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毛泽东夸奖《组织部来的年轻人》
2008年07月10日 12:01 】 【打印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王蒙老师我们不准你走了,昨天聊得兴起呀,刚说到这个诺贝尔奖啊,说这个中国大陆的作家两个原罪。两个原罪,叫非诺非鲁,您这个非鲁就是没一个像鲁迅的。再一个,非诺是什么意思呢?

王蒙:非诺就是咱们境内的作家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窦文涛:噢,这是两原罪。

王蒙:就是也有这种说法,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敌对性的。

许子东:这是和平演变的东西。

王蒙:也有很正规的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呢,这些说法都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实际的情况。它呢,第一,并不是文学的最高标准,我们看一下文学史就知道,我随便举一个例子,一开头诺贝尔文学奖还在挪威评呢,挪威呢,我们认为的最伟大的剧作家是易普生,但是易普生呢,他的那些文章里头尤其是《国民公敌》这些,他骂的太厉害了。诺贝尔文学奖不想给他,给了一个比他相对温和一点的作家,公关搞的好一点的一个人。所以既然这类事情,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能免俗。

王蒙:毛泽东夸奖《组织部来的年轻人》

窦文涛:我跳跃性的去想不过他讲的这个啊,我一下子想到就是中国的小说啊,跟时代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包括跟政治之间的关系,现在好像没这事了,过去你们经历的年代,因为一个小说,成了全社会大讨论的什么分水岭。所以我就又想起像当年《坚硬的稀粥》,您这有回忆吧?对这个东西的批判当时是怎么回事呢?

王蒙:这个其实就完全没有那种成为全社会的分水岭的那样的规模了。那应该说还是比较少数的,只是有的人总想找一点麻烦。后来这个事情,出来以后不久就被上边叫停了,所以这事就过去了。

许子东:他真的引起全社会注意的是他年轻时候的那个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窦文涛:这算是聊到正题上了。

王蒙:对,《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呢,在那个时候师哥社会话题,它被认为是很出格的,或者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作品。

窦文涛:出格在哪儿啊?

王蒙:就是说,有很多最喜欢我的领导,说你怎么能写党委的组织部门呢?

许子东:是你写的吗?

王蒙:是,就是。你能随便写这个吗?你这不是找事吗?这不是变成王实味了吗?是不是。

许子东:在延安被枪毙掉的。

王蒙:没枪毙,被砍头了。

窦文涛:噢,砍头王实味。

王蒙:在延安撤退当中,胡宗南进攻。这个也可能是枪毙,我就不知道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啊,那当时是压力非常的大,后来那个跟《坚硬的稀粥》相比,跟闹笑话一样,那就哥几个玩玩儿,说说笑话。

许子东: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小说好像在写你的一生啊。组织部是一个党的政府机构,你这个一辈子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这么一个年轻人,你以这样的身份进去,进去了以后他是非常崇拜这个机构的最高理想的,可他发现机构里边有些事情他不太如意,然后他要适应里面。

然后当时里边还有一个被描写成头脑清醒的官僚主义者,叫刘仕武,他其实脑子很清醒,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想要什么,只是他经验多了,他就学会做人了,甚至有些批评他的人啊,就说王蒙自己啊,就从林震慢慢变到了刘仕武,是不是?是不是像他的一个隐喻啊。

王蒙:这个我倒没那么想过,因为那个作品也是因为阴差阳错的一些原因,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他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而且毛主席还保护了这个作品。

许子东:他原话怎么说?

王蒙:他甚至于说,这个作品写的反官僚主义我就支持。是不是有人写文章说北京没有官僚主义,北京怎么没有官僚主义?中央还有王明嘛。

许子东:借题发挥嘛。

王蒙:借题发挥,然后说,王蒙有文采,年轻、又有文才,有希望。这个话我现在提起来,我仍然感谢毛主席。因为他这是第一个人,第一个以这种身份的人肯定你,这是毛主席的话,他不是说才华呀,才能呀,咱们这些酸文人爱说的话,他叫有文才。

窦文涛:这就是咱刚才说的。

许子东:没过多久你就在伟大的反右运动变成右派了。

窦文涛:这就说到他对毛主席的感情,即便是叫做知遇之恩,你也觉得不过份。

王蒙:说知遇之恩啊,有点太高攀了,是不是啊?但是在这个之前没有任何一篇重要的文章,或者是一个正式的讲话,提到王蒙有文才,那么第一个发现王蒙有文才的是谁?是毛泽东。这个我也不敢说知遇,是吧?因为紧接着我就划成右派,划成右派了人家问说这个划成右派不是毛主席划的。

许子东:是周洋划的。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