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被俘士兵真实经历 惨遭马家军割胆
2010年04月12日 10:1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周恩来组建救援机构:兰州八路军办事处

解说:1937年初,周恩来就提出在兰州设立办事处,以营救西路军的被俘人员,收容失散同志。国民政府迫于团结抗日的形势,同意共军在兰州南滩街54号前院,设立一个半公开的机构,进行对外联络和营救西路军人员的工作。由此,陈惠芳被营救了出来。

陈惠芳:谢老把我救下,谢觉哉把我救下。

杨锦麟:谢觉哉,谢老把你救下了。

陈惠芳:谢老把我救下来,后来我还,我也找谢老,谢老就走掉了。

把我们押送到兰州那个,一下就分散了。

解说:后来,陈慧芳曾经偷偷跑回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她想重返队伍。可是,当她看到办事处门口同时挂着国共两党旗帜,她不明白为什么,又不敢前去打问。于是一路逃难回到贵州,可是故乡已经没有家和亲人,她沿途在军政部纺织厂待了一阵子,最后被人带到了兰州,受到了流落红军老姐妹的帮助,在兰州的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装订工。

陈惠芳:就参加了印刷厂,就当了个装订工。

杨锦麟:装订工。

陈惠芳:后来不是出了个扫盲课本,我说教很多人识字。

杨锦麟:你还教人识字,你识字啊?

陈惠芳:唉呀,不识字,我叫很多人识字,不要像我这样子。

解说:命运多舛,历经磨难的陈惠芳终于安顿了下来,这一年,这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姑娘也坠入了爱河,不久后便结婚了,丈夫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孙子:复杂一点,我们这个家庭复杂一点,反正是复杂。

杨锦麟:你说很复杂是奶奶和爷爷关系不好吗?

孙子:怎么说呢,他们就是半路夫妻呗。

杨锦麟:半路夫妻。

孙子:但是我爷爷,我奶奶困难可怜的时候收养了我奶奶了,听我爷爷是这么说的。

解说:说话的人叫朱建华,是老人收养的最后一个孩子。由于不能生育,陈惠芳先后收养过很多孤儿,具体数字都记不清了,老人以前抚养的好几个孩子现在都已失去联系了。

陈惠芳:无儿无女,孤寡无人,我还说我的这个孙子是上帝赐给的,那到我们家来了,对我的老头说爷爷我不走了,我不走,3岁,我就这么一个,我的娃娃对我还挺不错。

解说:老人对于自己的婚姻并不多谈,但是从墙上的结婚照可以看出她对这段婚姻的重视。

杨锦麟:他们很多很多的人并没有真正的爱过,他们没有享受爱情,没有爱情的甜蜜,却已经战死在沙场,西路军是一支充满死士精神的征战的队伍,是中国近现代军史上很难再被复制的一支队伍,他们这段历史是悲壮的,悲壮历史中间最悲壮的音符就是这一千多名的女红军战士。

解说:老人一辈子性格柔弱,却在一件事情上态度强硬,丝毫不让了一辈子。

陈惠芳:说流落红军,我不承认,

杨锦麟:哦,你不承认。

陈惠芳:我不承认,我说为什么我们流落,好家伙,就这一句话把我就斗下了那时候把我送到,送到什么,801劳改所,我说好嘛,我去,那里去也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嘛,我说,就算是这个阶段过来了。

下一页:陈慧芳:说我是流落红军 我凭啥流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王文静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