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中华的暴风眼 孙中山与澳门的不解之缘
2009年12月23日 09:49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澳门-大中华的暴风眼 静中见动:孙中山与澳门的不解之缘

近现代的澳门出了不少享誉中国的人物,清代思想家郑观应世居澳门, 并在这里写下《盛世危言》。孙中山多次来往澳门,更是镜湖医院的第一位西医,他同时也在澳门开展革命活动,批评时政,澳门成了他革命思想的摇篮。著名的作曲家冼星海也在澳门出生, 在这里接受音乐的启蒙。1922年澳门发生“五二九”惨案, 这也是澳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社团工人运动, 是华人不满葡萄牙人长期欺压的总爆发。抗日战争期间, 澳门虽然免于战火,但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 澳门各界人士积极救助,给予了帮助。也有澳门的热血青年, 积极投身于全中国抗日救国的浪潮, 这次在节目中采访到的澳门日报董事长李成俊便是其中一个。

凤凰卫视12月2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小莉: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以快得难以适应的速度对外开放。英、法、美等各国纷纷在北京派驻使节,清朝的主权摇摇欲坠。由恭亲王奕带领的洋务运动一度给清皇朝带来了一线生机。当时许多人都相信,只要学习洋人的长处自强求富,便能够对付西方列强,重振大清国威。就在这场改良运动由上而下蔓延全国的时候,1866年的11月22日的一个早晨,在澳门北面接壤的香山县翠亨村一个姓孙的务农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婴,这已经是孙家第三个孩子,父亲给他起名为孙文。这个孩子从小聪明、伶俐、笃信好学,对外面世界的十分地好奇。12岁时孙文跟着母亲来到澳门辗转前往夏威夷探望长兄,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被西方文明所震撼。

许多年后回忆起小时候的这段插曲,孙中山先生这样描述。“此行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一颗改变中国的种子,那个时候已经种在了他的心中,孙中山之后还经常逗留澳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谈论国事,酝酿改革。十多年后,一场一场席卷中国的革命运动,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市里萌芽发酵。

解说:这是一条清朝同治年间,填海规划出来的街道。在清末民国年间,这里是出名的花街柳巷,平日歌舞升平繁花似锦,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就在这条街的尽头有一家走过将近一个半世纪的老旅店,至今还招呼着往来澳门的旅人。清朝同治年间,这里曾经是一个私人会所,用来招待贵客洽谈生意,新华大旅店的第四代传人叶崇茵告诉我们,在2006年一个夏天的夜晚,旅店后面的副楼遭受了一场莫名的大火。谁也没有想到大火扑灭后,一段尘封多年的记忆从此被打开。

叶崇茵(新华大旅店第四代传人):因为损坏严重,就被评定为残危楼宇,于是我们就要把它拆了重修,但是有趣的地方就是歪打正着,我们拆卸之后发现,在建筑物的里面有些很特别的秘道,有一些被砖封密了的密室。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下面一直有人住,却从来没有人发现有这些秘道。后来我们发觉印证了历史,才发现原来在革命的年间,这里的确是一些革命烈士和先辈的秘密藏身点。

我现在上来的这里四楼,在私人会所的年代,它是一个贵宾厅。为什么这里是贵宾厅?最主要是这里比较安静宽敞。最主要的原因空气特别流动,空气特别流通是拜天窗所赐。这个天窗开在这里的原因,其实有另一个故事,就是据我家族里的老人家所讲,我阿公说以前这里真有个天文台,所谓的天文台就是哨站。当时这里的一些革命党人,他们在这里藏身的秘密据点。他们需要一个地方让他们居高临下看到附近的动静,令他们可以逃避被人追捕。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可以逃走,当时一有什么事就立刻爬梯,把梯子塞上去,这里就什么也不会被发觉,就只以为是一扇窗。

解说:晚清时期的澳门已成为葡萄牙海外殖民地,对于酝酿革命推翻满清的爱国志士来说,澳门成了一个特殊的地方。

郑国强(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正因为有葡人在这里,包括在晚清的时候,一些革命志士,他要逃难的,就会来到澳门。

解说:19世纪末中国进入了近代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最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的孙中山,便是利用澳门自由言论的空间,批评时政,鼓吹革命。1890年澳门《濠头月刊》上,刊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政论文章,文中建议清朝政府兴办农学会,禁绝鸦片,救国主张哗然全城。写这篇政论的人正是当时,还在香港西医书院做学生的孙中山。

陈树荣(澳门历史学会理事长):孙中山把澳门当作他最早革命的地方,他在这里受到革命的启蒙。孙中山最早发表革命言论是在1890年发表一篇《致郑藻如书》,他发表一封信给郑藻如,是香山的一个外交官员,给他的信。提出很多改良措施,后来还有很多政论的文章,都是发表在澳门。

解说:“道不孤、必有邻”,大学时期的孙中山经常来往于香港与澳门之间,除了撰文论政,还在澳门土生葡人飞南第的协助下,创办了《镜海丛报》,从此有了文字救国的坚实阵地。当时他和杨鹤龄、陈少白、尤列,三位好友经常聚在杨鹤龄家中诟病时政。由于言语激烈公开反清,被时人称为“四大寇”。这里是亚婆井前地旁的龙头左巷,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孙中山经常出没在这条巷子里,这条看似平凡的小巷子,隐居着一位思想巨人。

陈树荣:郑观应当年隐居在澳门写《盛世危言》期间,当时他已经有40多岁,他在这个地方见了很多朋友,很多名人。其中一个很有名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当时孙中山只有20多岁,还在香港读医科大学,郑观应比孙中山大了24岁,已经是隔了一代人。孙中山早期的思想是一个维新变革的思想,他是希望透过一个维新变革的道路,希望中国振兴富强。

解说:郑观应世居澳门与孙中山同籍香山,早年曾在洋务总督李鸿章处谋事,在上海创办轮船公司,主管上海织布局和电报局。自幼受西学熏陶,郑观应在洋务运动中浮沉过十年,阅历丰厚,也就是在孙中山经常往来闲坐的日子里,郑观应逐渐梳理出了一套富强救国的思想系统。

陈树荣:郑观应最早提出民主,“民主”两个字在他当时30岁的时候,也就是1871年已经提出了。

解说:民主自由的世界观,震荡着年轻孙中山的心灵,一个新中国的轮廓渐渐地在这个青年眼前清晰,然后当年的郑观应也没有想到,这个长来叩门的年轻人,将会为中国带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度。1892年9月的一个早晨,一位26岁的小伙子提着一个药箱走进了这家医院,见过院长后,他被安排在医院的宿舍暂住,这个人便是镜湖医院第一位西医,也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西医。

吴培娟(镜湖医院副院长):当时孙中山先生,就是在第二幢第二层楼上的阁楼住的,他的物品,我们已经送回翠亨村了,那些台、凳子,我们有个模型在那里,而孙中山先生看病,就在这个位置,有时候病人就是在这里排队,拿筹码去看孙中山义诊的。他来了我们医院之后,澳门也有很多报刊,刊登赞扬孙中山先生的医疗技术,很受澳门市民的欢迎。由于孙中山先生医术的精湛和他平易近人,得到当时澳门市民欢迎,《镜海丛报》很多新闻都很赞赏孙中山先生。

解说:在香港西医书院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的孙中山,选择了来澳门行医。因为这里是他的革命救国事业的摇篮,以镜湖医院为大本营,孙中山还在草堆街开设了自己的门诊中西药局。

吴培娟:当年孙中山先生来镜湖医院担任义务西医的时候,他需要资源去支持他,以及开药局,所以我们当年理事和董事,大家签名借钱给他。做见证人、担保人,借钱给他。他先后在我们镜湖医院慈善会借了两次钱,一次是二千元的白银,另一次是一千多的白银,先后接近三千多。但我们慈善会的记载当年的支出一年才四千多元白银,可想而知当年社会名流,以及我们医院的董事很信任孙中山先生,很支持他,也都知道他除了医疗,还在做革命的工作。

解说:1912年5月24日孙中山回归故乡,经过澳门时特地回镜湖医院探望朋友和同志,虽然二次革命后,他再也没有来过澳门,但他的元配卢慕贞,长兄孙眉,长女孙珽都在澳门安居,直至终老。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