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西舆论激战后的两个“如何”
2008年07月01日 10:05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关键词:面对西方舆论 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郑浩:在奥运会临近之前,我们也注意到其实中西方的一些舆论都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如何来理解中西方在奥运之前心理上的调试,我们再来听听邱震海先生是如何来看的?

所谓心理调试,无外乎就是舆论上的一些转变,这你是怎么看?

邱震海:之前我们说过的中西双方面临思维再调整,其实归纳起来无非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我是讲了就是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就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互动方面。

第一个阶段就是西藏风波,北京奥运火炬转递,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双方都非常情绪化。其实这个里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与其说在西藏风波还在北京奥运上,还不如说是在中国崛起上。双方都无法调整好形态,只不过在西藏问题和奥运风波上大家找到一个切入口,情绪的一个挥发口而已。第二个阶段就是由于5.12大地震,双方由于对生命的惊心动魄的救援,大家暂时放下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上面的分歧,结果这暂时一放下以后呢,基本上相当程度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找到一定的互动的基础,虽然刚才我们说了人道主义不能覆盖全部。

但是现在到了第三阶段,就到了那种惊心动魄的救灾工作过去之后,北京奥运马上要来临了,我们现在似乎从表面上又重新嫁接到原来那个阶段,但其实我们内心要做一下梳理,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第二个呢就是我们如何来认识美国,美国布什表面上好像是一再确认要到中国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那么这个就使他在相当程度上有别于其它欧洲领导人,是吧。那么关于欧洲领导人,欧洲在相当程度上又与美国不同,到底我们如何来看这些东西,我想这问题的复杂性,其实这两方面都告诉我们大家在双方,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方面,大家都要以平常之心看待。

邱震海:看待什么呢,就近期而言,要以平常之心看待即将来临的奥运会,这个奥运会由于中国和西方文化体制的不同,政治体制的不同,大家的过去的经历也不同,西方过去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中国曾经长达几百年受到西方的奴役,所以造成双方的心理情节也不同,在这方面必须要有一个平常心看待,说到远的即是西方跟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国际秩序的调整,是吧。随着中国崛起,西方第一次发现由于一个中国的崛起,在东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必须与之打交道,所以双方都有一个心理调试问题。

邱震海:所以呢,我觉得这个北京奥运也好,西藏问题也好,如果说过去曾经风风雨雨,未来也还可能风风雨雨,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中国和西方在中国崛起这么一个大的环境下去看呢,我觉得对双方的人士来说,都面临一个心理调试,这个心理调试,一言而蔽之就是以平常之心看待最好。那个恰好在这最近一段时间呢,我们注意到西方目前也有两种,一种是强硬的,一种是温和的。

比如中国面对西方,也有这两种声音,一种是理性的,一种是情绪的,比如在中国也有这两种声音,强硬的和情绪的,我们就不用说了。那我们来看看最近一段时间,在西方舆论当中,出现哪些比较温和和理性的一些反思的声音。

我注意到在德国,在欧洲,我们知道欧洲在前一段时间里,无论在达赖喇嘛、在世界、还是在西藏问题,还是在奥运火炬传递的问题上,是闹得非常厉害的,它比美国闹得更加厉害,恰恰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注意到,,德国的前总理施密特,这个老人家目前已经将近八九十岁了,还是不断在西方世界里帮中国解释一些事情,那么他在帮中国解释一些事情,并不是为中国说话,而是在告诉西方,中国的发展,有它自身的逻辑,西方千万不能以西方原有的固定的价值观来看待中国,中国是个不断在发展的国家,西方只有与中国合作,只有与中国展开对话,在对话当中才能消灭各自的分歧。另外还有一位老人,就是德国外长根舍。

下一页关键词:如何摆脱弱国心态而开启成熟民智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