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2009年6月15日《问答神州》节目
主持人:吴小莉
嘉 宾:江丙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势所趋之下,两岸关系在过去的一年里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高效的进展。这对于谙熟台湾经济的江丙坤来说,是相当欣慰的一件事。而更为难得的是,出身于台湾南投的他,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认识到了两岸在经济上这种难以分割的依存,特别是台湾对大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际,江丙坤任职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以扩大内需来应对那场风暴,使得台湾经济渡过难关。而鲜为人知的是,在那之前,这个"台湾经济界的老兵"就已经开始谋划在政治"禁锢"之外一条往北延伸的"通道"。
吴小莉:我记得您在去年生日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就是说您到海基会,有时候可能看起来好像是命中注定,您说您12年前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说两岸应该开放三通。
江丙坤:对,没有错,我看到台湾经济的将来,这是一条路,因为台湾的地理优势,要充分发挥,要让大家能够在台湾投资,假如没有直航的话大家会离开台湾。
1996年,江丙坤出任台湾"经建会主委"之后,拜耳集团到台中港投资,当时他就建议拜耳投资配合三通,也因此,台湾媒体将江丙坤称为第一个喊出三通的"经济官员"。这个主张经媒体播出之后,立即引来了不小的关注。据说,当时的台湾领导人李登辉看了这个节目之后,非常生气,以至于整晚睡不着觉,扬言要把江丙坤换掉。
吴小莉:听说当时您提出的时候,李登辉还一夜难眠,有这样的事。
江丙坤:这个是因为当时为了拜耳案,那个时候反对的声音很大,我特别赶到台中跟他们说明,将来假如说,台中港跟大陆直航的话,三通的话,将来这里会繁荣,但是这句话被某一个电台剪接变成一个专辑,大概是这个问题发生了一点(变化),后来我跟李"总统"说明之后他也了解,是为了那个拜耳案。
吴小莉:但是那时候其实你还没有去过大陆,然后你就觉得两岸必须要三通,不然台湾没有出路。
江丙坤:对,没有出路,因为基本上我们了解整个全球化的趋势,也了解中国大陆的崛起,将来没有直航的话,很多企业将来就不会进来做亚太运营中心,因为他来台湾目的就是要经营亚洲,你既然不方便他就不会到台湾来,这个是基本的出发点。
2000年9月,卸下公职的江丙坤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拜会了包括前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内的高层官员,并且提出三通和台商保护问题。那时的他主张只要两岸继续交流,就像男女恋爱,总会要结婚,不必要设有前提。
吴小莉:当时看到的是,是不是的确是超乎你的想象,那么这些年来,你不断地去大陆,是不是的确是在你的预期当中大陆在发展。
江丙坤:没有错,而且速度特别快,大陆的优点就是行政效率高,那效率高有它的原因,其它国家学不到的,因为它是这个土地国有,第二个就是它充分授权,一个市政府,它的党委书记,今天做决定,明天就做了,但是我们这边以及很多国家,要报中央,要报立法院,要送议会,流程很长,一个土地的变更那是花很多时间,那边根本没有这个问题,今天决定,明天就干了,这个是今天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学得到的。
江丙坤就曾预言,大陆将变成兵家必争之地和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在他看来,近年来,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的台湾显然不该缺席这场竞逐。
进入2009年,ECFA在台湾掀起一轮争议的热潮。
ECFA,是"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的英文缩写,是指在世贸允许的框架之内,两岸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定。起初,ECFA的名称是CECA,是"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英文简称。之所以改名,有两种民间说法,一种说是源于马政府的"草根"行销。马英九觉得CECA的台语读音像是"洗脚",因此才提出了ECFA的创新名称,台语发音叫做"A搁发",来提振一般的民众的好感。另一个说法则更具有可信度,说是马英九政府考虑到了CECA的名称类似香港与内地签订的CEPA,可能会让被部分的民众认为是将台湾"香港化",因而改名为ECFA。
吴小莉:从CECA到ECFA,你觉得这样的改称名称之后对于沟通有帮助吗?
江丙坤:基本上CECA本身是马总统的竞选证见,但是后来为什么在ECFA,不是纯粹说因为类似CEPA的问题,其实不纯粹,是实质的内容的变更,原来CECA基本上直接要谈关税减让,但是那个旷日费时,所以后来我们参考了东协,它先谈框架,框架谈完之后,你将来就了解说,双方已经对这个FTA达成某一种的框架,那接下来你就分段完成,有一点像盖房子的话,你先把那个钢架弄好,然后一层一层,来完成,那一层一层卖,你不一定等到全部完成再来卖,用这个方式,所以基本上它是因为名称变更,是因为实质内容变更的关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赵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