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中国最高级别国际家庭的悲欢离合
2008年05月09日 14:38 】 【打印

1946年1月,在阔别祖国15年之后,李立三终于回到了中国革命的最前沿,如游子回到母亲身边,他被压抑多年的工作激情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在哈尔滨,李立三作为中共首席代表参与了争取和瓦解国民党军的工作,也为保护丰满电站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拼命工作之余,李立三依然惦念着远在苏联的妻子和女儿。

在与家人分离了8个月之后,李立三终于办好了一切手续。然而,正当李莎准备启程时,东北战事又起,驻扎在哈尔滨的中共领导团时刻待命,准备撤离。期待团圆,却又担心家人安危的李立三内心矛盾不已。

我亲爱的立扎,昨天,我本想给你发一份电报,内容是这样的:形势复杂,暂勿启程,发完电报,我的情绪十分低落,去找一些同志谈心,他们异口同声劝我把电报收回,我果真把电报收回了,现在又感到后悔,我怎么能这样做呢。你在莫斯科正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我却叫你来到战火纷飞的地方来,让你再一次经历战争的艰辛和恐怖。可是,我又想,假如现在不叫你来,那么要等到什么时候国内的战争不会很快结束,很可能要打五年、十年,我相信你是不会感到畏惧的,等到我们重新团聚,我们就不仅是恩爱夫妻,还会是共同斗争的战友,我们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在战争生活中找到我们的幸福。

接到丈夫的信后,李莎不顾亲友的劝阻,毅然带着三岁的女儿前往中国,十多天后,母女俩抵达哈尔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天安门城楼上,李立三站在了毛泽东的右侧。建国之初,李立三被任命为劳动部部长,在当时的报刊上关于他的消息频频出现,而他身后的国际家庭也颇引人注目。

新中国百废待兴,身为部长,李立三公务繁忙,然而工作之外,他依然细心地呵护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家庭。

历经苏联的种种困苦,李立三对于自己和李莎的这段婚姻格外的珍惜。从苏联回国之后,李立三终于走出了15年漫长的低谷,迎来他政治生涯当中第二个黄金期,可以说这时候,李立三仕途顺利,他原本以为妻子和女儿就此可以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但也正在这个时刻,让他们没有想到,中苏关系起了变化,这样一场跨国婚姻自然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对于李莎来讲,恐怕让她更加无法预料的是,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迎接她的竟会是一场牢狱之灾,是一场她将和中国人一起面临的大变故。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约,撤退援华专家,中苏关系宣告破裂,李立三和李莎的婚姻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苏关系破裂后不久,李立三被叫进了中南海,周恩来向他传达了中央的意见,要么跟李莎离婚,要么让李莎与苏联脱离关系,加入中国国籍,是选择丈夫,还是背叛祖国,李莎和李立三的婚姻再次面临考验。

回顾历史

新中国为何定都北京

    导读: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蒋介石反人民的政权定都南京,毛泽东把人民的政权定都北京,这种针锋相对既反映出毛泽东的伟人个性,更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点击全文]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二 21:50

    重播:周三 15:0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