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 凤凰节目 > 冷暖人生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冷暖人生] [陈晓楠] |
|
戚国其的死是上海工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三里洞煤矿第一起死亡事故,那时距三里洞正式投产仅仅12天。1957年7月1日,由前苏联专家设计的中国西北第一座现代化煤矿三里洞煤矿在铜川建成,从上海支边来的318名建筑工人经过一年多的实地培训,开始正式在三里洞上岗。葛登发在井下一线采煤,朱永生做瓦斯检测员。
林鑫:我父亲一直是瓦斯检查员,他带我到他矿上去过。给我留下最多彩的印象就是看瓦斯鉴定器的时候,我眼睛在那瞄的时候,发现那里头像彩虹一样是七彩的。
朱永生出生于江苏太仓,他热爱作曲充满了艺术幻想。但家境贫寒的他为了负担全家的生活,只能来上海做一名建筑工学徒。1955年底,几个陕西铜川矿务局的干部来到上海,一场动员大会彻底地改变了朱永生的命运。带着建设新中国的热情,也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他来到荒凉的大西北,成了一名矿工。
林鑫:别人去的地方他要去,别人不去的地方他也要去,因为他要不停地测量瓦斯的浓度。吃完中午饭就走,半夜回来我们都睡着了。
陈晓楠:所以在你印象里一直是一个匆忙去上班的父亲?
林鑫:是一个都不太能见到的父亲。
虽然工作条件很艰苦,但在计划经济时代,煤矿工人毕竟属于国家保障供应的人群。工作稳定下来以后,朱永生将母亲也从老家接到铜川,而且在探亲假时认识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家乡姑娘吴玉英,并把她带到铜川,在矿山组建了一个家。他们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林鑫是他们的长子。
林鑫:他和我母亲有时候唱《玉蜻蜓》、《珍珠塔》,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他给我们做一些梳妆台,那种玩具用火柴盒做的,给我扎的一些兔子灯,那些手法,我后来也同样扎给我的儿子。
陈晓楠:他当时最爱唱什么歌你印象最深的?
林鑫:《伏尔加河纤夫曲》,特别的男低音,特别的低沉。那种声音在暗夜中,很深沉的这种声音,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相濡以沫中,一家七口经历着艰辛的岁月。作为瓦斯检测员的朱永生虽然工作异常忙碌,但由于并非在一线采煤,他的收入相当微薄。
林鑫:矿工干一天活回来就在睡觉,妈妈就说不许大声说话,撵到外头去,不能影响他休息。吃饭吧啥也都尽量地照顾他。因为一家七口人,我们姊妹四个、妈妈还有奶奶,都靠他一个人工资来养活。好像工资从来没花到月底过,总是有十块钱这个坎过不去,要靠下个月来补。
每到过年的时候,矿上就会拿一些慰问品给有些家庭送,光荣烈属,门口贴牌牌的我们很羡慕,因为有人会给他们家过年送东西。我不知道那是意味着什么,后来才知道,是他父亲在井下死掉了。
对于矿工的家属来说,生活的贫苦远远比不上对生命的担忧。丈夫每次出门上班,也许都意味着永别。儿时的林鑫从懵懂之中,很快就切身体会到了这种煎熬。
林鑫:后半夜了,本来是该回来了,还没有回来。后来就听见人咚咚咚敲门,说我爸在井下出事故了。那个时候睡得迷迷糊糊的被叫起来,然后就在走,两边山上黝黑的,灯火也都几乎没有。走到医院,就看见我爸躺在那儿,脸色苍白,特别虚弱,腿上打着石膏,他看着我,微微地笑了笑。我第一次感觉到,在我心目中的高大的父亲。
相关阅读:
编辑:
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