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在朝鲜的传奇经历
2010年02月23日 13:3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本集以袁世凯早期的生活轨迹为叙述点,讲述他少年生活轶闻,以及加入行伍生涯后,在朝鲜颇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近代中国自曾国藩以下,大人物多出生江南,袁世凯则是为数不多的例外之一。袁世凯于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公历为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袁世凯的家族袁姓,是项城望族大户。清末北方有捻军起义,袁家遂于项城县东北张营筑寨号为"袁寨",练乡勇自保。袁世凯就出生于袁寨之中。

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内乱,直隶总督张树生调吴长庆入朝鲜平叛,袁世凯随军入朝。叛乱平息后,吴长庆率军驻扎朝鲜,袁世凯作为吴长庆的军事参谋,一起留在了朝鲜。那一年,袁世凯24岁。

凤凰卫视2月2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物,在晚清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当中,他真正谋取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巅峰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辟了一个时代,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人们对他的恶毒诅咒和赞颂之词一样的多。

尽管每一个见识过他手段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领袖才能和超凡魅力,但是作为政客的他,实在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这样一位以建立不世事功而自诩的人物,后世史家却一再的以道德判词来痛贬,对他的事功好像不屑一顾,对他的败笔却是一书再书。

说他是一个阴谋家,是一个伪君子,是不折不扣的窃国大盗。先窃清朝代以民国,后窃民国代以洪宪王朝,没错,我们说的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多少年来,我们对他实在谈不上有多少了解。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能或许包含了人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那么在这里,让我们索性花一点时间,好好来观察一下这位重要历史演员,卸妆之后的面目吧。

解说:这是是河南的袁林,当地人称之为袁坟,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袁世凯就葬在这里,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这个碑铭是袁世凯的一生好友徐世昌题写的,碑的背面该是死者的生平事迹,功过是非,但是袁世凯墓碑的背面,却一片巨大的空白,就像武则天的无字碑。看来,当时的人们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在这个人面前充满了巨大的疑惑。

讲解员(袁世凯故居):后边这座楼房就是袁世凯出生的楼房,这座楼房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末时期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姓石的庄园,在石家家道中落以后,在1858年由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出巨资购买回来,并在此修建了袁宅。

解说:1859年的秋天,河南项城的望族袁家新添了一个男孩,在外打仗的袁家长辈给男孩取名为世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出生在乱世的男孩,不但给家族带来了荣光,还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张华腾(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袁氏这个大家族我刚才说的,不是个一般的家族,袁氏这三代出了两个进士,两个举人,四个秀才,做官嘛,做到总督、侍郎。

记者:这份也就是袁氏家族的家谱表,袁世凯,父亲袁保中,祖父袁树三,袁家不是从袁世凯开始发家的,要数这个袁甲三,也就是袁世凯的叔祖父,二爷,当时他在朝中是位居一品官的漕运总督。

解说:袁甲三是袁氏家族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蹿红,与太平军的兴起有重大关系。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在广西紫荆山区起事,仅仅用了两三年便夺走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这一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文职出身的官员,都纷纷走出书斋返回地方筹办团练武装,成为著名的团练首领。与曾国藩同朝为官的袁甲三也随潮流而动,回乡练兵。战争把整个袁家都卷进来了,袁家可以说是个书香门第。这个家族对家国、君父有着虔敬的忠诚,于是在袁甲三的带领下,袁家的男人们全力投入到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战争之中。

张华腾:袁甲三他死于1863年,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壮志未酬,但是他死之后曾国藩给他写的墓志,就是说诸军之所以能够平定江南,也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就是因为袁甲三,他的原话就是“公扼守江淮,使我们无后顾之忧”。

解说:战争是残酷的,可是袁甲三却借着它实现了整个家族的崛起。但是对于袁世凯来说,这位叔祖给他的印象十分模糊,因为在他四岁的时候,袁甲三就去世了。虽说袁世凯从小就听说过叔祖的辉煌事迹,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对他发生重要影响的人是袁保庆,袁保庆本是袁世凯的叔叔,但由于常年在外打仗,年到40还没有子女,于是袁世凯的生父就把袁世凯过继给了袁保庆。

张华腾:大概是他七八岁的时候,袁保庆被清政府任命为济南知府,现在的济南市长,所以就把袁世凯带到济南去,所以袁世凯这个人他项城虽然很闭塞,但是他少年时候的生活,都不是在农村长大的。

解说:在济南生活了两年后,袁保庆从济南调到了南京,袁世凯又跟着在南京过了五年相对安定的生活。关于这个时期内袁世凯的生活,虽无详实的史料记载,但不难想象一个衣食无忧的少年公子,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无过于读书和成长。

袁腾飞(民间学者):一般就是现在的观点看,就是袁世凯不读书,但是我们看到就是袁世凯13岁的时候,据说就写了那么一幅对联,就是“大泽龙方蜇,中原鹿正肥”,就这种抱负,你说他没有学问他能把这么工整、意境高远的一幅对联写出来,我觉得这也是不现实的。

解说:不论是正史记载,还是民间传闻,袁世凯总是给人不爱读书,不会读书的印象。但如果我们留意他少年时期为数不多的几个作品,不难感受他的鸿鹄之志,和字里行间浓烈的草莽之气。

张华腾:“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九云霄,我欲向天张举口,一口吞进胡天骄”。小孩子这个气派,确实从他小时候留下很少的诗词里边,我们看一看,这个孩子从小有很大的志气、豪气,英雄之气蓬勃而出。

解说:光绪二年,也就是1876年,17岁的袁世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考得任何功名,三年之后又考了一场,然后第二次的失利使袁世凯对科举之路彻底绝望了。一气之下,他烧毁了过去全部的诗文,发誓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袁世凯正好二十岁。

袁腾飞:他是没有考上举人,但是就跟我们现在讲,就是这个人小学文凭跟小学文化并不是一回事,所以我觉得袁世凯至少从他的早年看出来,他虽然是按现在的话讲比较另类,比较叛逆,但是他应该说为他日后的发迹,应该说积累了一些个,怎么说呢,按我们现在的话说,积累了一些基本功了应该是。

解说:多年以后,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提到读书人嘴里还是十分尊敬,每当遇到什么事情时,总喜欢说一句口头禅“这比做文章容易多了”。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