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车的魅力
2010年04月17日 11:3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马大立:对,但是你背后的付出,他们是不敢想像的。

李辉:背后的付出?

马大立:对,就是像我在那天的展览会里面,我有一辆1935年的老爷车,它拿了两个奖,当时只有两个奖,我也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李辉:都被你拿了。

马大立:但是这个车,我们基本上是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把它翻修,它本身已经保养的很好,但是你要达到新车的水平,基本上是很难得,毕竟它是1935年,还有就是它的车身是木头的,木头是更难,为什么呢?你有钱你可以叫人家喷油,但是木头,它要选一百年的旧木才不会变,那你想一想,用木头来做车,肯定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儿。

解说:古董车虽然诱人,驾驶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但是在保养方面却要花上很多时间,很多经典型号在世界上已经买少见少,找零件更是一件差,就算你找到了,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环保,或排放条例的限制,所以对古董汽车迷来说,行驶每一公里都非常珍贵,尽管如此,车迷对它仍是不舍不弃,这种执着未必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李辉:其实你看喜欢车子,或者喜欢一个宠物,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关键是有多长的耐心去对它,刚才听到你讲这个车子的保养上面,有那么大的难处,而且你要把它做到像新车一样,毕竟是193几年的一个机器了,做到现在2010年的这种,新车状态,或者机械上面的一个零岁数的状态,你这个都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去打理它呢?

马大立:首先我再讲一下,就是老爷车,你真的很喜欢它,你才去养它。

李辉:真的,很喜欢,很喜欢,才去养它。

马大立:对。

李辉:养就是关健词。

马大立:就像一只猫,你看见它很漂亮,原来你会发现它,它有这个要求,有那个要求一样的,而且你可能是要一辈子服务它的,而不是它去服务你。像我小时候自己喜欢一辆美国吉普,我就买回来把它全部拆散,用了16年来维修它,现在像新车一样,去年的国庆,香港政府向我借了那辆车,因为那时候它是跟我们的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用的车是一模一样的型号。基本上你用了16年,你什么都学会了,就是因为你全部把它都摸得很熟了。

李辉:可是这个16年,你每天都去拆它,然后之后它把同样的零件再做一个新的吗,还是怎么样?

马大立:不是,不是,是首先整个把它拆散,打散,重新看看有什么要修理的地方,然后去世界各地找零件。

李辉:要找原厂的零件。

马大立:对,而且是要用过的零件,为什么?如果你是仿造的零件,基本上价值不大,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皮肤,如果你换了新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因为用现在的科技,要做一辆这种车太容易了。

李辉:那是的,那您说十几年的这个时间,还要这样细心的去琢磨每一个零件,它的当年的那一阵皮肤一定要保留,哇,那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毅力。

马大立:就像你刚才讲老爷车它的价值,同一辆车型号一模一样的,有一些价格很便宜,有一些价格很高,为什么呢?比如说有一些保养很好,它的皮肤从来没有生过锈,是原装的,没有撞过,这个价值会很高,里数很低的话。但是有一些就是买回来不是生锈的,这种车基本上它的价值可能只有二十分一,甚至更没有,更低。

李辉:从水上漂到陆上漂,从古董车到未来的座驾,今天的节目当中跟您分享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先进机件。其实在这里我有一个感受,就是我们的人类到底是进步了多少?还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退步了呢?好了,今天节目到这儿,告一段落了,下周同样时间,我们再见。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赵佶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