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保尔”张海迪 迷茫年代引燃一团火
2008年07月11日 10:22新京报 】 【打印

回归平凡

3月11日下午,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激情澎湃地作完报告后,回到下榻的总参第一招待所,突然陷入昏迷,停止了呼吸,经紧急抢救,才算把张海迪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团中央紧急研究决定,马上送张海迪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治疗,停止一切活动和采访,但已安排好的宣传报道则照发不误,只是暂时不得报道张海迪病危的消息。

渡过这次危机之后,张海迪没有接受组织安排的重要职务,而是选择回到济南疗养,她的父母不久也随之调回省城。“她家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客观情况。”宋熙文说,记得海迪讲过,当年她跟着父亲从济南下放到农村时,一度很“害怕”:“到农村以后可怎么生活啊,心里没底。”但过了几年就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而且即使她闻名全国之后,性格上也没有什么变化。“要说有变化,就是越来越成熟了。”李霞和宋熙文都这样描述如今的张海迪。

张海迪

有媒体从业者认为,张海迪的意义在于,官方的政治宣传恰好契合了社会公众的普遍情绪。内在的心理原因,则是契合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对成功的渴望。“张海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灰姑娘,普通人、弱者创造了奇迹。”可是,今天年轻人追逐的偶像,比之张海迪已经大相迥异:“奋斗、磨炼、挫折,这些环节最好省略,就像中彩票一样,被张艺谋、李安这样的导演一眼看中,就一夜成名。而八十年代,是一个平凡人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成功,也确实能看到成功希望的时代。”

喧闹终会归于平静,张海迪选择写作为职业,先后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及翻译《海边诊所》、《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一百多万字作品。

1991年张海迪被发现患有基底细胞癌。手术后不久,她开始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考试,并完成了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身为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残疾人事业。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她现在身兼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肢残协会主席、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等多个职务。

张海迪现在在德国游学。回首往事,她的总结是:“我觉得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为什么要经常出现在镜头里呢?”

她也有自己的偶像———美国残障女作家海伦·凯勒。最近,张海迪把海伦·凯勒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博客上,题为《宁静世界里的女神》。

往期阅读

初砸"铁饭碗":1983年试行劳动合同制 

改革开放:合法购买黄金制品引风潮

人口红利推动中国迈向经济强国

一声春雷改革开放 中国30年高速发展 

回首中日关系: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