿地和消耗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建房指标,房屋的建筑材料、能源以及垃圾处理等设计,都以减少对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需求为原则。

生化区发展公司经理:如果地球上每个人消耗的能源都跟伦敦人一样,那我们就需要三个地球的资源来维持了。因此,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想做的事就是,怎么在伦敦市区让生活过得品质高,但实际上又把资源消耗降低三分之二。

每家的电力和取暖都来自于太阳能,沼气室和通风帽组成的混合装置,通风帽用于吸引风力通风,产生的不新鲜空气用来给房子取暖,不少窗都装上太阳能板,这些窗户朝南,以便最大限度吸收阳光来发电。

这些房子都是在老的污水区上建的,用五米厚的墙隔绝开,房屋设计中用了最先进的节能技术,每套房价却相当于传统房屋。由于屋内通风良好,又可以节省能源费用,房子都已卖掉。

一个标准的英国冲厕,每次都使用消耗9公斤水,统计起来英国每天要消耗20亿公斤水,这个冲厕叫PROPDAIR冲厕,它用1。5公升水跟压缩空气一块冲厕,英国家庭用它的话,每年可节约水费200英磅。加里发明的厕所跟传统的厕所比较测试,它的外观跟传统厕所几乎相同,为了溶蚀。加里在厕所扔了很多废纸,把盖子盖紧后,按下按钮,废纸就被冲掉了,空气压缩机所需的动力,可用电池供给。

周瑛琦: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加里一样,把环保意识贯穿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那地球就谢天谢地了。在中国,有一个被誉为“中国环保第一村”的文斗苗寨,它不仅有几百年的林木经营历史,而且在那里还保存着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环保古碑,也就是说早在乾隆年间,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有了环保意识。悠久的环保历史,让这个苗寨至今都沿袭着先人的传统,并以独特的古代少数民族生态环保文化而享誉于世。不幸的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火,以及火灾后的重建,考验着这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经过两年多的重建,当地村民在废墟上建起了80多栋新房屋,尽管大多数新房还保留原有特色,但仍有两户村民建起了与原有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的半钢筋混凝土半木质楼房。一个村寨的重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在保持原貌与享受现代文明之间,文斗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些建钢筋混泥土房屋的村民,他们希望生活质量提高,希望生活条件改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钢筋混泥土”建筑大量进入这个村寨,那么,“中国环保第一村”真的就名存实亡了,幸运的是在文斗村,大多数人还是有相当的环保意识的。经过惨痛的经历之后,中国人已开始清醒。在北京清华大学,有一所破破烂烂、很不起眼的建筑,可别小看这栋楼,它里面可是大有乾坤,一起去看看。

下一页 设计师造出的稀奇古怪的房子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