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凤凰节目 > 震海听风录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震海听风录] [邱震海] [朝核危机] |
|
声明:凤凰网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前主管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凯利被朝鲜方面认为是第一次朝核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作为主要当事人和参与者,凯利做客听风录,内幕观察朝核危机,并与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朝鲜半岛研究室主任戚保良展开互动。
邱震海:提起朝核危机人们自然会想起一个人,这个人代表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利益,2002年10月,当他前往平壤的时候,手中握有一叠朝鲜正在秘密开发核计划的证据开始他的平壤之行,使得朝鲜的核计划由秘密走向公开。所谓的第二次朝核危机也就在那一刹那正式爆发了,也正是他的那次平壤之行,使得他成了朝鲜眼中的头号敌人,在此后的几个月乃至几年时间里,无论是美、中、朝三方会谈还是前三轮六方会谈,人们都可以在会谈现场见到他作为美国代表团团长的身影,今天他在国际舞台上虽已让位于另一位名叫希尔的美国人,但作为朝核危机的前直接当事人和参与者,他的观察揭密和分析,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他就是凯利,美国国务院前主管东亚和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前任团长。
詹姆斯.凯利,2001年5月,就任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直接经历了2002年朝核危机的爆发,以及后来的国际斡旋调停工作,2002年年中,美国对朝鲜发出指责,称朝鲜正在发展核能,当时朝鲜官方予以否认。2002年10月3日,凯利作为美国总统布什的特使访问平壤,提出美方掌握的证据,之后美国政府宣布凯利返朝期间,朝鲜向其承认了拥有秘密核开发计划,但是朝鲜说,美国的指控是美特使访朝时,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的表示,朝美双方展开了激烈交锋,导致第二次朝核危机全面爆发。03年4月,美、中、朝三方在北京举行会议,原定三天的会议,因为朝鲜代表拂袖而去,而被迫缩短为两天。03年8月,朝核问题首次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无论是三方还是六方会谈,凯利都是主要的当事人和参与者,担任前三轮美方代表团团长,由于02年10月,凯利访朝时,态度强硬的提出,美方掌握的证据,第二次朝核危机全面爆发,作为当事人的凯利,被朝鲜方面认为是第二次朝核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至今,朝鲜方面仍然拒绝与凯利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和对话。
凯利不认为自己是对朝强硬派
邱震海:我们知道朝鲜平壤一直把您称为是第二次朝核危机的“始作俑者”或者说是“罪魁祸首”,甚至说您在中间扮演了一个相当强硬的角色,对于这样的评价您怎么看,您认同这种看法吗?
凯利:我认为他们很明显的可以以任何的一种方式或名词来形容我,在2002年的10月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惊讶的时刻,实际上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强硬派的人,不应该用这么强硬的词汇来描绘我,不管是在我自己的时间,还是作为现在的一个身份来讲,我们只不过是执行布什政府的一个任务,而当时我们是不允许朝鲜会进行这么一个核项目发展的。
2001年美国开始调查朝鲜核计划
邱震海:您刚才提到2002年10月份去访问朝鲜,这一次您的平壤之行可能就是导致您被朝鲜视为头号敌人的主要的原因,那么现在我们大家都非常感兴趣,将近五年前的那个时候,您去朝鲜的时候,当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您能够给我们透露一下吗?您去的时候,手中是不是握有一叠美国掌握着朝鲜正在开发核计划的一些所谓的证据?
凯利:是的,我认为有这么一个记忆就是布什政府是来到我们的官邸里面,在2001年的时候,我在那时候就承担了这么一个责任,就是在那一刻开始,我们进行了对过去的一些回顾,并且到我们的官邸进行一个改变的时候,我们是看到了朝鲜在2001年的时候,在回顾的报道里面,我们对之前94年的一个框架协议里面,我们也提到了一些条例,而当时的情况他们很可能是破坏了当时的一个协议。
2002年夏美国发现朝鲜密秘研制核武
邱震海:我可不可以这样说,您当时飞往平壤的时候,当时您的手中是拿有证据的,是这样的吗?
凯利:我当时并没有拿着证据,那就是为什么我要谈到刚才我所提到的这么一个背景,因为从2001年到2002年中间朝鲜是不愿意和我们进行交谈,并且他们是没有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计划,让我们去深入的了解那样一个情况,在2002年的夏天,美国的政府进行了一个研究铀浓缩项目的调查,通过那一次的测试,是有这么一个暗示,就是说那边当时是有可能他们正在进行一个铀浓缩的项目。
邱震海:您刚才说您当时飞往平壤的时候,您手里并没有拿有朝鲜正在研究核计划的这么一种证据?
凯利:当时的美国政府是有这么一个证据,我虽然拿不出证据,但是是知道他们正在干什么。
解密朝鲜承认发展核计划内幕
邱震海:我们大家非常好奇的是,您到了平壤之后,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使朝鲜人最后承认他们正在研究核计划,当时是用了什么办法?因为我们现在听到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一个真实的版本到底是什么样的?朝鲜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承认他们正在开发核计划?
相关阅读:
编辑:
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