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的资金扶持使开发商把目光都投向了生猪养殖
曾子墨:2008年上半年,南京楼市的观望气息日渐浓厚,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审批程序也非常的严格,不少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普遍缺钱,不仅已经开工建设的新楼盘“难以为继”,要想获得心仪的土地更是难上加难。而在另一方面,养猪却可以获得中央财政的资金扶持,还有母猪保险,基础设施补贴等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少的中小型开发商都把目光投向了生猪养殖。
曾子墨:在你们公司投入养猪这个行业之后,有没有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
刘福林:因为我这个猪养的少,养的少,达不到政府补贴的标准,但它能享受几个优惠,第一,老母猪50块钱一头是肯定有了,第二个,我这个猪粪做沼气,政府有补贴,这一次我们申请了大概20万,政府给了20万给做沼气的,处理猪的粪便。
解说:杨国英公司的养猪场规模较刘福林的略大,每年可出栏2500头商品猪,因而得到的补贴也较多,各级财政每年给予的补贴约在60万元上下。
曾子墨:国家关于补贴保险具体有什么样的政策
杨国英:保险这块就是我们投保保额为一千块钱的一个保单的话,种猪就这一块,投保60块钱,政府财政要出80%,企业只要出20%,就是60块钱的保险费用,保额是一千块钱,企业出12块钱,政府出48块钱。
另外一些各个地方的政策,像江苏,规模化猪场他存在一个补贴,它的是60、80和100块钱每平方的一个补贴标准。
解说:国家对养猪的补贴大大调动了人们养猪的热情,但对于很多散户来说,除了生猪上市的价格,猪病猪疫是他们养殖过程中最担心的。这是江苏省徐州的陆口村,这里的养猪户没能躲过2006年下半年那场大规模爆发的猪蓝耳病疫情,村里的一个普通养猪户,那一年,赔了精光。
黄电臣:死猪死得也怪惨的。
记者:这个村子里死猪惨到什么程度?
黄电臣:哪里都白扔些猪,就那么长的猪,死了他不白扔吗?这沟里、路上都横着猪,人家都不要了,猪一便宜,下出来的小猪都扔了,一窝下一二十只都扔了。他喂不值钱,不喂吧,它还得喝老母猪奶。老母猪你也得给料吧。都扔了。
毫无经验的房地产商们养猪也有很大的风险
解说:2005年中国全面实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此后,原来的乡镇兽医站只保持了编制,不再由财政发工资,兽医们也只好自谋生路。尽管国家后来也曾出台措施,对有严重危害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但散户养猪却明显地越来越难。
黄电臣:兽医站都散伙了,又没有人问这个事儿,怎么防疫?以往还有兽医站,还下来给猪打针,这会儿已经没有了。这会儿谁家猪有病,谁就自己买药自己给打。找别的地方找兽医来给看吧,他到邳县兽医站进药,他四块钱进的能卖给你八块,就是这样的,老百姓这个猪,本身猪不值钱,这一针打下去就七八块,早一针晚一针,这就16块,一针8块钱,这就16块。连续打两天,这一个猪就三四十块钱.
黄电臣:等到时候打不好了,卖了吧,你这猪看不好了,一卖,卖人家五十块钱,花了百把块钱打的一个母猪,才卖五十块钱。这有啥办法。
解说:除此外,散户养猪面对的另一个危机就是不可预测的市场价格波动,杨国英认为,相对大规模的养猪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这种风险。
杨国英:养猪行业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市场的变动,之前,就是很多农民离开了养殖这个环节,因为养殖行业可能有三到五年周期调整,在猪价上升很高的,饲料价格相对低的时候,农民是大规模地进入,但是在饲料价格上升的时候,在猪价下降的时候,农民就吃不消了,他就承担不了这个风险。就是我想过去的五到十年,特别在长三角经济或者说在珠三角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际上规模养殖已经淘汰了传统农户的个体养殖,但是未来的话,就是我相信还存在一个产业的调整。
解说:为了能够抓住现代农业这一机遇,杨国英说,他们把公司在农业领域尝试的第一个项目生猪养殖看得很重,并且一开始就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来投资运营。这家猪场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发酵床养猪技术,以微生物作转化中介,分解猪粪,这不但使猪圈没有了气味,还为猪提供了更有营养的饲料,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解说:在刘福林公司的养猪基地,我们看到了现代化农业的影子,这里原本是一个拥有鱼塘,茶园,苗木,200多只梅花鹿,可供人餐饮、垂钓的休闲娱乐场所,长期从事管理的员工约有11名。现在,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开辟出了一块约400平方米的地方用来养猪,还请了专门的技术员负责生猪防疫工作,另外两名饲养员也都是有经验的养猪能手,这些人全都24小时不离农场。
尹志虎:我们这现在的规模是300多头,品种有美国的和台湾的,我们的猪一般都在3个半月左右出栏。计划下一步准备计划扩大到1000头。
解说:据尹志虎介绍,到下个月,他们的农场就将有大约150头猪出栏,如果市场情况稳定的话,每头猪能卖到1800元左右的价格,每头净赚300元。
解说:尽管有着美好的愿望和积极的行动,但初次养猪、毫无经验的房地产商们目前正经历着一场从心理到技术,从人员到资金的全面调适过程。困难肯定是有的。
曾子墨:但毕竟养猪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和房地产行业非常地不同,你们具备这方面的技术含量吗?
杨国英: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我们都选择了跟南京农业大学进行长期的合作,就是我们聘请了南农大一些教授,著名的顾问,那么我们从高校找了一些学畜牧,学农业的学生,就是填补一些技术的力量。
曾子墨:虽说您在养猪方面有资源优势,已经有了农场这样一片地,但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意识到它的风险存在吗?
刘福林:猪是最容易生病的,所以在养猪上,我们充分考虑这个风险,加强防疫,从防疫入手,防病毒入手,这样来考虑的.
曾子墨:科学养猪现在对于你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福林:我们目前主要养得少,方方面面人才都找过来的话困难,规模小,如果上了一定的规模,方方面面的人才都要到位.
曾子墨:如果上了规模,你们还希望得到政府哪些方面的帮助?
刘福林:资金上嘛,可能有一定帮助,主要帮助在市场,市场引导,科技服务这个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
相关新闻
编辑:
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