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期间 美国曾以核武讹诈中国
2009年11月04日 10:14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何亮亮:六百万字的科学远景规划编制完成以后,张劲夫去向周总理汇报,总理说,这么大一摞资料,这么多重点,国务院应该主要抓哪些呢?张劲夫当机立断,召集钱学森、钱伟长、黄昆等科学家一起讨论,大家认为最重要、最紧急的有六项,原子弹、导弹、计算技术、半导体、自动化、电子学。这些领域国际上发展很快,在我国还是空白,但却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把它们搞上去。重点有了,叫什么名字呢?张劲夫说,就叫紧急措施吧。

解说:当“紧急措施”带着中共“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嘱托,正式颁布的时候,刚从苏联访问归来的钱三强发现,他参与拟定的六项紧急措施变成了四项。

葛能全:钱三强回来以后就马上就对这个有意见,气鼓鼓的就找张劲夫。说我对你有意见,为什么原子能没有放到四项紧急措施里头,张劲夫开始一听,看钱三强那个态度还挺有点紧张,一看这个事,就跟他解释,你这个原子能啊,那是党中央毛主席直接抓的,不能放在这个范围上,你那个比四项紧急措施还重要,是我们国家中心的中心啊,你要人要什么,你要我就给啊。所以后来讲清楚了,钱三强哈哈大笑。

解说:兵贵神速,1956年下半年,以四项“紧急措施”为核心的四个研究机构,计算技术所、自动化所、电子所,相继在中国科学院成立。同时应用物理所也成立了一个半导体研究小组。四项紧急措施中,率先取得突破的是计算技术。

何亮亮:1958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它每秒运算70多次,是最原始的计算机,当时中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给它起了个名字“有了”,这个让人莞尔又玩味的名字,如实地写照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科学技术一穷二白的面貌。

解说:继103机之后,中科院计算技术所又连续研制出每秒运算一万次的104机和每秒运算数十万次的109乙机,后者将为两弹一星的设计、运算,做出重要贡献。

截止到1960年1月,四项“紧急措施”已经基本完成,至此以“紧急措施”为第一级台阶的原子弹攻坚战拉开序幕。

在此之前,根据中苏之间的一项秘密协定,由苏联援建的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已在中科院原子能所交付使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铸就新中国荣耀与辉煌的两弹一星攻坚战中,中国科学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吴明瑜(时任张劲夫秘书):那么要从原子弹来讲,我可以说我们做的工作,成千项的工作,科学院两万几千人,三万人参加国防建设,绝大部分是为了原子弹。要对原子能做国防服务啊,它不光是一些基础的什么设备、材料、元件、器件的提供,还有一个理论工作。

解说:早在1950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成立之初,受命出任副所长的钱三强便使出浑身解数,先后把吴有训、王淦昌、彭桓武三人,调入中科院物理所。

葛能全:就这四个人,你一看,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吴有训是美国的博士,王淦昌是德国博士,彭桓武是英国博士,钱三强本人是法国博士,都是尖端的研究机构,直到老都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由于有了这样一个领头雁,一大批人从各个国家回来都是奔到这来,特别是跟原子能有关的这些知识分子,这些科学家,他们一听说中国要发展原子能科学,大家都有一种强国的念头,都纷纷地回国。

解说:邓稼先,中科院数理化部副学术秘书,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8年的一天,已从中科院调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了邓稼先。

许鹿希(邓稼先夫人):钱先生找邓稼先到他的办公室去,就这么说的,那话原话就是国家要放个大炮仗,叫你去做这个工作怎么样。他听到钱公说这“大炮仗”这三个字,他马上心里就一咯噔,因为他当时马上就知道,大炮仗国家放的大炮仗是什么玩意,那就是原子弹了。

解说:钱三强选中邓稼先,是让他负责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当晚邓稼先告诉妻子,他要调动工作了,以后会经常出长差。至于新工作是什么,邓稼先没有说,受命进入原子弹研究领域,成为科学院众多家庭命运的分水岭。

1960年,时年51岁的郭永怀开始在北京和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基地之间来回奔波。

李佩(郭永怀夫人):他从来没有跟我谈过他在那边的生活什么的,他自个儿的生活因为比较简单,你比如说吧他每次要出差的时候,他就自个儿就拿一个小的手提箱,装一点喜欢的衣服搁在里头,都不让我给他准备,他就自个儿,都是他自己。

解说:原子弹研制初期,中国曾希望借助苏联的援助,缩短周期和战线,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然而从1958年开始,中苏关系日趋紧张,1959年6月20日苏联政府宣布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方面的技术援助。

葛能全:这个理由是很冠冕堂皇的,就是苏联和美国正在谈判核裁军、限制核实验、地下试验、空中实验,正在谈,所以我们不能再支持别的国家来发展原子核科学,实际上原因就是中国不听它的使唤,在几个关键问题上面,最后来关系闹僵了,崩了,来了一个公开信把这个矛盾公开了。

解说:这一天成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没有了苏联的技术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是否要从零开始。

对此,毛泽东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很难还。不久中共中央做出决策,自力更生,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原子弹的研制是一次多声部的大合唱,中科院、二机部以及后来成立的国防部第九研究院三家拧成一股绳,原子弹点火装置是块公认的硬骨头,它最终被下放到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为此钱三强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宝贝,当年回国时导师约里奥居里送给他的放射源。

葛能全:研究室没有啊,自己用那个茅草棚盖了一个实验棚子,是干打垒的,他们在那夏天的温度达到三十几度,还要穿上那个防辐射的各种的那个(衣服),蒙的严严实实的,所以那个靴子里都是好多汗水,就这么干。

解说:从千分之几的铀矿石中提炼高浓度的铀,是一项难以想像的技术难题,被称为四大“化学家族”的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长春应用化学所、大连化学物理所和北京化学所协调配合,提前找到了通向成功的路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