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档案——中国军档收集第一人刘义权
2009年08月31日 09:59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解说:征档心切的刘义权没有同意在原地住一晚的建议,他向附近百姓打听,知道下游方向江水稍浅,于是二人涉着齐腰深的水过了江。大山沟里的省档案馆后库设备落后,视为珍宝的档案,最终没能让刘义权和李永田拿走,两人只好在这里不断拍照、复印。从盛夏八月到深秋十月,清茶淡饭、日以继夜,唯有嘉陵江水与之相伴。

李永田:当时去的时间穿的单衣服,夏衣回来时间已经下霜了,树叶都落了我们俩还是穿的那个衣服,因为那里不是城市,不是说你买个衣服能买的,就是农村没有什么买的,就那样穿着个衣服。上了火车以后,服务员感到奇怪,两个人提着个大箱子、大皮箱子怎么还穿着个单衣,因为都穿那个羊绒衣了,或者是棉毛衫了这一类的的衣服了,秋天的衣服了。我们俩穿着就是那个当兵的那个衬衣,就穿那个衣服,专门问过我们,你们干什么的,有点怀疑我们吧。我们拿证件给他们看,我们干什么干什么,出来这么长时间也没回部队,再一个我们也没带以后,这样一说他们也很感动。

军档副馆长:刘义权搜集83万多份档案

解说:最终他们带着800多件原件和3000多件复印件回到了北京,这其中包括了国民党十九路军告党内兄弟们的起义书,当年各月的详细政治工作报告等上百件文件。

(档案库房)

曾子墨:这里保存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档案?

李钢:这是我军历史档案,就是1949年以前,我党我军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在这些档案当中刘义权同志,他长期负责征集档案的工作,其中有他征集到的档案呢一共有11万份之多,还有搜集了71万多份的革命历史档案。就是刘义权同志一共搜集档案一共有83万多份,,都在这个库房和楼下一个库房保管着。

曾子墨:这些档案对于整个军队的历史它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李钢:他这83万多份档案当中,特别是11万份征集来的档案,弥补了我军历史上1949年以前历史上,很多档案的空白,比如说红十三军的档案。

解说:1930年以浙南游击队为基础,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第十三军,深入国民党腹地作战。战争中红十三军遭遇国民党部队的强烈围攻,700余人牺牲,1500余人被俘。1934年起部队零散活动在浙南地区,红十三军不复存在。在短暂的存在时间里,这支有着正式建制的部队,没有留下太多历史资料。

曾子墨:我听说像红十三军的档案,就是刘义权他到地方征集来的,而这就填补了一项空白?

李凤明:对,当时呢他跟我们另一个同事去的,就是从报刊上了解到这个线索以后,那么及时给领导报了,他就带了一个同志就去了。主要呢就是红十三军有一些在当地,浙江当地红十三军活动过的地方,征集回来了有关十三军的一些档案资料。

解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义权从报纸上得知,原红十三军活动地浙江、福建等地方市县党史办,散存着红十三军的珍贵史料。

李永田:知道这个信息以后我们相当高兴啊,立即就买了这个火车票,立刻到这,和另外一个年轻的同志一块去的。买了硬座,当时还买不到卧铺,买了个硬座,就跑到那去了,跑到那去了。大概也是先当时还下雨,天还下雨,连续七八天,他冒雨跑在各个征集点不在一个地儿,因为它这档案,因为它散存在那里吗,有的是在博物馆、有的是在档案馆,当时连续七天冒雨步行,这几个征集点把这档案最终搞到了。当时也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一样也是人家不给,也是反复讲这个事,最后把这个档案征集了。

跨越25省份 解放军档案馆“老刘”为人熟知

解说:完成征集任务刘义权和同事抱着厚厚的档案搭上了返程的农用车,没有预料的是雨天路滑,他们不幸遭遇车祸。

丁家栋(解放军档案馆档案研究处处长):这个车辆啊,一下子钻进前面车子车底下去了,当时车子半截已经栽进去了,面临着车毁人亡的危险,刘义权同志那时候视档案为生命,紧紧地抱住他的档案,宁可牺牲自己也得保护那个档案。

解说:在刘义权征集的红十三军档案中,我们看到了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的照片,以及十三军战士曾经用过的刺刀。

曾子墨:刘义权和同事在陕西整理的100多万份重要档案,成为解放军档案馆建馆的重要“基石”。其中有许多珍贵档案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直接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印证。1981年5月党中央讨论《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时,与会的一些老同志对“草案”中,红军到达陕北时的总人数2。5万人的说法提出了数字偏低的质疑,解放军档案馆从这批档案中查证汇总出红军陕北会师时总人数为3。3万余人。参照这个数据党中央正式通过的《决议》里,表述陕北会师红军总数为“3万人左右”。此后刘义权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跑了25个省份,300多个县市,许多地方档案馆都知道解放军档案馆有个人叫“老刘”。

据刘义权搜集档案 军队查证数万失踪烈士下落

解说:1927年湖北省麻城县一个叫李亲雍的农民参加了红军,1931年他回过一次家,之后家人一直没有他的消息,他的弟弟、侄儿、直到侄孙都一直在打探他的消息。

李锦鹏(李亲雍的侄孙):我爷爷他们是1941年收到口信,说他活着,所以我们一直不知道到底死了还是活着,所以我们就一直在找。

解说:到了侄孙这一代,家人想到了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求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