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新闻”更多关注代表委员素质
周瑞金:他在会议上的发言情况,及时通过微博交流出来了,会内外都可以知道他的内容,会进行评点,这样子就引起热闹了。今年主要的内外交流还是围绕着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等等比较主要的问题来展开,我认为这个说明会内外的代表和民众之间的政治意识、公民意识增强了。
邱震海:好,我们看看在北京两位是怎么看的,北京的咏红和兆勇,咏红你是直接在现场,第一线参与观察、采访和报道的记者,你怎么看委员代表“花边新闻”特别多,这个“花边新闻”,我们往往理解是负面的,明星的一些绯闻,或者一些私生活,今年的“花边新闻”,以我在香港的观察,我似乎感觉到更多的“花边新闻”是在关注委员代表参政议政的素质,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咏红:我很同意你的说法,过去的花边新闻可能很多的是问刘翔,今年其实这方面是少了一点,但是他们很关注委员怎么应对媒体的提问,还有委员怎么去认识他们自己的工作。
今年两会我就看到媒体、网络有设置自己议程的一种能力,而且那个主导性相当的明显,甚至他们把焦点从国家要定的那个焦点里面稍微转移了,转移到一些他们自己关注的东西,委员怎么行使自己问政的权利。
网络监督参与设定“两会”议程
韩咏红:代表怎么跟记者沟通,这些东西变成这次两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我觉得老百姓对于两会的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的表现、素质,非常的关注,而且这个关注程度是比过去高。
关注代表委员素质程度高于去年
韩咏红:这点我觉得是两会的一大亮点。
邱震海:你说媒体和老百姓对政府有所关注,其实也不是今年开始的,过去十几年的两会可能都是这样,但是你刚才说到“花边新闻”特别多,就今年和去年互联网对委员、代表参政议政素质的比较,您觉得今年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韩咏红:今年关注的点,关注的事情比较具体,而且可以到相当细微的部分,委员说的话,委员做什么表现,委员具体的动作行为,而且委员跟委员之间的比较。一个省长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领导人做什么表现,马上就会在网上呈现出来,大家就会做对比,我自己感觉到,委员代表也会受到压力。
邱震海:兆勇、周先生,你们二位怎么看这种最新的现象,从评论员的角度。兆勇,你怎么看?
媒体意见:民众意见的一部分
蒋兆勇:我是最近发现中国社会有些社会公共议程的设计,有些时候很多不完全是媒体,也不完全是我们中央的报刊。更多的是社会上的公共知识分子,自由知识分子跟媒体,跟网络结合来设置公共议程。这次在两会上的这种表现,就是公共议程相当部分的主导权是在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和意见领袖手上。
官民关系:微妙重新定位
蒋兆勇:第二个,因为公共议程跟两会还有很多冲突的地方。这个冲突的本质,我觉得是一个信任官的冲突。媒体的心态更多的是一种监督,而且政府现在号召的是创造条件监督政治。媒体自己也在创造条件监督政府,代表社会、代表公众,就媒体和公共意见成了社会和民众意见的一部分,不完全跟官方一样,这种官和民之间的互动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邱震海:兆勇,刚才用比较间接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在今年两会过程当中产生的,可能大家每天在很热闹的“花边新闻”背后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深刻逻辑。
一方面公共议程是由官方制定的,也有许多公共知识分子来参与制定,但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断体现在委员代表遗留下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当中,同时也残留在其他的一些领域。
周先生,您怎么看这部分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未来会走向何方。三位的意见怎么样,兆勇和咏红在北京的观察,以及你们的分析会是怎么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