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人权问题与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挂钩,是当时中美关系的突出问题
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会晤
1993年11月19日下午,江泽民主席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西雅图举行正式会晤。
克林顿在致欢迎辞后首先表示,他坚信美中两个大国应当建立建设性的关系,美方愿意在广泛基础上同中方进行坦率对话,寻求解决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他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大国,现在正向21世纪的强国过渡,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利益,没有理由不搞好关系。
江泽民主席强调:“中美关系不仅是双边关系,还应该放在世界范围内,着眼于未来,着眼于21世纪来考虑。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不安定、问题很多的世界。20世纪的最后几年,有远见的、对人类负责的政治家们,如果对世界人民不做点什么事,是向历史交不了账的。”他诚恳谈道,将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带入21世纪,这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中美两国领导人需要登高望远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
江主席的这番话把这次会晤和中美关系放到了一个应有的高度,以此作为切入点为双方讨论中美之间的重要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两位领导人讨论了人权问题
江泽民主席表示,作为一个拥有11.7亿人口的国家主席,他深刻认识到11.7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在中国就是最大的人权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对中国的稳定,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都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他还声明,一国不应该干涉另一国的内政。
江泽民主席还谈到了世界多样性的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上千个民族、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经历各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国人民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是合情合理的,应该受到尊重。”“世界这样丰富多彩,是件好事,并不是坏事。各国和各种文化应该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各国人民最了解本国的具体情况,最有资格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因此,各国的事务归根到底应该由本国政府和人民自己去管。”
两位领导人还讨论了最惠国待遇问题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改变了无条件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的做法,坚持把人权问题与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挂钩,这是当时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克林顿当年早些时候批准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时甚至表示,只有在北京改进其人权状况后,他才会再次延长这一待遇。
会晤中,克林顿辩称,他迫于国会压力,希望用一种克制而具体的方式同江主席讨论,并表示他本人当年阻止了国会通过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的法案,他不希望就这一问题再次出现辩论。他还开列了美国要求改进的五个方面:红十字会有权探视监狱;释放“政治犯”;与达赖就西藏问题展开对话;对“劳改产品”进行调查以及允许“持不同政见者”的家属移民海外。
江泽民主席当即严肃指出,最惠国待遇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更不是一种恩赐,而是对中美双方都有利的,应该继续下去。他又指出,冷战结束了,但人类长期面临的和平与发展两大主要问题远未解决。现在,中国人民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努力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希望美国能够采取开放态度,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中国加强合作。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和世界都有利,广阔的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合则两利,斗则两亏,因此,对中国进行遏制,或诉诸经济“制裁”,实际上也损及美国自身的利益。(此后,经过中方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94年3月,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访华,同中国政府就此问题谈判。最终,克林顿政府在5月宣布人权问题与对华最惠国待遇脱钩。)
在谈及他对第一次会见江泽民主席的印象时,克林顿多次讲过以下看法:“我第一次和江主席会见,就发现他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一位了不起的领导人。”
下一页:台湾问题是中国加入APEC过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