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主动 毛泽东力排众议与其结婚
解说:就在贺子珍刚刚离开延安后,一位曾是上海影视明星,名叫蓝萍的女孩子来到了这里,并改名为江青。在一次演出中,江青结识了毛泽东。
刘煜:所以江青是贺子珍走了以后,走进主席生活的。江青从一个条件好的一个大城市,这个甘愿到一个比较艰苦的地方来追求革命,无可非议呀。
解说:江青在当时的延安是比较出众的,加上她会唱戏,因此在陕北,很多人都把她当明星看待,同时也赢得爱好戏剧的毛泽东的欣赏。
焦连三:江青啊在一个礼堂里演过节目,演《打渔杀家》,那么当年天气很冷,她穿得很单薄,演完了以后,毛泽东上去接见他们,那么毛泽东就问江青冷不冷,当然她硬着,是吧,装得挺硬的,不冷,毛泽东就把大衣披到了她的身上。后来江青就借还大衣,到凤凰山去找毛泽东去。
解说:当时,江青二十四岁,毛泽东四十五岁,经过一番考虑,毛泽东决定要娶江青。消息传出后,反对者大有人在。
刘煜:许多同志出于对党负责呀,提出要审查,当然也审查了,那个程序也有了,就是康生,社会部部长做的结论。江青,康生应该是了解的,在上海那些事,他应该是了解的,江青母亲在康生家做佣人,就带江青过去的,所以她和康生是老相识。
解说:当时有一部分人对江青有看法,不主张毛泽东与她结合,这些意见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让毛泽东大为光火。
刘煜:毛主席发火了,这我还有没有自由啊,也许这个感情到那种份上,也可能就顾不了其它呀。
解说:1938年秋,毛泽东力排众议,与江青正式结婚。他们在延安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和祥和的夫妻生活。
焦连三:毛泽东有时候和江青乘着美国那个小军用车,两个在外面兜风。毛泽东有时候写的一些字啊,江青去模仿。
解说:在延安,领袖的感情生活往往吸引人们的关注。当时,延安众多的进步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信仰,她们也同样经历了很多坎坷和考验,而随着时间流逝,她们的故事慢慢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探寻。
延安生活艰苦 女生难掩爱美天性
杨锦麟:走读大中华,边走边观察。我现在就在延安女子大学旧址的现场,在历史的慢慢长卷中,女性一直是被忽略的一群人,延安的女性也不例外,但是她们恰恰又是整个大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的不可或缺。这些女性她们在延安的命运、她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今天揭示些什么?请大家跟着我们镜头,一块去行走,一块去观察,一块去思考。
解说: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这其中也包括大批的知识女性。
苏菲:当我们卡车进去的时候,七个卡车,那阵势很大呀。
那么正好黄昏呐,就看见那个山上劳动下来的男女青年,都拿着扁担啊,拿着筐啊,提溜着南瓜呀,收获的一些东西啊,我们就喊呐叫,他们也跟我们挥手,其实都不认识,那就是热情。
解说:来到延安后,女青年被分配到学校里继续学习和锻炼。她们大都生长在富裕的家庭,延安的生活对于她们来说的确是非常地艰苦。日常主食小米饭,让当时很多富家小姐和南方来的女孩难以下咽。
张晖:小米饭在我们南方根本没见过的,米都没见过,觉得那个米就是喂鸟的。
那人怎么能吃,可是到那就吃那个,而且那个小米不是后来我们现在吃这个小米,很新鲜的、黄黄的,那小米都有点带灰褐灰褐的颜色,它是陈粮。
解说:当时在延安的女青年,最深的感受就是馋,只要谁手里有点钱,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延安城里买点吃的东西。
张晖:馋水果吃,没有,我就看见那个厨房里头堆着好大一堆胡萝卜,那胡萝卜生吃不是也挺好吃的嘛,我就拿上一个,一面走一面吃,大概后来这个事给指导员知道了,有人汇报了,就批评我。
解说:当时住宿条件也非常紧张,女学生们自己修建窑洞,一个炕上要住一个班的人。
张晖:如果有人有虱子的话,那虱子就到处跑,别人也都传上,那北方的孩子长虱子也不在乎,但南方,特别是南洋回来的华侨子弟吧,我们有个同学长了虱子就哭,后来大家觉得,唉,也就安慰她吧。
解说:延安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淹没女孩子爱美的天性,每次发新校服总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刻。
苏菲:发了以后,我们就在河滩上显摆显摆,都穿上新衣服,做操,那个也很好看,真好看,就特别整齐,像丁雪松她就喊操,我们就一二三四,哇,整齐极了。
解说:革命女青年来到延安最初的感觉是美好的,但时间并不长,很快就被整合成革命队伍里的一分子,接受集体军事化生活的磨炼。
张晖:枪不是好枪,都是前方淘汰下来的那个有毛病的枪,你用那个有毛病的枪,你要打准,你要知道那个枪的毛病是怎么回事,或者是它那个准心偏歪了,或者偏低了,或者偏高,你摸着毛病以后,你才能打得准。
下一页
苏菲与美国医生的浪漫爱情
不愿结婚 延安女青年被男友枪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蒋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