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人背井离乡 一户人家守望家园
2007年11月14日 15:19凤凰网专稿 】 【打印

东容村是民勤县最靠近沙漠的自然村,从魏光财的家向北步行十五分钟,穿过戈壁,就是沙漠。在我们看来这里已然没有了生存条件,但老魏却固执地说这里原来曾经是个好地方。

五十年前东容村往东,几公里就是一个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当地人叫青土湖 。魏光财回忆,小的时候青土湖水深的地方还有二十几米,但日复一日,不知从哪一年?青土湖水干、风起沙逼人退,每年春天老魏总是第一个见到沙尘暴从自家的房顶呼啸而过,整个村庄被笼罩在一片昏暗当中。

对魏光财来说,他这55年的全部记忆,都依托在了这个形将消失的村庄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村子里人就开始往外走。有了人家走了几十年了,但老魏仍然能一五一十的说出人家当时的模样,他们的癖性。他最怀念的日子其实就是六十年代,那时候村子里有一百多人,孩子也多,从早到晚听得见笑声。老魏说他最记得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到村子中间的空地上,扯开大幕来放电影。那个时候那一幕,一直在老魏的脑海里。

解说:如今,魏光财夫妇俩和他们的房屋,已成为荒芜和生机的分界线。房屋前面,树木仍生机盎然。房屋后面,残余的农田,早已变成了盐碱沙滩,每到晚上,沙随风跑,村庄里就会不时响起阵阵声响。

魏光财:好像是他们虽然走了,感觉到他们庄里可能还有人,那种感觉。出来转一转,出来看一个人影都没有,门上挂着个锁。

感觉空荡荡的,好像是啥也没有了,连个人声也听不到。

主持人:东容村缺水已经有很多年了,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开始挖土井。那个时候打上几十米可以见水,现在这个深度要演变到了上百米。在邻居们走后,魏光财和老伴开始面对日复一日的困难,现在他们大概每隔半个月,要到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上一趟水。途中要翻几道梁,要过几条大沟,辛辛苦苦拉回来的水,还得要点滴计算着用。比如洗个碗,就用湿抹布檫一檫。隔几天才洗上一次脸,对于为什么留在这里,我们和老魏也谈了很多,也说了报纸上,网络上有些人对他的议论,到底为什么这么固执呢?老魏的一句话,让我们有点出乎意料,他说信不信由你,二十年前,他曾是第一个往外搬的人。

解说:二十年前,沙土漫过青土湖底。开始向村子步步逼近沙带边上的村民,被迫舍弃房屋,远走他乡。

1989年三十七岁的魏光财,担心去晚了分不到好地,急匆匆带着十六岁的女儿,踏上了前往他乡的路荒野上,魏光财开始开荒,打井重建家园。然而一阵喧嚣过后,魏光财发现,其实这里依然是水源不足。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一年间五十几个搬迁户,到了年底,竟然没有了踪迹。

孤零零的日子里,魏光财忍受着寂寞,他不停地回望着家乡曾经的富饶和村子里曾经有过的热闹。就在东容村最辉煌的日子里,21岁的魏光财,用双套马车娶回了自己的媳妇张菊花。

主持人:说起结婚娶媳妇,老魏颇为沧桑的脸上,还有点扭捏,有点难为情。不过尽管是说的三十五年前的光景那激动劲 那笑容还像是这事就发生在昨天。在1989年冬天,魏光财实在无法忍受人在异乡的寂寞,在新开发的地方只住了一年又回到了东容村。他说呢还是自己的土屋子好,至少这里还有他一起长大的那些伙伴,有他熟悉的父老乡亲。但儿女们和老魏的想法不同,老魏的儿子说,家乡已经没什么发展前途了所以他执意带着媳妇去了内蒙去打工。女儿也说穷死 饿死,也不想住在这里。几年前,她也嫁了外乡人。孩子们走

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老魏是三次搬迁 ,三次又返回家乡。原因只有一个,在外面心里堵的慌。1999年当魏光财第三次返回家乡的时候,东容村这个村庄,曾经有六十户的人家现在只剩下了四户人。

解说:2005年政府再次组织搬迁,而这一次魏光财已年过半百,对于搬迁也早以没有往日的热情。话虽这么说,但看着仅有的几户张罗着搬迁,老魏还是有些犹豫。

魏光财:我就琢磨,我说呀,成了我一户了,他们走掉了,我咋过呢。
 
解说:那几天,老魏吃过晚饭就挨家挨户的串门游说 。他希望至少能有一户留下来和自己做个邻居。
 
魏光财:那个老汉就说,住在这个老地方我也没想走,老汉七十多岁了。我就跟他讲,你要想住就住下,我们也是个伴儿,老汉就很不愿意走,结果儿女们说,老爹一个人住下来
我们担心那。

解说:2005年春节前,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魏光财和老伴站在村口 ,送走了这个村庄里他们的最后一户邻居。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