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诸位观众欢迎收看《国学天空》。我们金典的主题是孔子的人文关怀,在遇到灾难的时候,一个人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如果说论语里面找材料的话,里面并没有明显的谈到有关天灾这部分。如果有的话呢,大概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也就是论语乡党篇里面所说的“迅雷风烈比变”。这六个字什么意思呢?
就是遇到急雷狂风,一定改变态度。我们从这六个字可以了解孔子他的想法。急雷狂风是自然界的现象,它也可能造成灾难,孔子这个时候一定改变态度。改变态度这听起来比较模糊,不太知道他到底怎么做?所以朱熹的注解就引用一些材料,加以说明。
说他立刻穿上衣服,收拾好东西,准备做什么呢?准备逃难。朱熹加了一句,他说孔子这样做是为了敬天之怒。就是对于天的愤怒要表示敬意。说实在朱熹是宋朝人,他后面这个加的稍微多了一点。
其实孔子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把天连在一起。他是很了解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则。只是我们人类,不一定完全认识,因为古代的科学比较有限,发展比较有限。
所以迅雷风烈是自然界的现象。这个时候跟天发怒其实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论语里面很实在,改变态度准备逃避灾难。所以这时候,我们面对自然界的现象,发生状况的时候。什么都不要说,譬如说大地震。我们在台湾常常有地震,地震的时候怎么办?就要立刻判断,是不是非常的危险?如果说你感觉到这个地震,经常像是余震一样。只是做横的一种移动的话,比较没关系。它如果是上下这种震法就非常可怕。
台湾在一九九九年有九二一大地震,就是这样的情况。那个时候不管你是谁,地震的时候它是完全不管什么人的。你在这个地方碰上了,你就必须面对他。那么接着我们讲到人祸,因为人有的时候也会造成一些灾难。
在论语里面比较明显的也只有一段。也在论语的乡党篇。上面说什么呢?他说家里马厩失火烧了,孔子从朝廷回来说有人受伤吗?没有问到马。孔子在这段资料里面的表现,很令人感动人人佩服。
为什么?这边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人文主义,有人道精神。在古代的社会是封建社会,我们可以想想看,如果马厩失火烧了话,谁可能受伤呢?马车夫、工人、庸人可能受伤。
他们在社会上阶层很低,没有受到应该有的尊重与关怀。但对孔子来说的话,马再怎么贵重都不能跟人相提并论。在古代的马是被当作重要的资产,但在孔子来说的话,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同样的价值,远远超乎其他的生物,其他的物资之上,这是毫无质疑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了解,在灾难发生的时候,要有人道精神,救人第一。在古代孔子也是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那么如果说我们再进一步看,儒家对于人间的遭遇,有什么看法?
那么在论语里面倒是有一段,讲得比较完整。我们也比较熟悉,这一段话是子夏引述孔子所说的话,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八个字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把死放在前面,说明什么?死生有命,活着我们都有生,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死对很多人来说,是人生里面最大的关卡,最大的灾难。
人在原则上按照自然的情感,没有不害怕死亡的。虽然我们都知道,这种害怕死亡的一种情感,可以经过调整修正。而没有必要变成一种恐惧,因为死亡是自然现象。但是作为人他当然希望活久一点,活得健康快乐,这是一种生物本能。
那人也不例外,但是人活着并不是只有生物本能,他还有什么?他还有人性的特色。可以发展他的德行,培养他的智慧,增强他的能力。所以人生就变成一个有目的,不断的奋斗成长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你珍惜生命是正确的。
一般人都知道,死跟生不是你所能掌握的。我们已经出生了,就好好过日子。但是死这一关,如何出现呢?怎么样的方式,时候时候出现?没有人知道。
孔子对于颜渊的过世也觉得非常遗憾。那么底下这两段话,是特别重要。一个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敬代表什么?代表态度认真,而言行没有差错。
跟别人来往呢,谦恭而合乎礼节。这个时候四海之内的人,都可以称兄道弟。也就是说天下人都是兄弟姐妹。很多受灾的朋友,应该感受到天下人都关怀他们现在的处境。
我们在台湾也是一样,很多人都在问,想怎么样可以帮点忙?这个时候呢,大家都觉得感同身受,同胞手足。所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儒家来说,你需要做到什么?本身态度要严肃认真叫做“敬”。对别人来往要谦恭有礼,这是“恭”。“敬”跟“恭”能做到的话,到任何地方都没有问题。因为儒家主张是人性向善,你只要行善的话,别人就愿意跟你产生一种呼应。
所以以孔子来说的话,他的人文关怀,遇到天灾的时候,先保护自己,设法让自己活得平安。遇到人祸的时候,还是要把人放在首要关怀的位置。财产损失了可以再赚,房子垮了可以再盖。但是生命要先能够支撑下去,未来的发展如何?就看你现在怎么样选择一个方向?
所以孔子人文关怀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让我们知道说,天下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因为我们都是人这一类。从这边来看的时候,应该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我们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