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凤凰节目 > 文化大观园 > 消息站 > 正文 |
|
关于后期水下发掘
“不起眼”的纸片比宝物价值还大
沉船上最有价值的是一些纸张类的文字信息,但这类物品往往最容易扰动,难以保存和复原。
记者:顺利打开沉箱后,后期的水下考古发掘会遇到什么难题?
刘庆柱:难题很多。“南海I号”所有的问题中我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最大程度地获得历史信息,如何在水下考古清理的过程中,科学、全面、多维地再现当时的历史,不要丢掉历史信息。由于整体打捞是头一次,因此水下考古对整船的发掘也是头一次,发掘方法的对错将直接影响“南海I号”在的价值。
如果单为了捞宝贝,我们就丧失了这条船的最大价值。我认为,“南海I号”上最有价值的文物,应该是一些文字类的记载,比如纸张航线图,工作日志,文字记录等,可能直接交待了“南海I号”的身世,或经贸或政治的目的,这将提供很多我们猜想也猜想不到的历史细节。
古船沉落时船舱进水,一些纸张、衣物、生活轻便物品发生飘移,原始的信息已经改变了,造成很多问题难以解释。因此,现在我们的发掘和打捞必须尽量减少第二次扰动,否则信息的破解难度就更大了。
一旦丢失这些历史信息,这条800年的古船就太可惜了。
记者:完整提取“南海I号”上的历史信息,依靠现在的水下考古技术能实现吗?
刘庆柱:水下考古的许多问题都是与“南海I号”的打捞、发掘一起出现的,在水晶宫内如何发掘和保护“南海I号”,现在对整个中国考古学界来说都是一张白纸。我觉得相关的数据测定、试验、论证必须加快。因为这么珍贵的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发掘方法一旦出现差错,“南海I号”原本重大的价值就可能因此打折。
我的建议是把这个戏应该演长点。就拿我国比较成熟的陆地考古来说,考古界依旧是遵从比较"保守"的原则,来不得激进。好比我们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有5000平方米,现在只允许发掘1/5,武则天的乾陵我们到现在为止还不允许挖。所以,我主张现在对“南海I号”发掘一部分,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古手段的增加,留给后世继续发掘,可能获取更多更大的价值。
詹长法:光照也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与修复委员会主任)
“南海I号”已经发现20年了,据我所知,我们现在只掌握了沉船的位置、大小,但是对于其它的环境、状况还没有搞清楚。要知道,意大利罗马曾经成功保存过一艘古罗马彼萨时期的沉船,他们在打捞之前曾对这条彼萨沉船进行过6年的探测,全面了解了沉船的情况之后,才敢打捞上来。
现在“南海I号”在海底的保存状况究竟什么样?我们现在仍不十分清晰。首先,我就要提出一个光线的问题。以前“南海I号”沉没在海底30米水深内,海域的能见度几乎为零,现在打捞上来放在“水晶宫”内,光线、日照会不会直接对船体造成损害?放在水晶宫内接触光照,肯定造成较大损害。
海底的微生物也很多,一些微生物可能直接腐蚀船体,这对水晶宫内的海水要求也很高。
我曾仔细考察了“南海I号”出水后放置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的瓷器,有些釉面已经开裂,上面附着的微生物也很多。北方干燥的气候、严重的风化,可能是造成瓷器开裂的原因,但是这个原因绝对不止这么简单,很多改变从出水的一刹那就决定了。因此,后期“南海I号”古船及出水文物的保护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们现在必须把“南海I号”在海底的环境吃透,不能单打捞沉船,还要把现在海底的平衡状态一起移植到“水晶宫”里。
刘兰华:借助高科技摸清船内情况
(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陶瓷研究专家、文物保护理论研究专家)
我认为,“南海I号”的保护要分三个阶段。
一是从启动打捞到沉船出水前的保护;二是文物打捞和迁移过程中的保护;三是“水晶宫”内瓷器等文物出船后的保护。就国家目前对文物保护的技术来看,第三个阶段的保护应该不成大问题,前两个阶段最为关键,应该分别制定保护计划、应急预案。
如何保护船体,如何保护船内文物在打捞、迁移过程之中不受损害?我觉得,要引入国际顶尖的仪器设备,先把船内的货物、分布情况搞清楚,避免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总有一种仪器能把沉船里面堆放货物的层次、分布扫描出来,先获得这些资料和信息,会对接下来的工作有好处。然后制定一套科学的发掘整理方案,将使水下考古专家做到心中有数。(完)
编辑:
陈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