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侨领庄世平的传奇商业人生
2008年07月01日 14:08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1979年2月22日凌晨,香港跑马地荷塘道4号的一间公寓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来自广东汕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刚刚发出了一份1300字的电文,向中央建议在广东设立"出口加工区"电文发出后,他一个电话打到了香港,这通深夜来电,敲响了中国改革放设立经济特区的前奏,而接电话的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庄世平。

2007年6月2日凌晨,中央银行名誉副董事长香港南洋南业银行创办人,庄世平在香港去世,享年96岁。一声行事低调的他,在出殡这天,极尽哀荣。

潘江伟: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团体,进行追悼、公祭。

爱国侨领庄世平先生

香港几乎所有的名人都送来了挽联,中央政府的领导人贾庆林、曾庆红、李瑞环、成思危、廖晖等等,都发出了唁电。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处主任高祀仁,以及香港富商李嘉诚等参加了公祭仪式。

行政长官曾荫权等特区高官也前往灵堂致祭。董建华,高祀仁,林兆枢、李嘉诚等还亲自为他扶灵。

董建华: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一个人,我们很钦佩他。

林兆枢:我代表的是国内3000多万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五为老人家送行的。一老功勋邦国重,万人追仰惠泽深个,这是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庄世平题写的挽联。

庄世平的离去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他究竟走过了一个怎样的人生轨迹?

为抗日筹募资金,输送物资

吴小莉:庄世平,广东潮汕人,早年在泰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筹集资金,输送物资。1949年后,他在香港创立的南洋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封锁新中国的年代里,曾经是中国经济建设很重要的外汇来源。

一年前庄世平在香港去世,中国政府的多位国家领导人都发出了唁电,而更让人感动的是,追悼会当天还来了很多连家人都不认识的普通香港市民,他们坐满了会场上的楼上和楼下,更有几白人追随灵车一路送他到了深圳大鹏湾的华侨墓地。

是什么样的人会受到香港社会如此深厚的爱戴?会得到中国政府如此隆重的礼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

1911年,大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最后一年,这年的春天,庄世平降生在广东普宁一个大户人家。庄家在中国沿海一带以及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经营钱庄和侨汇。如果生在国泰民安的年代,也许庄世平会接手家业,当个富甲一方的钱庄老板,中学毕业后,他辗转上海、北平求学,最终考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大学主修经济,然后中国当时的积贫积弱,让庄世平无法独善其身,时局的变迁更让他意识到,富裕的生活不能实现他救国的梦想。

廖琪:从小他是有一种大志,他的家庭是一个书香世家,他偏偏喜欢参加一些活动,他比较喜欢接受新思想新的理念,是这样走过来的。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国民政府始终按兵不动,和当时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庄世平也走上了接头,声援抗日连军,对国民党政府感到失望的庄世平,开始思考新的救国之路。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庄世平终于等来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消息。但此时他已然在泰国,当时黄声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在曼谷创办一所华侨学校。

庄世平:这几个人都是同乡,到现在知道,除了许宜陶不是共产党员,黄声、马仕纯都是共产党员。

远离了抗日的主战场,庄世平就在华侨学校里传播爱国救亡的思想。他还号召华侨捐钱捐物,并组织运输,送到抗日大军的手中。

李国强:东南亚送来的物资,送到谁的手上是很关键的,这方面庄老是非常明确的。当时在香港有八路军驻香港的办事处,通过他们送到东江游击队。

凭借出色的才干和古道热肠的性情,短短几年里,庄世平在泰国华侨中,建立了威信,有了广泛的人脉。黄大同的父亲黄声,是庄世平从中学起的同窗好友,也曾在泰国一起宣传抗战。

1938年黄大同在泰国出生,对于儿时父辈们的生活,仍有着依稀的记忆。

黄大同:比如说有些老华侨需要找他家里的人,失散多年了,失散多年了,他就通过地下党这个渠道帮忙找。有些人生活潦倒,飘洋过海到泰国来,无亲无故,他们就说服了华侨社团,把这些逃难来的乡亲,把他们安顿好。

到1937年7"七七事变"爆发时,庄世平已是泰国华侨抗日联合会的常委,掌管着泰国华侨捐献给国内的抗日物资。

林兆枢:当年陈嘉庚先生这些在南洋一带搞抗战的爱国的桥团,那都是庄老在那活动的,建立的密切的联系。

然后华侨在泰国的抗日行动受到了严密的监控。1938年12月,泰国奉行亲日政策的颂堪内阁上台,第二年泰国抗日侨领蟻光炎就在曼谷遭日伪杀害。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正式入侵泰国。活跃在抗日宣传最前线的庄世平,被泰国警方列入了黑名单。

这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庄世平收到消息,转移势在必行。庄世平走后,妻子林影平带着四个孩子和公公去了泰国东北部的万沛,这对夫妻的结合,本只是封建家庭盲婚哑嫁的产物,但大难临头之际林影平瘦弱的肩膀还是抗起了丈夫爱国救亡的梦想。

当时还只有4的长子庄荣叙,仍然记得母亲如何带领一家人渡过那艰苦岁月。

庄荣叙:我妈妈就招收了一批华侨子弟,补习班一天教他们三个钟头中文,这个补习时间过了以后,我们家里就开始织布。自己搞了一家木头的织布机,还有早晨,那帮学生没有来上学之前,就凌晨三点要到乡下去买那些水果,挑出来市场卖。她挑着担子,我跟着走,我提着灯。

200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庄世平收到了中国政府和军队颁发的勋章,以表彰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在泰国抗日的7年里,庄世平曾一度被捕,两度逃亡。最后一次逃亡时,老三庄荣新还在襁褓之中。

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重返泰国时,庄荣新已经5岁了。

庄荣新:我父亲回家的时候,进我家里的门的时候,我都不认得的他,我跟我妈妈说有一个人来找上门来了,你出来看看是谁?结果我也去把我祖父拉出来,后来叫我叫爸爸,我还没有,不敢叫,叫了第三声我才记得才叫我父亲爸爸。

相关视频:

庄世平:创办经济特区 直谏中央

庄世平:开发潮汕老家的幕后英雄

庄世平:金圆券贬值 印钞机运往解放区

庄世平:实业救国 支持国内抗战

庄世平:在泰侨中传播爱国思想

庄世平:一生低调 出殡哀荣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春瑞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