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保尔”张海迪 迷茫年代引燃一团火
2008年07月11日 10:22新京报 】 【打印

“世上既有苦水,也有美酒,

就看你怎样去追求。

只要你能昂起头,

苦水也能化美酒.”

               ——张海迪

在翻阅瘫痪姑娘玲玲的日记时,宋熙文发现了这首小诗,觉得颇有几分哲理,就决定用在稿子的开头。

1981年底,宋熙文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的记者,他正在写一篇通讯稿,题目叫《只要你能昂起头———记瘫痪姑娘玲玲》。

这位小名“玲玲”的瘫痪姑娘,此时正在山东莘县的家中,每天与轮椅相伴。她的学名“张海迪”,还没有多少人知道。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宋熙文的稿子,题目改为《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全文1100余字。

张海迪的人生轨迹,从此转变。

闻名县城

1981年10月,26岁的张海迪昏迷了五天五夜。

自从5岁时患上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张海迪就一直病痛不断。这一次,是因为她长年大量服用止痛药,药物中毒导致间歇性呼吸停止,濒临死亡边缘。

“我当时就在山东画报社工作,分管聊城地区的报道。”现为该杂志社副总编的李霞说,莘县是聊城地区的一个小地方,县城里几乎都知道张家有这么一位大病缠身的女孩,连县招待所的服务员都在议论“玲玲这次病得不轻”。刚好住在招待所里的李霞觉得奇怪:“玲玲是谁?”一个残疾人在当地的知名度这么高,李霞决定去采访一下。

在张海迪家,李霞见到了这位刚刚从病危中被抢救过来的姑娘。“一个挺纯朴、开朗的年轻人,说话时不觉得她是一个病人。”李霞说,“因为他们县非常偏僻,她也不出门,我是她见到的第一个记者,她见到我就说,和她想象中的记者差距很大,以前只是从书上看到过。”

李霞给张海迪拍了一组照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好像都比较迷茫,像张海迪这样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我觉得值得宣传。”但是《山东画报》的出版周期比较长,李霞又到东阿县去报道引黄入津工程的起闸仪式,同去的有很多媒体的记者,新华社记者宋熙文也在其中。大家聊天时,李霞随口说起了自己采访过的这个“玲玲”,引起了宋熙文的兴趣。

“我当时很惊异,觉得这个孩子和常人不一样,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材料。”宋熙文说,他就提议和李霞再去一趟莘县。去之前,按照工作习惯,宋熙文先给莘县县委宣传部打了个电话,向他们打听张海迪的情况。“宣传部的人说,玲玲就是他们副部长张坦夫的女儿,而那天张坦夫正在聊城办事。”当晚,宋熙文和张海迪的父亲取得了联系。

“文革”前,张坦夫是济南市文联的领导干部,1970年他带着全家人下放落户莘县。“莘县比较贫困,他属于降职,而且地方上的人际关系也很复杂。”宋熙文说,“可是和这个女儿在一起,父母居然就能不那么悲观,并不觉得这个孩子是一种负担。”张坦夫向宋熙文简单介绍了玲玲的一些情况,言语中不乏自豪,更增强了宋熙文的好奇。几天后,他终于见到了玲玲。

“她一个人在一间小屋里,坐着轮椅,没有颓废消沉。屋里书很多,大部分是外语书和画书。”宋熙文回忆当年的张海迪,身边经常围着一群小青年,和她一起唱歌、读书、讲故事,“好像有磁力一样,人们都愿意上她家去。”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