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5月2日《皇牌大放送》节目:青春无量――五月四日记忆
“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晨报》1919年5月5日《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
这篇发表于1919年五月五日的文章,成为媒体目击五四的“第一手稿”,而就在记者被壮观的学生队伍吸引时,北京门头沟妙峰山上,正人潮涌动。在熙攘的人群中,一位名叫芮恩施的美国人显得神情落寞。这位美国公使,此时正为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态度感到愤怒。他在日后的回忆中称:“一群学生在使馆门口出现,宣传要见我,那天我不在。后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游行示威,是展开学生运动的第一步,这学生运动创造了历史……”
这群创造了历史的学生,此时正在天安门前聚集,而这创造历史的第一步,却是从故宫东北角的沙滩红楼迈出的。
1919年5月2日,林徽音的父亲林长民在《晨报》发表《外交警告国民书》,通报巴黎和会失败,文章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当晚,蔡元培召集北大学生开会。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做出决定:串联北京各高校,借五七“国耻纪念日”集体罢课示威。
5月3日,邵飘萍到北大演讲,学生们当场议决,将原定5月7日的游行提前到第二天,也就是1919年5月4日。
1919年5月3日晚,北大北河沿法科礼堂内情绪激昂,邵飘萍、许德珩等人慷慨演说之后,一位不满18岁的少年刘仁静,当场掏出一把小刀,要在大会场上自杀殉国,而另一位法科学生谢绍敏则愤然断指,当场血书标语,会场气氛瞬间被推向高潮。90年过去,当年的青春热血已凝结为底片中的黑白光影,留给我们这样一幅熟悉的画面:一群学生走上北京街头,手中高举着一幅醒目的标语——“还我青岛”。
1897年11月14日,清晨薄雾中,胶州湾的海面上隐约出现了一片黑点,随后,十几艘以“补给、休息”的名义靠岸的德国海军驳船,720名德国海军陆战队员从栈桥登录青岛,驻防胶澳的大清海军友好的接待了他们。
四个月后,1898年3月6日,李鸿章、翁同龢与德国公使在北京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这不仅使威廉二世轻松拥有了远东的唯一殖民地,也令即将40岁的康有为等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6月2日,康有为发起的戊戌变法改革方案出台,在德军登陆后的190多天里,德占胶澳事件,在一群以康有为为首的并无多少政治背景的知识分子手中,形成一场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改革运动。
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宣布维新。9月21日,变法失败,六君子遇难,而此前一天,标榜“外祸亟,吾策行矣”的康有为一个人消失了。死里逃生的他并不知道,戊戌变法会有一丝星星之火尚存,那份由梁启超起草,由他审定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将为21年后一场同样因青岛而起的“五四”运动输送血液,而他自己的命运也将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
下一页:读书人面对“合约”已经学会独立思考
相关新闻
编辑:
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