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毛主席为何称他为“群众领袖”
2010年02月21日 09:3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解说:1941年,延安开始整风,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习仲勋联系西北的实际情况,对“左”倾进行批判,深得毛泽东的赞赏。会议即将结束,中共中央已经决定调他到绥德,担任地委书记,兼警卫旅政委。这项任命让习仲勋感觉有些突然,毛泽东鼓励他说,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不敏感了,到新的地方去,也是锻炼。习仲勋到绥德上任时,已经是初春,但残冬的寒意仍然笼罩着这座陕北古城。当时康生在陕北主导“抢救失足者”运动,出现了反特务斗争严重扩大化,这股错误的风潮,也在绥德蔓延开来。

王丕祥(时任绥德师范学生干部):整风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整啊,我们学校有个大操场,近万人就在那操场里面,然后有人只要递一个条子,说某人是特务,马上你就得上台来检讨。你要是说不承认的话,下不了台嘛,所以习书记就说是,你把我习仲勋叫到台上来,我也不承认,可我下不了台嘛,这就是责备这个逼供,这个轻信。

解说:习仲勋将绥德“抢救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向上做的汇报,这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很快制止了“抢救运动”,无论是在关中,还是在绥德,习仲勋始终把经济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他到绥德上任的1943年,正是陕甘宁边区被长期封锁,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他在上任后几个月时间,就走遍了全区六个县几十个乡镇,并在大生产运动中,领导绥德积极响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劳动模范。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上,表彰了习仲勋。《解放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号召所有边区军民,向习仲勋和359旅旅长王震学习。

抗战的后期,国民党已经把重心从日本人身上转移到中国共产党这里。1945年7月,在陕甘宁边区制造摩擦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出动三个师的兵力,占据了关中根据地宽一百余里,纵深二十余里的大片区域。为了迅速收复失地,中央指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成立爷台山反击战临时指挥部,任命张宗逊为司令员,习仲勋为政委,统一指挥这次反击作战。习仲勋刚到中央组织部报到,便临危授命,昼夜兼程赶赴关中。

丁文辉:胡宗南那个时候,还没有大举进攻延安的时候,想把关中那个爷台山夺下来,想把它占领。

刘懋功(时任关中分区警一旅三团团长):他们指挥部当时石门关,习仲勋又派人把我叫到石门关,专门跟我谈了一次,说这个仗怎么打,你要在西边把敌人牵制住,还要一部分呢,留一个营,这一个营配合打爷台山。

解说:8月7日,张宗逊、习仲勋指挥爷台山反击战,参战部队采取近战、夜战的打法,不到三天,就歼守敌五个连及一个营部,俘敌营长以下百余名官兵,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次战役,成为习仲勋作为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参与重大战役的起点。

解说:1945年10月,一边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另一边共产党已经看出国民党剿共的端倪,北方战线吃紧。因此,中共中央西北局原负责人高岗调赴东北解放区工作,不久之后,毛泽东提议,由习仲勋接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在向党内介绍习仲勋时,毛泽东说,我们选了一位年轻的同志,担任西北局书记,这是一位群众中走出来的领袖。这一年,习仲勋三十二岁,是中共中央各个分局中,最年轻的书记。

此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在美国的帮助下,加紧占领战略要地。蒋介石充分利用停战时机,调集11个正规军,26个师,约三十万人,以郑州绥靖主任刘峙为总指挥,将中原军区所属的三支部队,层层包围,中原解放军面临弹尽援绝的严重处境。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先后给习仲勋亲笔写了九封信,毛泽东在给习仲勋的第八封信中写道,胡宗南似有向陇东进攻之计划,我们如何应对,请加筹划,并见告。在写这封信之前,毛泽东还曾在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接见了习仲勋。

当面征询他对接应359旅军事部署的意见,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习仲勋立即动员西北局一百多名干部和两个连组成的武工队,打入国民党通知的麟游山区,开展敌后游击战。同时,又和张宗逊指挥晋绥联防军迅速向南县出击,攻占陇东与陕西间的一批重要的据点,强行的突破敌人的几道封锁线,打乱胡宗南的部署。8月29日,习仲勋所属部队,终于和苦战了80余仗,突出重围的359旅会师,为之后解放军控制西北留下了有生力量。

无定河畔这座波罗堡,历史上就是屯兵重地。这座古堡扼守着长城内外,特别是无定河以南的大片战略要地,为了抢占进攻延安的先机,国民党军很早就在榆林到横山一线,布下重兵。驻守波罗堡的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胡景铎,是著名爱国将领胡景冀的胞弟,也是习仲勋在富平立诚中学的同学。这年的春天,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古堡,给胡景铎带来了习仲勋的口信。

范明(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联络处处长):我公开讲我是什么人,是习仲勋把我派来的,要我来看你,叫你起义,就是这样。因为他们知道我们那个关系,另外他不会,绝对不会出卖我们的。马上就把我接进去,接进去以后就开了三天三夜的会,研究如何起义,到那个城门楼上,把那些起义的计划写了十大条,搞了以后,拍了板,走到那个什么地方,走那个北路回来,约的是10月10号起义,回来以后我们就赶紧给习仲勋打了电报,习仲勋就坐了那个专车,就到绥德,来跟我见面,研究以后就决定要起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孔繁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