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干旱 雪灾频频造访 是否预示更大的灾难?
2010年04月06日 14:0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世纪大讲堂] [王鲁湘] [钱维宏]

正在加载中...

从中国西南干旱出发,我们发现三个气候异常的环球条带,大气环流异常背后,它们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有何奇异之处?从地球深处到高空大气,从干旱到地震,它们有什么联系?

大家常常把极端事件,持续性的极端事件跟赤道海温异常厄尔尼诺联系在一块。从去年到今年,也发生了一个厄尔尼诺,可是这次厄尔尼诺与往常不同,往常的厄尔尼诺,是在中东太平洋增温,西太平洋有所降温,可是今年是整个太平洋赤道附近增温,这种增温不是太平洋最大,范围不是赤道太平洋最广,而是在赤道以北的大西洋热带地区和印度洋热带地区,就是在我们的附近,在南海,在阿拉伯海,在孟加拉湾,这些地方都在发生着一到三度的增温,也就是说我们的海洋已经是一条带,也是一个环球的一个增温,那么这样的增温会导致赤道辐合带的异常,会导致赤道以外大气环流的异常,那么这样的大气环流异常,应该就是条带的,应该就是环球纬圈的,那么它的天气异常和气候异常,也应该是环球纬圈的,我们从天气气候讲到了大气环流,最后讲到了海洋温度这样一个环球的温度异常。

我们反过来说,就是海温异常导致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气候异常,这叫热生风,风生雨。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这次的海洋增温,我们沿着它的最大的增温走向,沿着这个纬圈,它的位置大概在北大西洋的热带地区,然后到达阿拉伯海,也就是在北非的两侧都是增暖的,然后到我们亚洲南面的这些边缘海,然后到赤道西太平洋,到赤道中太平洋,到赤道东太平洋,再到大西洋的赤道以北地区。这个带子很有意义,沿着这个带子,我们可以把地球一剖两半,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剖开的两侧的大陆面积相等,这是一种巧合吗?

可能大家对这个概念不清楚,我们暂时先不谈海洋为什么这一次增暖沿着这个带,我们看地底下会有什么样的形态。为什么你刚才说,沿着这个带子,南北半球大陆面积相等。我们知道,我们的大气有赤道辐合带,我们这个赤道辐合带,是随时间在变的,但是它也是有规律的,它的规律受到海陆的分布、山脉的影响,大家都知道,这个赤道辐合带不在我们的地球赤道上,我们的海洋洋流也有辐合带,它的辐合带的位置,也是受到地形影响的,它也不在旋转赤道上,那么我们看到的我们现在的山山水水的分布,你知道我们地底下有辐合带吗?就像我们的大气辐合带吗?我想可能存在。这条辐合带它的位置最北,现在的最北位置就是地中海,向东南方向到达青藏高原的南边缘,经过中国南海,到达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附近,然后再向东北方向到达加勒比海,然后再跨过大西洋到达地中海。

也就是说,你沿着这样(切)一刀,经过地球中心,把地球切开,两边的大陆面积差不多相等,在它的南侧,你注意,它的岛屿都在大陆的东面或者东北,如果我们把南半球的这个大陆拉回到南极洲附近去,你可以很好地把它拼合起来,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真正的大陆上的南极,是在南非,澳大利亚不在南极,然后我们再去分析南极洲为什么有煤的分布,为什么有恐龙化石的分布等等。

我们再回到我们的地球历史。那个时候的气候怎么样?我们注意到很多大的地震,都发生在这条条带上,包括海地地震。另外一个,地震是在有地形高度落差的地方,是在陡峭的地方发生了地震,也就是说我们从两个空间尺度来看,它大概就是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方。那这里,沿着这样一个赤道,或者这样一个辐合带,是地震多发带,同时这条带也是我们的古海洋。在这个古海洋上,有很多的矿藏,特别的就是石油。为什么现在的地壳跟过去的这样一个古赤道,地下的古赤道发生了漂移?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我们大陆漂移的过程当中,板块与板块相互碰撞的过程当中,青藏高原隆起了,隆起的结果,就使得它角动量发生了变化,转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这里不但看到了我们的大气,也看到了我们的地下,那我们这里注意到,我们的异常气候是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那我们的地震可能是地下什么相互作用发生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我们大气有哪些相互作用,有哪些异常。在季节到年际这样一个时间尺度上,我们注意到最强的信号就是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这个海温异常,我们注意到三个方面会相互联系,一个是我们的大气环流异常,一个是我们的海洋异常,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地球角动量,也就是地球自转速度要发生异常。这里它们有微相关性。从哪一个位相出发,比如说我们从海温,如果赤道东太平洋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海温升高,那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东太平洋气压降低,那么这个气压降低的结果,会发生西风异常,也就是说我们大气的角动量要发生异常。那么在南北美洲的西侧,因为气压偏低,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有一个山脉力矩是向西的,那么地球自转要发生减慢,所以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一个厄尔尼诺事件,是一个异常事件,它会引起气候的异常,那么实际上它就又跟,不但跟海洋联系在一块儿了,而且还跟我们的固体地球的角动量,就是它的自转的速度变化又联系在一块儿,这是一个情况,这是在季节到年际时间尺度上。

另外我们注意到,在我们的地球内部,我们也把它看作几个圈层,我们刚才讲的是大气当中有几个圈层,一个是我们大气是一个圈层。我们的海洋是一个圈层,我们的固体地球认为它是一个刚体的话,也是一个圈层。这三个圈层在季节到年际这样一个时间尺度里面,它们也会发生相互作用,海洋提供了一个热力条件,驱动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会导致气压的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在南北美洲大陆的两侧,气压分布不均匀,那这就导致了山脉力矩的形成,山脉力矩就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于是你可以看到,在这三个圈层当中都发生了异常,在任何一个圈层当中,你可以找任意一个物理量,代表它的异常信号,把三个圈层当中,如果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代表海洋的异常信号,用西风角动量代表大气的异常信号,用日长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代表地球的异常信号,你会发现,这三者之间有一个位相差,它们的相互作用也有活跃期和平静期。

我们再看地球内部。地球内部,我们也可以看作有三个圈层,一个圈层,地核,一个圈层,地幔,还有一个圈层,地壳,那么在这三个圈层当中,最活跃的可能就是地幔,在地幔上有辐合带,那么这个辐合带说明地幔是运动的,这种地幔可能是一种缓慢运动,这种缓慢运动就会导致地震,地震就会主要发生在刚才我们讲到的这样一个地底下的这样一个辐合带的地方和有山脉地形高度落差的地方。

那么我们的地球的早期,可能就发生了一种现象,它们之间的一种耦合,也就是说我们的地核和地幔之间,也有一种耦合,热力的和动力的耦合,最后导致了我们的大陆漂移,我们的大陆最初是在两极的,最后漂移到地幔辐合带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地球上有很多的圈层,从最外的大气到海洋,到地壳,到地幔,到地核,这些相互作用有什么联系,这些相互作用的时间尺度上,有什么匹配,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次的厄尔尼诺事件,不是一个太平洋的厄尔尼诺事件,而是一个环赤道的一次增暖,那么这样一个增暖,是不是跟更深层次的地下的活动有关。这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