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对决:毛泽东曾以彭德怀名义向台湾发布文告
2010年04月08日 14:25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记者:这个就是杜风瑞的雕像啊?

何宝义:对对对,这个搞这个金大概是五斤呐,五斤的黄金呐,搞起来的。

记者:我看写的是“空军英雄战士”。

何宝义:这就是杜风瑞的那个,郭老的题词,也是空军承认的,在这作为一个称号,所以这是唯一的这一种称号。在我们军史里头,这起码在空军史上,这还是唯一的一个称呼,称号。

记者:这个塑像就等于是,展示了他刚刚要去参加飞行,参加战斗的那个情景?

何宝义:对,就应该是在什么呢,上座舱前的这么一个塑像,一个形象。

解说:杜风瑞,1933年出生于河南方城县杨楼镇赵洼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43年,杜风瑞刚满10岁,就给地主打长工,15岁,杜风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杜风瑞从航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空14师40团1大队当飞行员。1958年9月,杜风瑞所在的飞行中队,奉命奔赴福建前线,参加国土防空作战,此时,他刚刚结婚一个月。

何宝义:在部队里结的婚,结的婚,当时领导为了照顾他,反正新飞行员嘛,他做转场任务,没有飞机转场任务,就没有叫他,结果这个人他对自己就要求很严,因为这个部队12点半,一吹哨子集合,收拾行李。他就住在营房里,他不都听见了嘛。他也起来了,到部队回部队报到了。

陈晓楠:1958年的10月10日拂晓,25岁的杜风瑞和战友桓树林等人一道来到了福州机场。7点多的时候呢,福州机场搭台飘起了“一等准备”标志的红旗,随着两颗绿色信号弹腾空飞起,在副师长李振川的带领之下,杜风瑞和他的战友,驾驶着8架米格—17战斗机直插云霄。一场空军入闽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开始了。

何宝义:10月10号这次战斗标志着什么呢?国民党实际上它实行了个不接触,我不跟你谈,它回答它都不回答,不接触,不谈判是吧。还是要坚持战争。这个就是它的,不然它出动那么400多架(飞机)干什么呢?这就是它的决心,就是不谈判,而且还是要坚持战争,还是要入大陆,这是不是10月10号到了龙田嘛,虽然是海边上。

桓树林:起飞以后,我们是向西,向西方向爬高,向西背着海爬高。完了转过来以后的,再对着龙田方向去,我们接近龙田这个时候,就通报敌人出来了,出来这个,通报敌人是六架,我们是八架。当时,通报距离是越来越近,实际上等于是对头这么飞,它过来我们过去嘛,就这样。这个,大概在多少,这个二十几公里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对头看见飞机了,这时候我就报告了,报告准备射击。结果我,我把机摆好了以后,过了以后,着火了一下打了几发出去了。

解说:在桓树林与敌机展开近距离格斗的同时,杜风瑞仅跟着长机冲入敌阵,桓树林回忆说,当时在空中他没有能够看到,杜风瑞和敌机战斗的情况,返航后,他和战友们经过仔细研究推测,才知晓了杜风瑞与敌机格斗牺牲的经过。原来,在长机姜永丰被1架F86偷袭后,杜风瑞加大油门向开炮的敌机冲去,在他的掩护下,长机脱险了,杜风瑞却陷入4架敌机包围之中。

桓树林:当时我们推测就是说,这个敌人咬住他的长机后,可能他的后头掉了队,他的距离就比较大,就这样的,比较大,又因为这个新飞行员动作量比较大,他就不一定跟上,就这样,所以在敌人攻他长机的时候,他这个长机摆脱了,摆脱下滑,这个进到云里头,进到云里头,那敌人也看不见了,他也看不见了,所以他这个时候,敌人可能没进云里头,敌人虽然跟着去了,但没进云里头,他也就跟着,跟着前面的敌人去了,开始瞄准射击。大概什么呢?这个转了两圈的样子,在这两圈里头,他击落了敌人两架,同时在这个时候,在最后,后边的敌人把他击落了,就是这样,大概就是这么两分多钟的时间。

解说:杜风瑞以一敌四,在击落两架飞机后,被敌机击中,被迫跳伞,在降落过程中遭到敌机扫射,血染长空。被杜风瑞击落的2号机着火坠落,飞行员张乃军跳伞成功,刚一落地就被当地民兵俘虏。杀害杜风瑞的那架F—86也未逃脱,当即被部署在该地区的,空军高射炮兵击中,栽进大海。

何宝义:实际上这个10月10号是最后一战,因为它配合了,这个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嘛,这就是它的政治意义,配合了。敌人不谈判,它还要坚持战争,结果13次空战,它屡遭打击是吧,击落了它14架,击伤9架,它受不了,这次结果它就不敢入陆了,不敢再战了。改变了我们是打打停停了,它就是不入陆了。我们军委的命令不入海,它不入陆这个战争自然形势就缓和了是吧,这个就打出了个政治影响,政治意义。

解说:不过,围绕这场空战,一场宣传战,也在台海两岸之间愈演愈烈,第二天,台湾《中央日报》等报刊刊登消息称,空战中,中共损失五架飞机,另外两架被击伤,更为滑稽的是,在不明张乃军生死的情况下,报道成,张乃军为解救战友,与共军飞机互撞坠毁,壮烈牺牲。

记者:这就是那个张乃军,是吧?

何宝义:对。

记者:就是被。

何宝义:少尉。

记者:被杜风瑞击落的就是他,这边写的是当时国民党的报纸,吹嘘的。说是不顾自己救战友,张乃军慷慨成仁。

何宝义:这里头说还说壮烈牺牲,救战友壮烈牺牲,他既没有救战友,也没有壮烈牺牲,他还活得好好的是吧。

记者:这是解放军报报道的,说是访蒋军活烈士嘛。

解说:1959年6月3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释放了原蒋空军五大队,少尉飞行员张乃军。人民解放军考虑到他还有亲属在台湾,根据他的意愿,将他放回金门,至此,张乃军壮烈牺牲的骗局,大白于天下。

陈晓楠:1958年10月10号的空战,可以说是台海上空制空权争夺战的最后一战,它以国民党空军的惨败而告终。中国空军取得了入闽作战的最后胜利。国民党空军的一位参战飞行员,曾经这样回忆说,中共空军在韩战当中,曾经创造过有名的“米格走廊”。而1958年,他们又在闽浙粤一线,成功地构筑了一道“米格墙”。这堵空中的“米格墙”,从未退出过大陆领地,更未延伸至海峡。所以,空战的发生,多为我方主动对他们的“墙”发动空袭,但总是无法突破,撞“墙”而回。迭遭打击的国民党空军,由此胆寒,被逐回了台海中线。1958年的11月之后,再没有出动大机群和解放军空军照面过招,台湾海峡的形势也就逐步缓和下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