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人柳亚子有骨气 毛泽东称其“人中麟凤”
2009年10月19日 11: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10月17日《我的中国心》文字实录:

曾子墨(主持人):他是一位诗人,感情洋溢,喜怒哀乐皆形于色,他的身上还沿袭着旧式士大夫的习气,道之不行便乘桴而去。毛泽东称其为“有骨气的旧文人”,赞其诗“慨当以慷”,“读之使人感发兴起”。他是一位革命家,18岁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国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他奉行孙中山新民主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蒋介石叛变革命时,又以笔代枪,同国民党斗争,用诗歌支持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世界光明两灯塔,延安摇接莫斯科”。

解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破裂。5月8日深夜,苏州古镇黎里柳亚子故居内,一家人熟睡中,突然,街上杂沓的脚步声,夹杂着军警特有的呵斥声逐渐靠近,惊醒了睡梦中的柳亚子。

柳光辽(柳亚子外孙):我祖母就觉得形势不对,就跟我祖父就赶紧想办法躲起来。那么在家里头,因为那时候的那些老房子都有一些密室性质的,在他的房间的后头就有一个叫复壁,就是等于一个夹墙,就赶紧把夹墙的门打开以后,叫我祖父进到夹墙里头去。

李海珉(原柳亚子纪念馆馆长):开了门,十几个小兵,拿了柳亚子的一张相片,打了几支手电,荷枪实弹的一片声抓柳亚子,抓柳亚子。

解说: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军警打着手电闯进来,拿着柳亚子相片到处搜查。有的盘问佣人,有的威胁柳夫人和女儿,有的爬上屋顶用手电筒四处照射。

李海珉:柳亚子故居呢,当时前后六进,3513个平方米,101间的自然间,一下子是蛮难找出来的。

柳光辽:转了一圈以后,发现就是有一个人,就问他,你是不是柳亚子?那么他就吓得说不出话来了,那么从南方就乡音来说呢,就是亚跟哑,柳亚子,两个有点通的。看他说不出话来,肯定就认准他就是。

解说:密室里,柳亚子听着外面杂沓的脚步声感叹凶多吉少,他借用汉献帝腰斩杨恽,曹操借刀杀人除掉祢衡的故事,指代自己与蒋介石之间的交往。写下绝命词,“曾无富贵娱杨恽,偏有文章杀祢衡,长啸一声归去矣,世间竖子竟成名。”

李海珉:这两个人都是因为自恃有才华,触犯上司,而遭到杀身之祸的,竖子是小子,指代蒋介石。现在我们这些英雄好汉,我们国民党的元老都被你砍了脑袋,这个小子就成名了。

解说:军警离去,柳亚子从复壁中逃出,当天晚上,夫人郑佩仪让下人雇好一舢木板船停靠河边。一大早,柳亚子换上当地渔民常穿的竹裙,天未明启程,摇了三天三夜来到上海。此时,南京国民党中央通过《清党原则》,一场更大规模的清党运动全面展开,上海难以久留。5月15日,柳亚子逃亡日本。

1887年,柳亚子出生于江苏吴江一个乡绅之家,“我的家庭可算一个文学的家庭,从高祖起,好几代有诗文集行世。父亲是一个秀才,研究过《说文》和《文选》,对于文艺有相当的认识。母亲也略通文字,极爱我,却管教得很严厉,唐诗三百首和《中庸》、《大学》都是她自己教我的。”

“1898年,在中国思想史上是大变动的一年,就是有名的戊戌政变时代,我此时是12岁,已能做五七言的旧体诗和写洋洋万余言的史论文字了。”

李海珉:14岁他写《光绪皇帝万言书》,实际上他是初试牛刀,因为这个六君子杀头呢,他父亲,柳亚子的父亲呢在家里呢,反背着手踱来踱去的。那么呢骂西太后,那么对这个柳亚子,这个七八岁、八九岁的时候的影响是非常深的。

解说:“戊戌政变对我颇有影响,因为父亲是赞成变法的,所以我写的文章,也就惋惜谭、林,希望康、梁,而痛斥那拉后了。1902年,我考取了秀才,思想却渐渐变化,从维新走上了革命之路。”1903年,柳亚子到上海爱国学社读书,结识国学大师章太炎和被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邹容。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你从当时这个柳亚子的文风看,他完全是受了邹容的影响。邹容的著作叫《革命军》,那是以最充分的热情来歌颂革命。那么柳亚子那个时候的文章,完全是邹容的风格,也是用最热情的语言,这个用一种很富于鼓动性的这种文字,来赞扬革命。

解说:“革命二字,实世界上最爽快、最雄壮、最激烈、最名誉之一名词也,实天经地义国民所一日不可无之道德也,实布帛菽麦人类一日不可缺之生活也”。在邹容、章太炎鼓励下,柳亚子先后在《江苏》、《女子世界》等刊物发表文字,主旨只有一个,唤醒民智,鼓吹革命。1903年,苏报案发生,章太炎被捕,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这成为柳亚子“精神上很苦闷的一个年头”。

李海珉:他呢到上海去探望章太炎跟邹容,但是当时呢,蔡元培给他一张探望证,一张探望证一个人只能看一次,柳亚子去了。去了以后嘛,蔡元培给他,他说只能探望一个人,那么他想,邹容反正20来岁的青年,是吧,章太炎先生年纪比他大了,先看章太炎吧,章先生,他去看了章先生。

解说:然而这次探望竟成为柳亚子心中永远的遗憾,1905年,21岁的邹容暴死狱中,柳亚子再也没有机会与他相见,“白虹贯日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18岁的他写诗悲哭邹容的离世,后来义士刘三辗转收集邹容尸骨,为其安葬立碑,柳亚子在这位革命战友的墓前久久凭吊。

解说:1906年,柳亚子20岁,这一年,孙中山秘密丛海外回国,在上海公海海面上,柳亚子随江苏省同盟分会负责人陈去病、高天梅共同谒见孙中山,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回来以后,柳亚子开始酝酿成立一个文学团体,与同盟会南北呼应,一文一武共助国民命成功。

李海珉:同盟会是政治的团体,是武的团体,他们是真刀真枪造满清王朝的反的,是吧,我们这几个人呢,要组织一个文的团体,从意识形态里面配合中国同盟会,来推翻满清王朝。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