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股民的定义,中国股市的脊梁,但股民的悲喜谁能说的清楚?本集讲述三个股民的故事,上海最早的股民,深圳最大的股王,北京的平民炒家。
凤凰卫视10月2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有个股评家说过,股民是中国股市的脊梁,这话掷地有声,可是纵观这二十年的股市,我怎么也觉得咱这根脊梁骨,好像有点驼背。这话怎么说呢?你说最早的时候,这个搞股市,姓社姓资的问题都还没整明白呢,小平同志不也说了吗?“错了,关了就是了”那个时候炒股的,那可都不被当成正经人,不但是冒风险,而且还得忍受冷言冷语。
到后来,股市发展起来,那关是不可能了,但是又提出一个什么呢?说股市要为国企解困服务,好,这股市成了解困的,那股民不就成了扶贫的了吗?所以到那个时候,这小股民可真是战战兢兢,唯恐选股不慎,落得个血本无归。
进入21世纪,这股市越做越大,但是违法违规的案子也层出不穷,这股市被人家都怎么说,说它是上市公司的提款机,庄家的投机天堂,经济学家眼里的赌场。
要我说这中国股民,他们是相当顽强的这么一个群体,您看,每当这个股市风波一来,这股民们无不群情激奋,可每次风波一过,牛市一起,你瞅他们,照样前赴后继,当然有怨有悔。
你要想知道,中国股民他的内心,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说中国股民他不一定信市场,但一定信党和国家。既然如此,咱们就从最早的股民开始,来研究一下,中国股民的钢铁神经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解说:根据上交所的资料统计,中国近8000万个股票帐户中,有913万是在上海开设,占全国股民的11%,而上海也是中国股民最早诞生的摇篮。从80年代起,股票已经成为上海人的生活内容之一。
喜剧演员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被称为上海生活的哈哈镜,而他一讲起20年来的股市,总要不断提起一个名字。
周立波:现在什么情况中国股市,基本上属于老板进去、瘪三出来。人才进去,棺材出来。博士进去,白痴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
解说:就是他,杨百万,人称股市不倒翁,证券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从倒卖国债到聘请保镖,从股市大户到大学教授,但他始终自称是中国散户工会小组长。2009年,我们来到了他的工作室,从1988年辞职以来,他每天的生活都和眼前一样,只专著于一件事,股票。
杨怀定(中国第一代股民):你别看我这个股民,我蛮特殊的。
记者:您已经不能算股民了。
杨怀定: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我已经载入中国证券的史册了,很早了,93年的。
解说:杨百万原名杨怀定,童年时在上海的弄堂里度过,虽然家境贫寒,吃的不好,个子却长得高高大大,因此初中一毕业,杨怀定就走进了上海铁合金厂,当了一名响当当的工人。不巧赶上工厂仓库失窃,身为管理员的他成了头号嫌疑犯。
杨怀定:我知道了非常恼火,你想我想忠心耿耿的干企业,我在企业里面是连续5年的优秀生产者,还是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嫌疑犯。
解说:没过多久,真正的窃贼抓住了,但杨怀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严重侮辱,一怒之下,他向工厂提交了辞职报告。
杨怀定:当时么,也比较年轻了,我38岁,因为看了很多书,还有点狂蟒,就(觉得)天生我才必有用。
解说:从模范工人变成了待业青年,杨怀定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他只能待在家中,每天昏睡。
杨怀定:整整睡了2个礼拜,就在我睡觉这最后2天,看了一份报纸,中央决定1988年的4月21号,开放国债市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张梅
|