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干旱] |
晓楠:走进中寨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人口近千的小村庄,年轻人的身影少之又少,像陶发清老人这样的,由两位老人带着孙辈生活的家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中寨村海拔大概是一千多米,村民的饮水一直依靠山泉水,人们在山上的泉眼修一座水池,然后顺着山坡把水管引到家中,这种饮水方式,已经在这里沿用了很多年,但这种村民自创的“山寨”自来水的水量,会随着山泉水量的大小变化而受到影响,一旦泉眼不再出水,就不得不重新去寻找水源,所以中寨村的缺水已经不是短时间的事了,至今也仍然流传着“春旱年年有”的谚语,而面对今年这场历史罕见的大灾,缺少了年轻人的中寨村,一场水与村庄之间的保卫战就在这群留守村中的老人和孩子中间悄然打响了。
解说:这位老人名叫陶鑫发,今年75岁,和村中很多老人一样,儿子在三个月前去了昆明打工,家中仅剩下了他和孙子两个人,陶老汉个子不高,平时言语不多,但在村中他却是个举足轻重的人,大家都认定他是这个村的水菩萨,都亲切的叫他“找水妈”,这次村中缺水,他又开始上山找水了。
陶鑫发:你去找这个水累,不在乎这一点累,都说如果找到的话,等于说是能够把这个水引过来的话,像我们中寨人,等于改变了面貌了,让你们中寨人都能有水喝,人畜都有水吃,把这个面貌都改变了。
解说:陶鑫发说,自己和水打了半辈子交道,很小的时候便经常和父亲外出找水,颇有经验,过去三十年间,村中每有缺水,他都会主动上山找水,对于村庄的缺水,他很有感触。
陶鑫发:这个老人如果死了,就唱孝歌给他送盘缠,唱孝歌作为风俗习惯,像我们寨子这种条件,困难条件就这么唱了么,我们小土寨水浅地皮薄,人畜饮水要下河,五里路上去挑水,挑回来肩膀都累压垮。
解说:一把锄头,两根塑料管,成了陶鑫发找水的全部装备,为了寻找水源,村中方圆数十里的山地,陶鑫发常常一个人步行往返。
解说:寻找水源,寄托着全村的希望,但由于旱情严重,降水量不足,多日寻找,陶鑫发常常无果而归。
陶鑫发:挖下去将近一米的地势,把这个水带上来,我就拿可乐瓶去搞,半个小时才积这么一可乐瓶子,我说这个不行的,这个水量不大。
解说:过去的三十年,找水都失败了,这次的旱情,更是让找水的难度大大增加,虽然艰苦,但每次面对村中,缺水的老人、孩子,陶鑫发始终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晓楠:带着全村的希望,陶鑫发拿着他那套,稍显简陋的装备,不停的寻找,村子周围各个有可能,有水源的山谷他都会去,甚至有一次,他还一个人拿着手电筒,下到了一百米以下的,一个熔岩洞里去找水,老汉说有的时候,他还会带上,他今年不满10岁的小孙子,俩人一起下山,爷孙俩瘦小的身影,就这样行走在,茫茫的大山中间,如今村子里,还是没有新的水源,村民们就必须要到,山下的河沟去挑水,用水的状况非常紧张,在村子里采访的时侯我们发现,很多人家什么盆盆罐罐呐,水杯水壶,所有能盛水的器具都用上了,能装一点是一点,一盆水更是循环往复,用了再用,也不舍得倒,因为缺水,牲口的耗水量大,所以很多人家,甚至把牲口都卖了,但是我们也发现,即便是这样,到村民家去做客,他们还是会非常热情的,给我们端上一份干粮,而且会执意的泡上一杯热茶,如今对于中寨村来讲,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了,水就是他们的命。
解说:在山下通往山上这条,约10公里的山路上,每天都会穿梭着一支特殊的摩托车骑队,在一次进村的路上,我们和他们曾有过一次相遇。
这个人叫徐永杰,是中寨村所在的镇上的居民,这支送水队,就是在他的号召下组建的,一个月前,一次上山的偶然经历,让他萌生了这个念头。
2010年春节刚过,徐永杰便在镇上,号召年轻人送水入村,很快便得到了多人的积极响应,目前骑队已有成员三十多人,他们职业不同,身份各异,尽量抽出空闲时间送水上山。
就这样每天一人两桶,大概100斤的水,不断的被送进村中,徐永杰说在这样的大旱之年,他不能把这群乡亲给忘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