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人柳亚子有骨气 毛泽东称其“人中麟凤”
2009年10月19日 11: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解说:1949年3月18日,柳亚子随同其他民主人士一起抵达北平,3月25日,毛泽东抵达北平,当天,毛泽东在西苑机场举行阅兵仪式,柳亚子应邀参加。晚上,柳亚子又参加了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举行的欢迎民主人士宴会,这是柳亚子与毛泽东的第三次会面。

高富有(国管局原常务副局长):先安排在城里住,后边他安排到颐和园那个敬福阁,敬福阁当然也是四合院,也挺漂亮地方,给他安排挺好。安排到那儿以后啊,派了一个指导员给他当管理员,给他买菜,找了个厨师给他煮饭,还派个警卫员跟他,三个人在那儿,便衣有三个人保卫他,管他。他在那儿住的时间长了,毛主席也没看他,总理也没看他,那时候不是忙,什么这个国共谈判嘛,张治中来了,谈判,淮海战役,布置淮海战役,还要打。等了一段时间,没来,这位柳先生心里就不高兴了。

解说:3月28日,柳亚子赋诗一首《感事呈毛主席》,“开天辟地君真健,俯仰依违我大难,醉尉夜行呵李广,无车弹铗怨冯驩。周旋早悔平生拙,生死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弛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这就是那首被认为是柳亚子“弥漫着牢骚和不满,流露出归隐故乡之意”的牢骚诗。

一个月后的4月29日,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当天中午让秘书田家英送到柳亚子手中,其中两句千古流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一次,柳亚子和毛泽东的一唱一和,未能带来万世风流,反而引起无限争端。后人对柳亚子的“牢骚”做出各种附会。称柳亚子是因为职位太低不能满足,向毛泽东索要颐和园未遂等原因,引起“牢骚”。

柳光辽:从我的理解来讲,主要还是想就是交心,谈谈自己的一些思想的想法,比如说那个1949年,就是文代会。一些原来在国统区的一些文人,而且不是左联系统的文人,在参加这次文代会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像是,就是属于那个低着头的,不是那么像那个解放区的代表那样是抬着头的。所以他对文代会曾经发表过一些意见,他给别人的信里头也提到过,就是文代会有很多事情我看不顺便,我看不顺眼,我就提了很多意见。

解说:毛泽东的和诗让柳亚子更加从心底佩服这位新政权的人民领袖,这位从封建大清王朝一路走过的旧知识分子,开始真正了解新中国与旧政权的分野。新中国天下为公,一切属于人民,昔日的臣民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1949年5月1日,毛泽东携江青、李讷来到颐和园,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望柳亚子夫妇。此时正值中午,为了不打扰柳亚子午休,毛泽东先是在警卫陪同下,游览了颐和园庆善堂、颐乐殿、大戏楼等景点,随后才让警卫引领来到柳先生住处。

高富有:一点多钟,刚睡下,那天太阳特红,毛主席就站这个柳亚子住这个地方的中间,站在院中间,站那儿等也不出来,等也不出来。我在那着急呀,我想搬个凳子给他坐一下,先我说的,这个靠树林的边上有这个椅子什么东西,靠边上坐着,他眼瞪我,你要干什么?后来我说,弄个椅子坐,不行。过来说,你这个人,人家要穿衣服,戴礼帽,还要洗洗练,梳梳头,不像你,一下就蹦出来了。

解说:在门外等候的毛泽东显得很有耐心,大约40分钟后,柳亚子和夫人郑佩宜走出房门,欢迎主席光临。这是柳亚子与毛泽东的第四次见面,他们讨论慈禧太后的腐败,一起游览乐寿堂,看彩绘长廊,又登上画舫在湖面畅游,谈诗论词,意兴高昂。毛泽东说,有千万个读者喜欢你的大作,我就是这千万读者中的一个。5月5日,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带领柳亚子,拜谒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中午又在家中宴请柳亚子一行。

柳光辽:在归途中间,两个人又,毛主席又请吃饭,两个人又谈诗谈得很有兴致,同时还写了一个手记。就是毛主席写了一个手记,引了四句诗,一个叫“池塘生青草”,一个叫“空梁落叶泥”,一个叫“竹外桃花三两枝”,一个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后头附注一个就说柳先生今天到我家里来,我们谈诗论政非常高兴,曾经提到过这四首诗,现在记下来留作纪念。

解说:1950年10月3日晚,为欢庆国庆一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歌舞晚会,柳亚子应邀一同观看。当来参加国庆盛典的各族代表向中央首长献旗、献礼致敬时,毛泽东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我来和。柳亚子十分激动,他即席填成一首《浣溪沙》,用纪大团结之盛况,“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哪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此刻,毛泽东正在为是否向朝鲜派兵一事日夜煎熬,但他当即和诗,“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这成为柳亚子与毛泽东的最后一次和诗。

曾子墨:早在1937年6月,毛泽东在致何香凝的信中,就以“人中麟凤”来表达对柳亚子的敬意,说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可惜太少,得一二个,拿句老话,叫做人中麟凤。后来,同样有着诗词唱和志趣的郭沫若又评价他是一位典型的诗人,有热烈的感情,豪华的才气,卓越的器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然而这位有“豪华才气”的诗人,在1952年之后彻底封笔,在余生6年里没有一首诗歌创作,这也许也是他的“骨气”使然吧。感谢您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我们再见。

《我的中国心》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六10:05-10:55

重播:周日21:40-22: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